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孔材料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聚合物基体材料,以氯化钠为无机填充物,压制成型为片材,然后溶解填充材料,制备微孔材料,并表征了微孔材料的性能。通过实验研究了氯化钠添加量和粒度对微孔形成的影响,获得最佳工艺参数:使用最佳填充量50%的100目的NaCl,制备的微孔片材的水通量为20g/min,平均孔径约130μm。  相似文献   

2.
含丝素蛋白膜对茶多酚的缓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丝素蛋白及丝素蛋白/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的两种药膜对天然抗菌药——茶多酚的缓释性能,并应用到聚丙烯无纺布的功能性后整理中.用体外释药方法测定了含茶多酚的两种药膜对茶多酚的缓释性能,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整理前后聚丙烯无纺布表面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两种丝素蛋白膜都可以作为茶多酚的控制释放材料,丝素蛋白/二氧化硅纳米杂化药膜的控制释放作用优于丝素蛋白药膜.整理到聚丙烯无纺布上的上述两种药膜仍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3.
枸杞干果专用包装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适宜于不同包装规格要求的8种包装材料,以宁夏现用的编织外袋材料为聚丙烯(PP),内袋材料为聚乙烯(PE)为对照,分别进行枸杞干果储藏期害虫印度谷螟(Cplodia interpunctella)的防蛀、阻湿性、阻气性试验.选择出大包装袋(25 kg枸杞)外袋材料为双向拉伸聚丙烯(OPP)/聚丙烯(PP)复合材料,厚18.0μm,每100 mm2经纬数为54×54,内袋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厚35.0μm;箱装内袋包装材料(20~25 kg枸杞)为聚丙烯(PP),厚50.0μm;小包装袋(0.25~0.5 kg枸杞)一种为镀铝箔袋,材料为聚酯(PET,厚15.0μm)/铝层(AL,厚0.4μm)/聚乙烯(PE,厚40.0μm),另一种为复合袋,材料为聚酯(PET,厚15.0μm)/聚乙烯(PE,厚55.0μm).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原位反应增容法和直接添加阻燃剂法制备了膨胀型非卤阻燃聚丙烯,并利用锥形量热仪系统评价了这两种方法制备的膨胀型非卤阻燃聚丙烯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膨胀型非卤阻燃聚丙烯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不同制备方法对其阻燃性能有显著的影响;与直接添加法相比,原位反应增容法制备的膨胀型非卤阻燃聚丙烯的点燃时间从23s延长至27s,最大热释放速率从298 kW/m2降至249 kW/m2,平均热释放速率从125.4kW/m2降至86.5 kW/m2,总释放热从148 6 MJ/m2降至124.5 MJ/m2,总生烟量从372 m2/m2降至266 m2/m2,燃烧残重从27.5%增至33.9%,说明原位反应增容法制备的膨胀型非卤阻燃聚丙烯具有更好的阻燃性.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共混改性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较全面地就不同添加组份对聚丙烯共混改性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影响进行实验研究 ,比较了不同填充剂、增韧剂、聚丙烯种类及聚丙烯 /高密度聚乙烯合金化对聚丙烯材料的改性效果 ,据此提出了针对不同使用场合具较佳综合性能的材料配比 ,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基于生育酚交联的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PEI)可降解脂质体聚合物基因载体。凝胶阻滞实验结果表明它能很好地包裹质粒DNA,使其免受核酸酶的降解。通过在体外He La细胞和HEK 293细胞中的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生育酚修饰的聚合物材料在无血清存在下表现出比"黄金标准"PEI高的转染效率。因此,推测这种材料具备了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的潜在性。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种蒙脱土(原土、OMMT1、OMMT2)与聚丙烯分别熔融插层复合.经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3种蒙脱土均与聚丙烯成功插层复合,制备出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重点研究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性能.结果表明,在聚丙烯材料中,添加少量蒙脱土不但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而且明显改善材料的抗热氧老化性能.对3种PP/MMT复合材料热氧老化样品进行傅立叶红外(FTIR)分析和表面形貌观察,发现蒙脱土片层在聚丙烯中插层复合越充分(乃至剥离),其抗热氧老化效果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赵春喜 《科技信息》2010,(22):92-92
本文测试了聚乙烯和聚丙烯这两种聚合物材料在太赫兹波段的光学参数,其中聚乙烯的最小吸收系数为2.8879×10-4cm-1,聚丙烯的最小吸收系数为3.7516×10-4cm-1。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步法制备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锌铝双氢氧化物(ZnAl(SDS)-LDH),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膨胀阻燃聚丙烯/ZnAl(SDS)-LDH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ZnAl(SDS)-LDH的添加量对膨胀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体系的阻燃效率不仅与ZnAl(SDS)-LDH的添加量有关,与材料的制备工艺也有很大关系.添加适量的ZnAl(SDS)-LDH可明显提高膨胀阻燃聚丙烯材料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在ZnAl(SDS)-LDH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先加ZnAl(SDS)-LDH,后加膨胀阻燃剂的样品的阻燃性能明显优于先加膨胀型阻燃剂,后加ZnAl(SDS)-LDH的样品.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剂挥发法,以丙酮和DMF做混合溶剂制备PVDF-HFP/PMMA聚合物电解质,通过X射线衍射、热失重分析、交流阻抗、恒流充放电循环及倍率充放电等测试手段,考察了PMMA的添加量对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PMMA的添加量为50%时,聚合物电解质表现出最佳性能,室温离子电导率从0.26 m S/cm提升到1.35 m S/cm,以Li Co O2作正极材料,锂片作负极材料组装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初始容量从80.1 m Ah/g提升到143.6 m Ah/g,在0.2 C倍率条件下,5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还能达到80%,表现出优异的锂离子电池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熔融共混和挤出吹膜成型工艺方法,制备低密度聚乙烯(LDPE)/沸石分子筛(ZMS)复合膜.对膜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透湿性能进行测试.采用DSC方法研究试样的结晶性能并用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ZMS用量的增加,LDPE/ZMS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先略增后呈现降低趋势.ZMS的加入使得LDPE的结晶速率增加,起到了异相成核的作用.随着ZMS用量的增加,复合膜透湿能力逐渐增强.采用修正Ozawa方程的Jeziorny法对复合膜的结晶性能可以进行很好的表征.  相似文献   

12.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中加入4种具有不同溶解度参数的聚合物,利用流延拉伸法制备了PET反射膜;利用扫描电镜、光学偏光显微镜对拉伸后的薄膜表面及内部形态进行观察,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拉伸前后的薄膜进行反射率测定,研究了溶解度参数、折射率对薄膜拉伸前后反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与PET溶解度参数差值的增大,拉伸后薄膜内部孔隙结构逐渐增加;在一定范围内,经相同拉伸工艺制备的聚合物/PET薄膜的反射率随聚合物与PET溶解度参数差值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经Brabender挤出机熔融吹膜制备出LLDPE/LDPE共混膜,并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OM)、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LLDPE/LDPE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结晶形态、力学性能以及熔体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加入适量LDPE后,共混膜仍然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随着LDPE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物的结晶度下降,晶粒尺寸减小;共混物的熔体流变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4.
光/生物降解塑料薄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淀粉、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制得光/生物降解塑料薄膜,所得降解薄膜中淀粉质量分数约为30%,厚度约为20 μm.研究结果表明:吹膜料的流变性能接近聚乙烯,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可用通用塑料加工设备加工;该薄膜的力学性能接近纯聚乙烯薄膜,并具有较好的光降解性能;薄膜经紫外光照射或曝露在户外均可发生明显降解,其降解产物中含有羰基和不饱和碳-碳双键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15.
用于发泡成型的聚丙烯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低密度聚乙烯和聚异丁烯作为改性剂,用Brabender熔融共混的方式对聚丙烯(PP)挤出发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发泡PP配方中各种成分及挤出工艺条件对发泡材料密度、表观质量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LDPE共混体系的发泡倍率较高,发泡片材表面光滑,气孔细密,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用磁控溅射法在PP非织造布表面沉积氧化锌/铜薄膜来增加抗静电、抗菌、抗紫外等性能.研究首先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沉积铜薄膜,选择最优抗静电性效果的铜膜.铜膜参数为1Pa,20W,5min时,抗静电性能达到最好.接着在沉积最优铜膜的PP表面溅射不同参数氧化锌形成层状膜,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表面分析.结果表明,ZnO/Cu层状膜比ZnO单层膜颗粒明显且更加致密.经过测试后,镀层状膜的PP具有良好的抗紫外透过性和良好的抗菌性.氧化锌参数为0.5Pa,75W,40min,铜膜参数为1Pa,20W,5min具有最好抗紫外性.  相似文献   

17.
在振动场的作用下,LDPE熔体于毛细管中动态挤出与稳态挤出时相比,挤出物的挤出胀大比减小,减小程度与施加的振动强度有关.在相同流率时于一定振幅条件下,挤出物胀大比变化与频率成非线性变化.另外,振动场对LDPE在毛细管中挤出时的不稳定流动有影响,在振动条件下,挤出LDPE时发生不稳定流动的临界流率有较大提高.结果表明,振动条件下挤出聚合物能有效地改善挤出物的弹性性能,从而为聚合物的挤出成型加工带来巨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8.
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的活性层通常是由聚合物给体和富勒烯受体通过机械混合而成,活性层的聚合物和富勒烯分子从热力学角度倾向于各自聚集,由此形成的纳米微相分离结构是热不稳定的,造成电池稳定性较差。为了提高活性层薄膜形貌稳定性,本文设计并合成出新型的溴基团取代的光交联型窄带隙聚合物PBDTTT-Br25和PBDTTT-Br50。经光引发交联后的聚合物薄膜表现出良好的抗溶剂性和形貌稳定性,且不影响聚合物分子排列及载流子传输性能。通过研究热退火对共混膜形貌的影响,发现使用光交联材料可以有效抑制富勒烯分子聚集,并提高聚合物太阳电池的热稳定性。基于PBDTTT-Br25和PBDTTT-Br50的器件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为5.17%和4.48%,相比于基于聚合物PBDTTT的器件效率(4.26%),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低密度聚乙烯熔体挤出胀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国产低密度聚乙烯(LDPE)进行了经过长毛细管的挤出胀大流动实验则量,得到了挤出胀大比和流动曲线.测定了材料的线性和非线性粘弹性,并用PSM模型进行了表征,同时数值模拟了LDPE熔体的挤出胀大流动.预测结果与实验基本吻合,但在较高剪切速率下两者间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分析了影响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低密度聚乙烯的电学性能,文中将镀镍后的碳纤维添加混入低密度聚乙烯中,通过熔融共混技术,制成CNFs/LDPE半导电层+绝缘层双层样片.采用电声脉冲法(PEA)测量其空间电荷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直流电场的增加,在CNFs/LDPE半导电层+纯绝缘层双层样片中,当CNFs质量分数低于1%时,CNFs/LDPE半导电层对电场的削弱作用相对较小,样品中残余了相对较多的空间电荷.当CNFs质量分数超过1%时,CNFs/LDPE半导电层的导电机制发生了改变,注入的空间电荷量很少且短路后几乎无残余.尤其是CNFs质量分数为5%时,样品内除阴极附近有微量电荷外,样品内部几乎无空间电荷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