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ET与OBA无规共聚酯(50/50摩尔比)的向列相织构.在熔融膜中观察到典型的圆盘形结构,圆盘内为粗丝而圆盘外为细丝.其成因认为是丝状织构粗化过程不均匀导致的粗丝与细丝的共存体系.当圆盘形结构尺寸小于临界尺寸(约8微米)时,呈现分子取向失为辐射构型的圆盘结构.在取向膜中则观察到另一类粗细丝共存现象,圆盘内为细丝而圆盘外为粉丝.  相似文献   

2.
在植物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光合作用”一章明确指出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是通过光合作用单位完成的,其中聚光色素分子起着能量的吸收和传递作用,这种能量传递方式是共振传递;叶绿体色素的光学特性之一就是荧光现象,即离休叶绿体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然而,几乎每一届学生都提出“为什么荧光现象只有在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中才能观察到,却不能从活体叶片上观察到?”的问题.对此,有些教材忽略未提,有所提及的教材也仅指出,活体叶片中叶绿素吸收的能量主要用于光合作用,或认为荧光很微弱,肉眼无法看到.由…  相似文献   

3.
李鹏  王日昕 《松辽学刊》2006,27(3):38-40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毛细管电泳在蛋白质和DNA分析中的应用及一些新的技术的进展情况,并介绍蛋白质-药物结合物的发现和分离,医学检验中对复杂样品的检测,在核酸分析中的荧光染色剂、筛分剂以及芯片毛细管电泳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由两相邻状态的观察确定一类马氏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连续时间的可逆环状马氏链,所有的转移速率都可以由两相邻状态各自的逗留时间和击中时间分布唯一决定,因而整个马氏链的统计性质由它们的统计所决定.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生物学的离子通道模型.  相似文献   

5.
鹿角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采自比利时根特大学植物园的一种鹿角蕨(Platyceriumsp.)配子体发育的过程。孢子赤道面观为肾形,极面观为椭圆形,单裂缝;孔子萌发为切线型(Momose,1942);丝状体2-8细胞长,顶端细胞不明显,丝状体顶端的营养细胞都可分裂,形成片状体;片状体顶端出现的分生组织发育为心脏形的原叶体,发育为槲蕨型(Nayar,1971);毛状体发达,单细胞的或多细胞的;假根棕色;多为雌雄异株;该配子体表现为进化性状。  相似文献   

6.
以福建沿海7种常见的双壳类为材料,研究其血清及肌肉提取液对10种脊椎动物血细胞、8种单细胞藻类、5种微生物细胞和5种真菌孢子的凝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7种双壳类的血清或肌肉提取液中均含有凝集素,能凝集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红细胞、单细胞藻类及微生物细胞.且不同种类对细胞的凝集效应不同,产生凝集作用所需的最低蛋白质浓度相差很大.在供试的细胞中,兔红细胞、紫球藻和啤酒酵母对双壳类凝集素最敏感.  相似文献   

7.
对曾接受过输卵管硅橡胶塞绝育术的12只家兔,分别在取塞后的8周、3个月、6个月、9个月和22个月,对其输卵管粘膜作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其粘膜已经产生再生重建现象,粘膜皱襞饱满,皱襞上皮由纤毛细胞与分沁细胞相间构成,细胞界限清楚,纤毛细长、挺拔,或密集成束;分泌细胞顶端向外突出呈圆形,表面微绒毛大小不一、分布不均.显示上皮细胞结构已恢复正常.证明了可复性输卵管硅橡胶塞绝育术是安全的、可复的  相似文献   

8.
木贼科5种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室内培养的方法,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详细地比较观察了我国产的木贼科5种植物:问荆(EquistumarvenseL.),林问荆(E·silvaticumL.),水生问荆(E.fluvistileL.),犬问荆(E.PalustreL.)和木贼(Hippochaetehiemale(L.)Borner)的孢子形态,孢子萌发和丝状体、原叶体,尤其是精子器的结构,我们认为木贼科分为两个属即问荆属和木赋属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乙基纤维素(简称EC)-乙酸、EC-间甲酚溶液膜在液晶态下长时间静置(即所谓“退火”),在非取向膜中得到条带装饰的丝状向列织构,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到向错强度S=1/2和-1/2的线头,以及Neel微区壁.在取向膜中直接观察到锯齿形微纤的形态.这些实验结果与热致液晶聚芳酯类似,说明EC溶致液晶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向列态.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中一个非常引入注目的方面,是研究动物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不少研究者发现细胞外皮的碳水化合物,除了具有使细胞结构紧密粘连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参与并介导了许多细胞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具体地说,细胞发送信号的糖,使细胞得以识别其它细胞并相互作用。细胞表面上带有的特定结构的糖基可与带有某些互补结构配体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部是十分重要的,以这些 目标的新药有可  相似文献   

11.
应用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转译抑制剂环己亚胺为工具的实验表明,CPA诱导绿豆幼苗下胚轴膨大成为愈伤组织的这一形态学效应不受放线菌素D的抑制,但受环己亚胺抑制.电镜观察下胚轴细胞,可发现膨大成愈伤组织的脱分化下胚轴及经100×10-6放线菌素D处理的不脱分化的下胚轴细胞大多为大液泡细胞和无液胞细胞,环己亚胺处理的下胚轴细胞都为无液泡细胞,对照组下胚轴细胞则为分生细胞.研究提示,液泡的形成和发育由长寿命mRNA决定.  相似文献   

12.
棕黑锦蛇(E.schrenchii)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Grimelius法观察了棕黑锦蛇消化道的嗜银细胞,结果显示:嗜银细胞见于消化道全长,其分布曲线大体呈倒“V”字型,其中食管分布密度最低,幽门分布密度最高,以后各部分布密度依次降低,嗜银细胞分布于粘膜上皮之间或腺泡上皮之间,也有少量位于固有膜内和上皮细胞基部,嗜银细胞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锥体形、梭形等,其中锥体形嗜银细胞突起伸向肠腔或固有膜,梭形嗜银细胞两端都有突起,分别伸向肠腔和固有膜,通过形态学观察认为嗜银细胞兼有内分泌、外分泌、旁分泌三种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人类B12蛋白是第一个被鉴定受肿瘤坏死因子a的诱导的蛋白,在小鼠中又称为TNFMP1,其功能尚未见报导.采用蛋白质pull-down、荧光定位和免疫共沉淀分析一系列实验证明小鼠TNFMP1蛋白与DNA聚合酶8的亚单位PSO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由此推测TNFAIP1蛋白参与DNA复制过程,并为研究人TNFAIP1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勿忘草的形态解剖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木质部联成环状结构,下表皮有“泡状细胞”状结构,用番红、亮绿双重染色发现纯黑色物质.  相似文献   

15.
科学前沿     
<正>日本开发出用颜色观察细胞变化的新方法 日本大阪府立大学教授杉本宪治开发出用红、绿、蓝三种颜色观察活细胞内蛋白质活动的新方法,这对研究未知的蛋白质功能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信号转导系统中,存在许多重要的蛋白质,G蛋白,Ras蛋白起到分子开关的作用;CKI1和GCR1可能作为细胞分裂素的受体,参与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转导;支架蛋白是本身不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作用类似于分子胶水,将功能相关的蛋白粘合在一起,保证信号转导特异高效;接头蛋白c—Crk参与受体酪氨酸激酶的信号转导;卷须蛋白1,参与信号转导的上游事件,对分生组织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7.
液晶共聚芳酯B-N在不同温度下可制得细丝状、粗丝状、纹影状、大理石状和微滴状等各种向列织构.两种方法用于这些织构的研究,一种是化学刻蚀和扫描电镜观察,另一种是对织构的退火处理和偏光显微镜观察.两者都通过装饰在织构上的结晶的排列揭示了向错和分子指向矢分布的信息.观察到S= 1/2的线头、环状的线向错和Neel型畴壁.结果还表明,在液晶态温区的热处理能提高液晶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在培养基内添加NaCl对沙枣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培养基中NaCl含量的升高,沙枣的细胞直径以及多种内含物(核酸、蛋白质和叶绿素等)均降低或减少。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avidin-biotin-pemxidase complex)法,对黑斑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小肠内含有的5-HT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定位研究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十二指肠5-HT的分布密度最大;空肠次之,回肠最低,5-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形态各异,主要有雄体形,梭形和椭圆形,分布于上皮细胞之间或基部.锥体形的细胞常有一个长突起伸入到固有膜或肠腔,行使内或外分泌功能;梭形的细胞有两个细长突起,一个细长突起指向固有膜,另一个细长突起指向肠腔,表明这种细胞可能具有内、外分泌双重功能.同时对其分布型的原因、形态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tZuce)咸熟胚离体培养,先在分化培养基培养两周,在胚轴上陆续形成不定芽。石蜡制片,观察红松成熟胚不定芽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不定芽起源于胚轴的皮层细胞,有的是表皮和皮层细胞同时启动。不定芽形成分四个阶段:启动阶段、芽原基形成阶段、鳞叶原基形成阶段和不定芽结构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