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红耳龟嗜银细胞见于消化道全长,其分布曲线大体呈倒“V”字型,其中食道嗜银细胞分布密度最低,幽门分布密度最高,以后各部分布密度依次降低.嗜银细胞分布于粘膜上皮之间或腺泡上皮之间,也有少量位于固有层和上皮细胞基部.嗜银细胞形态多种多样呈圆形、椭圆形、锥体形等,其中锥体形嗜银细胞突起伸向肠腔、固有层或腺泡腔.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消化道嗜银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Grimelius法观察了中国林蛙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及分布密度.结果显示:嗜银细胞见于消化道全长,其各部密度分布大体呈一系列高低变动的“M”形曲线,有两个分布密度高峰,分别是胃体和回肠,其中胃体分布密度最高;而在食管,十二指肠和直肠分布密度较低,其中食管处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主要呈锥体形和梭形,多位于上皮细胞之间,腺泡上皮之间或上皮细胞基部,还有的位于固有层中.根据其形态我们认为,中国林蛙消化道嗜银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Grimelius法对家兔(Oryctolagus cunieulus Rabbits)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分布位置及分布密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小肠段嗜银细胞呈梭形具有突起,而其它部位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嗜银细胞多分布于粘膜上皮细胞之间或腺泡上皮之间;除食管未见嗜银细胞外,消化道其它部位均有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近似呈字母“M”形.根据其嗜银细胞形态,认为家兔消化道嗜银细胞具有内、外两种分泌方式.本文还结合家兔的食性、消化特点对嗜银细胞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avidin-biotin-pemxidase complex)法,对黑斑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小肠内含有的5-HT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定位研究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十二指肠5-HT的分布密度最大;空肠次之,回肠最低,5-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形态各异,主要有雄体形,梭形和椭圆形,分布于上皮细胞之间或基部.锥体形的细胞常有一个长突起伸入到固有膜或肠腔,行使内或外分泌功能;梭形的细胞有两个细长突起,一个细长突起指向固有膜,另一个细长突起指向肠腔,表明这种细胞可能具有内、外分泌双重功能.同时对其分布型的原因、形态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赤链蛇的消化道中嗜银细胞分布广泛,见于其全长.其分布密度曲线大致呈波浪形,其中胃幽门部是嗜银细胞分布密度的高峰,胃体次之,食管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形态多样,主要以锥体形为主,其次还有圆形、梭形.广泛分布于上皮细胞之间、上皮细胞基部、腺泡上皮细胞之间.赤链蛇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各部位消化功能有关;根据其形态,赤链蛇消化道内嗜银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胎生蜥蜴(Lacerta V ivipara Jacquin)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方法应用Grimelius银染法.结果在胎生蜥蜴消化道中嗜银细胞分布广泛,见于其全长.其分布密度曲线大致呈“N”字形,其中胃部是嗜银细胞分布密度的高峰,幽门次之,回肠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形态多样,主要以锥体形为主,其次还有梭形、椭圆形,条形等.广泛分布于上皮细胞基部、上皮细胞之间、腺泡上皮及腺泡之间.结论胎生蜥蜴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各部位消化功能有关;根据其形态,我们认为胎生蜥蜴消化道内嗜银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Grimelius法观察了白眉蝮蛇消化道的嗜银细胞.结果显示:嗜银细胞见于消化道全长,分布密度从食管到幽门逐渐升高,到幽门达最大值,从幽门到直肠又逐渐下降.嗜银细胞分布于粘膜上皮之间或腺泡上皮之间,也有少量位于固有膜内.通过形态学观察认为嗜银细胞具有内、外、旁分泌三种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鹌鹑肠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嗜银细胞在小肠密度较大,直肠次之,盲肠最少。小肠嗜银细胞主要分布在肠腺上皮之间,在肠上皮之间分布较少。直肠嗜银细胞主要分布于肠上皮细胞之间。在盲肠的嗜银细胞主要分布在结缔组织内。嗜银细胞的形态也多种多样,有锥体形,椭圆形,梭形等。  相似文献   

9.
红点锦蛇(Elaphe rufodorsata)消化道嗜银细胞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红点锦蛇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1)分布密度:食管:7.5±2.64;贲门:15±4.68;胃体:22.4±6.07;幽门:50.65±8.79;十二指肠:33.8±7.85;空肠;23.55±6.55;回肠:27.15±5.01;直肠:7.7±3.47;(2)嗜银细胞形态:嗜银细胞属于内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一般分4型:A型、B型、AB型和NP型,各部分嗜银细胞均分布在消化道上皮细胞之间和胃腺、肠腺上皮细胞之间.  相似文献   

10.
黑眉锦蛇小肠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Grimelis银染法对黑眉锦蛇小肠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1)分布密度:十二指肠:5.42±3.45;空肠;3.12±2.31;回肠:1.21±1.41;(2)嗜银细胞形态:嗜银细胞属于内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一般分4型,在十二指肠嗜银细胞多为A型和AB型,此外还有少量B型,在空肠此细胞多为A型和AB型,回肠此细胞多为A型,各部分嗜银细胞皆分布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之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家鸽肠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在光镜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鮰细菌性败血症的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具有典型细菌性败血症症状的斑点叉尾鮰进行了系统的病理研究,组织性病变主要表现为:鳃小片上皮细胞增生,相互融合在一起呈板块状,呼吸上皮细胞肿胀变性;肠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固有膜和黏膜下层毛细血管扩张淤血;肝细胞肿胀,空泡变性,甚至发生坏死,肝细胞索结构排列紊乱;胃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固有膜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部分固有膜裸露;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肾小球、肾间质出现水肿、出血现象;肌纤维明显肿胀断裂,出现团块状均质化变性,或发生不规则溶解.  相似文献   

13.
应用5—羟色胺特异性抗血清,对乌苏里蝮(Gloydius ussuriensis)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5—羟色胺(5—HT)免疫活性细胞在乌苏里蝮消化道各段都有分布,其中幽门部5—HT免疫活性细胞分布密度为最高,食管部最低,同时对其分布型的原因、形态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