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张媛媛  张雪  于晓明 《河南科技》2023,(12):140-144
【目的】为衡量河南省域内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清晰展现河南省域内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演变史。【方法】运用熵值法,构建适用于河南省地级市的数字经济指标体系,测度河南省2011—2020年地级市的数字经济指数,并对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河南省域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明显,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动态波动性。【结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有待提升,协同发展仍是河南省数字经济水平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以哈长城市群为对象,通过对城市群内部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分异特点,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四个时间断面为基础,描述2000年以来哈长城市群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研究得出:哈长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上升显著,但是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均有扩大现象;空间集聚发展的态势从负相关转为正相关,各地域之间的关联性呈现逐渐增强态势;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表现为低、高水平县市数量所占比重较大,南北地域分布两极分化特征明显,其中,北部地区较多县市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南部地区发展较好.  相似文献   

3.
在对2002—2020年黑龙江省的技能溢价进行测算的基础上,从教育水平、环境规制、人力资源水平3个维度对黑龙江省技能溢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水平、环境规制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是正向的,教育财政投入、技能劳动者的相对供给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是负向的.因此,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和高技能劳动者数量,从而提高技能溢价所激发的效应,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2010—2015年间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及空间集聚效应;运用偏微分方法,实证检验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财政收入、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财政支出、人口密度与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而农业发展水平、物质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溢出效应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基于我国除台湾、香港、澳门外其余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4—2021年省域制造业数字化投入产出数据,采用三阶段SBM模型进行生产效率的评价研究,同时考察经济发展水平、地方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力度等外部环境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制造业数字化生产效率不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生产效率由东向西呈阶梯式下降;经济发展会导致劳动力资本投入的浪费,使制造业数字化生产效率下降;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制造业数字化生产效率的提高,会导致投入资源的浪费;政府的支持有利于制造业数字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政府部门的引导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影响后,制造业数字化生产效率有所下降,但整体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研究结果对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生产效率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尺.以甘肃省6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测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其地域空间特征以及发展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落后,河西地区和陇东地区发展水平最高,部分中部地区次之,甘南临夏地区和部分陇南地区最低;同一发展水平等级的县域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性,不同等级空间分布相对聚散有序.由此,可以将其划分为高值区域、较高值区域、较低值区域和低值区域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于高校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拟就西部大开发与高校的作为这一特定的关系,作一简要的论述。 一、西部大开发的内涵 西部开发在历史上是曾被多次提到的一个概念,甚至美国独立前后的“西进运动”和后来的西部开发也用了这一概念。但是,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作为一个特定历史背景和条件下的概念,其内涵具有特定的含义: 1.西部大开发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特定事件,着眼的是中国西部经济的再开发。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在西部经济发展上采取了持续推动的政策,尤其是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入了上千亿元的资金…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8—2017年安徽省61个县域的人均GDP,运用空间自相关Moran′sI指数和Getis-Ord G指数分析县域经济的空间聚集性,通过标准差椭圆研究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的中心性和方向性,分析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及演化.结果表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格局;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近年来发展差异程度逐步扩大,经济热点地区集中在东南部;经济重心较为稳定,有缓慢向东转移趋势,标准差椭圆呈西北-东南走向,呈空间收缩趋势.从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政策和加强地域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联锋 《河南科技》2023,(3):142-149
【目的】近十年来河南经济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11年间增长一倍多,从2010年的23092.36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54 977.07亿元,科技创新在河南经济增长进程中占据核心地位,笔者主要研究科技创新在促进河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使用熵权法计算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得分并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然后论述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河南18个地市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呈上升势头,虽然2010—2012年濒临失调,2013—2020年一直是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和高质量协调阶段。【结论】成果转化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效益指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科研经费和人员的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投入过大而产生负面作用,所以尽量控制科技创新的粗投入,应该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戴伟 《河南科技》2013,(12):231-232
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差距很大,调整经济结构、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提高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但能提高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深入研究信息化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可以为处理好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哈尔滨市统计年鉴2010》为基础,使用人均GDP和城镇化水平两个指标,对哈尔滨市及所辖8区3市7县的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使用ArcGIS软件对其格局聚类分析,寻找哈尔滨市各县域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差距的原因,提出相应协调发展的对策,为哈尔滨市的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的提出,使区域间的合作得到优化升级,面对机遇与挑战,新疆旅游景区的发展该何去何从?研究表明:(1)新疆景区资源较为丰富,但景区的吸引力不足,旅游对经济的贡献率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却均低于陕西,甘肃和青海.(2)新疆A级旅游景区具有空间依赖性,并非随机分布.(3)从全域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以及人文旅游资源显著影响新疆A级旅游景区的分布,其中人文旅游资源的影响最显著;从局域来看,新疆西部地区A级旅游景区的分布对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旅游资源较敏感,东部地区对交通条件以及自然旅游资源较为敏感.基于以上分析,以丝绸之路为视角,提出了"规范、提质、全域、共享"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燕 《河南科技》2023,(4):155-158
【目的】提出河南省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路径,为中部地区缝合经济与科技“两张皮”,促进中原崛起战略的实施提供建议。【方法】以河南省科技创新、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内容,通过数据搜集、分析和整理,对比国内北京、广州等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发展较为先进的省份,比较分析河南省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性难题。【结果】河南省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已经取得不少成就,但还存在科技创新的适应性有待提高、可操作性不具体、与经济协同融合不够、数字化覆盖面不广、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结论】河南省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力吸引高新技术人才,优化体制机制,拓展核心城市或重点领域的辐射力,以促进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安徽省为例,对其各区域间的经济新动能进行统计测度,并研究各区域间经济新动能的差异性.首先从创新驱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开放水平四个维度选取15个指标构建安徽省经济新动能评价指标体系.接着,根据以上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安徽省16市2016~2018年的经济新动能进行量化分析处理,计算得出各市的评分及排名.最后,通过对两种分析法得出的结论进行对比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第5次、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县域GDP数据,运用地理集中度指数、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指数以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湖南省县域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及其空间耦合关联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呈不均衡发展态势,人口、经济二者的地理集中度指数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趋同性、一致性,且表现出较强的正向关联效应,在空间布局上总体呈"东高西低"分布态势;(2)2000-2010年湖南省县域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呈两极分化发展态势,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人口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明显优于西部区域,且这种空间非均衡性愈趋明显;(3)全局Moran指数表明人口与经济发展空间耦合分布呈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且集聚趋势有所强化;局部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进一步揭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是导致人口分布与再分布的主要驱动力,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耦合关联的东西部空间分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确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但将有力地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河南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河南人民作出了慎重选择和积极应对:在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及劣势,充分认识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东引西进”战略。这既是对中央西部大开发决策的有力支持,同时也有利于带动河南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河南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的活力。 一、“东引西进”是河南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 国家实施两部大开发的根本目的,是缩小地区差距,促…  相似文献   

17.
以广西14个地市为研究单元,通过确立相应的分析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西各地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排序,并且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将发展层次相似的地市归类.分析结果表明了广西区域旅游经济呈现出较强的不均衡态势,各地在主成分上的差异十分显著且与现状较为一致,并探讨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松涛  轩建举 《河南科技》2023,(12):150-153
【目的】了解河南县域制造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助力河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资料分析,归纳河南县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特点。【结果】研究表明,河南县域制造数字转型面临制造业广而不强、数字驱动力薄弱、县域企业数智建设水平较低、数字人才支撑不足等问题。【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完善顶层设计,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数字生态,夯实数字新基建,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打造数字人才梯队。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以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的数字经济在其特有的信息环境下对城市的空间分布以及城市的运作和城市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城市空间、职能、竞争等方面具体的论述了数字经济和城市关系的复杂性与相关性。为更好地迎接数字经济潮流所带来的冲击做好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20.
以2000—2014年合肥、芜湖、蚌埠3个城市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根据中央对未来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测算出3个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2014年间,3个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均呈连年递增的趋势,在2009年以前,3个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水平为:合肥芜湖蚌埠;2009年以后,经济增长质量水平为:芜湖合肥蚌埠.创新驱动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合芜蚌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促进作用最大,科技投入次之,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