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该研究为了明晰锑冶炼场地土壤中砷在不同区域和土壤剖面各形态分布特征,选取了锑矿区5个区域采集剖面土壤进行室内分析,并按Wenzel改进连续提取法对各土层进行分级提取.结果表明,在锑矿区不同区域中土壤总砷含量和各形态砷存在明显差异,总砷含量从高到低为:选石坪(60.53 mg/kg)居民区(42.07 mg/kg)尾矿区(36.69 mg/kg)冶炼区(31.84 mg/kg)农田区(15.05 mg/kg).残渣态砷占总砷的51.82%~79.00%,且残渣态砷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分布相对稳定;与含水Fe/Al氧化物结合较好的砷(定型Fe/Al氧化物结合态),占总砷的11.31%~42.81%;与含水Fe/Al氧化物结合较差的砷(非定型Fe/Al氧化物结合态)占总砷的2.03%~18.40%;而可交换态和表面吸附态这两种形态占总砷的1.14%~5.91%;总砷和各形态砷在土壤剖面中表现为先上升(0~40 cm土层)后下降至稳定的趋势,土壤总砷和5种形态砷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其中选石坪为修复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2.
王琼 《河南科技》2022,(1):109-112
为探索工业废渣作为土壤固化剂应用于低液限黏土路基道路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基于粉煤灰、尾矿、矿渣等工业废渣制备了土壤固化剂.研究了消石灰、工业废渣、P.F 32.5水泥固化剂掺和量(3%、4%)对低液限黏土7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凝结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工业废渣土壤固化剂固化低液限黏土的效果最佳;工业废渣固化剂掺和量为3...  相似文献   

3.
<正> 用烧碱法或硫酸盐法制造纸浆后剩下的废液内含许多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将它水解时,就能将其中所含的多缩戊糖转变成单糖,也叫d-木糖,化学分子式为C_5H_(10)O_5,它是一种五碳醛糖,也是具有五个碳原子的单糖中的一种,还原费林氏溶液的能力和葡萄糖的能力一样。溶于水和乙醇,有右旋光性和变旋光性。常温时,为白色结晶粉末,可食用,有甜味,甜度相当于蔗糖的40%,甜菜糖的50%,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甜料,肝炎病患者的疗效食品。工业上可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粉煤灰、废玻璃、淤泥等材料代替天然硅酸铝质原料,经过高温烧成制备了隔热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观察、N2吸附-脱附分析(BET)表征样品的结构、形貌、平均孔径和比表面积.结果表明,淤泥的造孔效果优于碳酸钙,气孔率随淤泥加入量增加呈增加趋势,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最大气孔率可达43.7%,微米孔孔径在10~40 μm之间,纳米孔平均孔径为167.8 nm,导热系数可达到0.074 35 W/m2·K.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拟活性炭(GAC)吸附、砂柱处理、土壤含水层处理(SAT)、GAC+SAT及潜流式人工湿地(HSFW)处理实验,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在吸附、生物降解及生物与吸附的共同作用等具有不同DOC去除特点的处理过程中的去除及转化机制.利用XAD-8/XAD-4树脂将水样中DOM分级为疏水性有机酸(HPO-A)、疏水性中性有机物(HPO-N)、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过渡亲水性中性有机物(TPI-N)和亲水性有机物(HPI).各处理过程对二级水DOM的去除效果依次为:GAC+SAT>SAT>GAC吸附>砂柱>HSFW,其中存在吸附作用的处理过程(如GAC吸附、SAT及GAC+SAT过程)对二级水中的HPO-A、HPO-N及TPI-A中DOM的去除效果较好,并能有效降低其中的芳香性物质的相对含量;而存在生物降解作用的过程(如砂柱、SAT、HSFW及GAC+SAT过程)对TPI-N及HPI的去除作用较好(特别是HPI),但该作用会增加SAT出水组分的芳香性.各处理过程对二级水DOM中三氯甲烷(THMs)前体物的去除趋势为:GAC+SAT>GAC吸附>SAT>砂柱>HSFW,其中GAC较强的吸附作用能有效降低二级水的三氯甲烷生成活性(STHMFP),而砂柱、SAT、GAC+SAT及HSFW处理过程中的生物降解作用会使得出水STHMFP升高.此外,HSFW处理过程中叶子和根的腐烂产生的大量DOM会影响出水DOM的THMFP及STHMFP.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皂角刺总黄酮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总黄酮处理后,采用WST-1法检测皂角刺总黄酮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片段化,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皂角刺总黄酮对HepG2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总黄酮作用于细胞48 h后,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IC50为(190.62±0.89)mg/L;流式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总黄酮均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总黄酮处理组发现凋亡细胞所特有的DNA ladder条带;皂角刺总黄酮可降低HepG2细胞的黏附能力,使Tr-answell小室膜上的肝癌细胞明显减少,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皂角刺总黄酮能明显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和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温静水实验法,探讨重金属污染物镉(Cd)对鲫鱼的急性毒性效应。通过对(150±10)g的鲫鱼进行的重金属镉染毒实验得出,其在24、48、72和96 h对重金属镉半致死浓度(LC50)和绝对致死浓度(LC100)分别为57.375、23.558、18.216、16.920 mg·L-1以及101.415、47.236、39.475、35.738 mg·L-1。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测定鲫鱼组织中重金属镉的富集含量和消除规律:镉在鲫鱼不同组织内的富集程度不同,肌肉中最大富集浓度为2.069 5 mg·L-1,而内脏和鳃的最大富集浓度分别为27.484和45.252 mg·L-1,远远高于肌肉对镉的富集,即鳃内脏肌肉。而且高浓度的重金属镉在鲫鱼体内消除比低浓度的要快,在不同组织中的消除情况表现为鳃内脏肌肉。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鲫鱼对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的毒性表现出不同的耐受能力;重金属镉在鲫鱼不同组织内的富集含量也不同;鲫鱼具有自身调控机制,在耐受范围内能将镉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铀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对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探索铀和其他重金属共存时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铀处理量为0,50,100,150μg·g-1干土,分别添加镉、铅、汞、镍4种重金属,添加量分别为0、低含量(约1倍本底值)和高含量(约5倍本底值).以铀和重金属的0处理为对照.铀和重金属处理土壤两个月后播种,出苗65~70 d后用PAM-2500测定荧光诱导曲线参数和快速光响应曲线参数.结果表明:铀分别与Cd2+,Pb2+,Hg2+,Ni2+复合污染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有不同影响.(1)在低铀浓度下,镉、铅、汞离子的存在,降低了植物Fv/Fm值,增加了植物的胁迫,但镍离子的存在几乎没有影响;在高铀浓度下,重金属离子的存在,提高了Fv/Fm值,降低了铀离子单独的胁迫.(2)复合污染下,qN升高,Yield(Y(Ⅱ))、ETR和qP降低,植物的自我光保护能力增强,天线色素的捕光功能下降,电子传递链受到影响;(3)高浓度铀与重金属复合污染使植物叶片的α值升高,r ETRmax和Ik下降,植物对光能,尤其是弱光的利用能力增强,潜在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对强光的耐受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RCS-585比色法对正常人尿中毒性羰基类物质(RCS)进行测定.最适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为40min,45℃,检测波长为585 nm.结果表明人尿中RCS在0.014~20 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Y=0.11X+0.03,r=0.999 8,t=197.08,P>0.01;检测极限为0.014μmol/L,平均回收率为102.57%.对低、中、高3种浓度的尿液进行测定,变异系数均小于5%,表明精密度良好.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人类尿液中毒性羰基类物质的含量测定;对于检测人体的羰基应激和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临床或临床前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选择闽南安溪云中山山区由天然林转换的竹林及其前身丝栗栲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碳氮含量及物理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丝栗栲天然林和竹林林下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最大持水量、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迅速下降;与丝栗栲林下土壤相比,竹林林下土壤表层(0-20 cm)容重、最大持水量和有机碳含量分别高0.18g·cm-3、低12.08%和低11.80 g· kg-1,这可能是森林转换的结果,但竹林林下土壤60-10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和40-60 cm土层全N含量均显著高于丝栗栲林下相应土层,与表层的对比结果相反,天然林转换成竹林后,有机碳含量和全N降低了45.23%和10.0%.  相似文献   

11.
1992年5月时帽儿山相邻针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土壤动物的调查,共获土壤动物17658只,隶属于5门10纲17目,共50个类群.本研究以人工针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森的土壤动物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土壤动物在针叶纯林与针阔叶混交林不同林型下,在物质分解过程中的作用状况及活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动物在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种类、数量、种类多样性等多项指标均大于针叶纯林.可见,针阔混交林较针叶纯林更有利于土壤动物的活动及森林的物质循环与转化.  相似文献   

12.
土壤动物与环境质量关系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土壤动物作为生态系统循环中的重要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同环境因子间存在相对稳定、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经过近10年的学习与研究实践,对东北羊草草原、东部山地及有关农田污灌区等生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动物是相对稳定的、综合的环境指示因子,特别是在人为活动圈大的区域,土壤动物对环境质量反映的准确程度要强于植物。土壤动物与环境的水分、PH值、土壤质地、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植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森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大兴安岭三种不同林型的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了研究,试图阐明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分布特征,为研究森林土壤微生物与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为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基本资料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森林土壤中各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差异很大,其数量关系是细菌〉放线菌〉真菌.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组成比例都有明显差异.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呈现的规律为腐殖质层〉土壤表层〉土壤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土壤全氮的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成正相关;土壤pH值与土壤微生物数量成负相关;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14.
松嫩平原喷灌小麦土壤耗水规律及喷灌轮喷期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以肇州县为代表的松嫩平原地区喷灌小麦土壤耗水规律及喷灌轮喷期的确定问题.通过大量实测资料分析、归纳、得出这一地区喷灌小麦土壤深度不同,耗水率也不一样,其规律是,随土层加深,耗水率递减。对喷灌轮喷期的研究,国内外研究甚少,本文以独特方法,主要以作物适宜含水率的上限、下限差为基本理论依据,导出轮喷期的半经验公式,得出这一地区小麦轮喷期可在6-8天.  相似文献   

15.
选取福建省武夷山甜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用LICOR--8100AutomatedSoilC02F1ux System法进行了土壤呼吸、温度、气温的日动态测量.测定结果表明:武夷山甜槠天然林的气温、地袁温度、5cm土壤温度等气象因子和土壤呼吸的日动态变化表现规律比较一致都呈单峰曲线,但是峰值出现的时刻不同;同时,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呈正相关;土壤体积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也是正相关;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成为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因素;夏季土壤呼吸的速率要高于冬季.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野外试验手段,通过气象,包气带土壤水分含量及土水势能的观测分析,研究了季节性冻土包气带土壤水分在季节性冻融过程中的运行规律及潜水的形成特征。  相似文献   

17.
大豆根系和水稻根系土壤的微生物类群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数量次之,真菌数量最少,且根系土壤微生物总数明显高于根外土壤微生物总数.对三江平原大豆根系和水稻根系土壤中的细菌进行分离,根据细菌个体特征、菌落形态特征及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大豆根系土壤中主要分布着芽孢杆菌属、黄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甲基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根瘤菌属6个菌属;水稻根系土壤中分布着微球菌属、黄杆菌属、根瘤菌属、奈瑟氏球菌属、葡萄球菌属5个菌属.同时,探讨了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对大豆和水稻根系细菌数量的影响,明确了根系细菌数量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等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今后大豆和水稻田间施肥,提高粮食产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森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我国森林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分布、微生物生物量及多样性研究的方法及现状.认为对于森林土壤功能微生物分布的研究、土壤微生物量的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深入研究、以及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方法的改进与提高将成为当前和今后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由人为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退化和沙化,森林资源减少、质量下降等等.文中讨论了黑龙江省生态保护工作要点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并对黑龙江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