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领导人认为以色列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以色列是印度的“天然盟友”,是个“在冲突时刻可以充分信赖的朋友”。以色列也把印度视为忠诚的“战略”伙伴,是居美国之后对以色列最友好的国家。今年年初,许多媒体报道,印度和以色列正计划联合制造可携带核武器的战略核潜艇。由于两国目前军事合作紧密,又都属于没有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有核”国家,所以它们的举动引起世人关注。去年9月,以色列总理沙龙率领150人代表团访问印度,掀起印度与以色列军事合作的高潮。其实,印度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只有12年,印度足有40年拒绝与以色列建立正常关系。可见,两国关系经历了大落与大起。  相似文献   

2.
赵通 《世界知识》2020,(5):73-73
2020年2月12~13日,第九次五核国会议在英国举行。五核国机制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法定的核武器国家在条约审议进程中形成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3.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2,(17):6-7
1为何伊朗应该拥有核武器?【美】《外交事务》2012年7/8号中东核危机由来已久,由于以色列的"核垄断",该地区在40年时间里都处于独特的"安全失衡状态"。以色列对核武器的依赖导致其不允许该地区存在其他核力量。1981年,以轰炸了伊拉克核反应堆,又于2007年打击叙利亚的核设施。对以色列核特权的恐惧导致潜在对手更渴望发展核武器。而在巴以问题上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世界在安全上长期处于被动、无助的状态,成为中东地区不稳定的根源。当前的伊朗核危机应该被视为中东核危机的延续。美国不应对伊朗政权存在偏见,其拥有核武  相似文献   

4.
桑戈委员会     
今年9月15日,中国宣布决定申请加入“桑戈委员会”后,有读者询问该委员会的情况。现将该委员会简介如下:“桑戈委员会”(ZANGGER COM-MITTEE)是由一些有核供应能力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缔约国组成的非正式组织。该委员会的活动始于1970年,宗旨是为 NPT 条约第三条第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生效50周年,本文就该条约的成败得失及未来前景简要地谈一点看法。得与失。《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不完美,它人为地把世界各国分成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国家。但它并不因其不完美而不重要,恰恰相反,它是核武器国家与无核武器国家达成的大交易:一方承诺放弃发展核武器,另一方承诺为核裁军与和平利用核能而努力。双方都承认,防止核扩散并非终极目标,而是为最终彻底销毁核武器创造条件,是通往无核武器世界的必要过渡。基于此,我们说该条约是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基石、国际安全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1968年6月,联大通过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草案。该条约于1970年3月5日正式生效,有效期25年,到期后再开会决定是否有必要延长和怎样延长。其间每五年举行一次审议会议,审议条约的执行情况。现在已有186个国家在条约上签了字。1995年5月11日,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审议和延长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决定无限期延长该条约。延长该条约的期限对国际和平与安全、实现彻底消除核武器的最终目标以及在严格有效的国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与伊朗是中东的一对冤家对头。在伊朗核问题上,以色列一直态度强硬。甚至有媒体不断曝出“以色列正计划用核武器攻击伊朗”的猛料。尽管在拥核的问题上,以色列三缄其口,但其作为中东乃至全球的军工大国,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作为中东地区的一个小国,以色列还在做着军火生意的大买卖。  相似文献   

8.
是否发展核武器,跨过“核门槛”,成为核国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曾经为这个问题颇费思量。“核门槛”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说它是有形的是因为制造出真正的可以作为武器使用的核炸弹决非易事。资源(铀矿)、技术(对矿石的化学处理、武器的设计、武器运载工具的设计和制造)和资金缺一不可。制造核武器要求一个国家至少具有综合配套的工业生产能力,完善的基础科学研究体系。“核门槛”也是无形的:它可能是来自超级大国的阻力,可能是国际条约的约束或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1月3日,中法俄英美五个《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的合法拥核国家发表了《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安全局势下,五国声明让国际社会既感到意外,又松了一口气,有助于增强包括全部东南亚国家在内的其他签署国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核战争打不赢也决不能打”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建立一个“无核武器世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1995年5月12日,为期四周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续约暨审议会议在纽约降下帷幕。178个国家的代表经过20多天激烈讨论和认真磋商,终于以协商一致的形式决定无限期延长该条约。  相似文献   

11.
樊吉社 《世界知识》2020,(12):28-29
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确认的五个有核国家中,中国的核政策是最独特的,表现在多个方面:核试验次数少、核武器数量小、部署方式少,没有走冷战时期美苏核力量发展的老路;从未从核的角度界定与他国的安全关系,甚至努力淡化外交政策中的核因素,自己承诺并呼吁所有有核国家都应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强调核意图透明而非核能力透明,这也显著有別于其他有核国。  相似文献   

12.
半月谈     
各国公正舆论拆穿核骗局美、英、苏三国签订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是一个愚弄世界人民的大骗局。许多国家的公正舆论尖锐地拆穿了这个条约的实质。朝鲜《劳动新闻》指出,“这一条约在本质上给美帝国主义打开了占据核武器方面优势、进一步发展核武器的有利道路,因此反而增加了核战争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4月17日-5月22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通常称为《核不扩散条约》)的续约暨审议会议将在美国纽约召开。联合国185个成员国中170个国家的代表将会聚一堂,共同审议《核不扩散条约》的执行情况,并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新总统拜登上任伊始,国际社会普遍期待困境中的伊核问题能迎来转机。不妨再看一下伊核问题的前世今生。一、伊朗的核计划伊朗素有通过发展核技术振兴国力的愿望。亲美的巴列维王朝在上世纪50年代启动核计划,在70年代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保障监督协议》。  相似文献   

15.
1968年6月,联大通过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草案。该条约于1970年3月5日正式生效,有效期25年,到期后再开会决定是否有必要延长和怎样延长。其问每五年举行一次审议会议,审议条约的执行情况。现  相似文献   

16.
今年2月10日,我国签署了《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第2号和第3号附加议定书,并发表声明,指出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改变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原则立场;如果其他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和《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缔约国采取严重违反《条约》和附加议定书的行动,从而改变无核区地位并危及中国安全时,中国政府保留重新考虑自己所承担义务的权利。中国政府还强调那些拥有庞大核武库的国家对使南  相似文献   

17.
中东:WMD喧嚣的年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年伊始,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西方外交官爆出猛料:已经发现埃及曾经秘密进行小规模核试验,进行核试验的目的是生产制造原子弹的原料。虽然这一消息没有得到权威认可,但是经西方媒体大肆炒作后仍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埃及核武器事件是近几年来中东持续升温的伊朗和以色列核问题后又一焦点。人们担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会在中东进一步扩散。由于历史上错综复杂的宗教、民族和地缘政治矛盾,WMD在中东的扩散极为严重,诸如以色列、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伊朗、伊拉克以及利比亚等国历史上都曾经寻求或拥有过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导弹),国际社会和部分中东国家倡导了几十年的中东无核区和中东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计划迟迟得不到响应和落实。2002年3月在美国《核态势评估报告》所列的七个潜在核打击目标名单里,有四个(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位于该区域。造成中东严重的WMD扩散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冷战时期美苏等强国为了在中东争霸和角力而主动扩散或纵容扩散WMD;中东地区没有一个良好的安全框架,国际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各国竞相发展WMD,是想依靠其强大的威慑力慑止敌对国家的进攻,确保国家的安全;有些国家发展WMD旨在提升在本地区的地位和威望并实现称霸地区野心;生化武  相似文献   

18.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2,(2):8-9
<正>联合国秘书长欢迎五核国领导人共同发表防止核战争联合声明2022年1月3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对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五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共同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表示欢迎。古特雷斯的发言人迪雅里克在声明中说,古特雷斯赞赏五个核武器国家认识到遵守双、多边不扩散、裁军和军控协议和承诺,包括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下核裁军义务的重要性。古特雷斯对五个核武器国家承诺将为避免核战争采取措施感到鼓舞,期待看到未来倡议的具体细节。声明说,古特雷斯借此机会重申他的一贯立场:消除核战争风险的唯一出路是彻底消除核武器。古特雷斯愿意与核武器国家和所有联合国会员国一道,为早日达到此目的而努力。  相似文献   

19.
近日来,南亚出现的核军备竞赛牵动亿万人的心。其中不少读者来信询问有关国际核裁军的一些情况,现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这两个重要条约的产生背景和有关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1月22日,《禁止核武器条约》生效了。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条约。是之者说,核、生、化三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有杀伤力最大的核武器未被禁止,随着条约生效,这个漏洞终于被堵上了。非之者说,名为《禁止核武器条约》,却没有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参加,纯属部分无核武器国家的自娱自乐,成不了什么气候。个中是非,到底应该如何评说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