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宗族势力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族势力对于中国农村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中国农村的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宗族势力复兴的原因,从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角度,阐述农村宗族势力的消极影响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河北农村的宗族势力呈现出复兴、发展之势,宗族势力与违法犯罪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河北农村社会治安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根据宗族势力发展之现状,考察宗族势力违法犯罪的具体情况,研究遏制打击之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温州农村宗族势力对农村民主选举的影响表现为:宗族势力诱发不同族群之间的矛盾、影响选举进程、恶意干预选举结果、影响有关国家政策的贯彻实施。宗族血亲观念的影响、监督机制的缺失、经济利益的驱使是温州农村宗族势力干扰民主选举的三大主要原因。正确引导温州农村宗族势力在民主选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对策主要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充分发挥宗族文化在农村民主选举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农村的法治与文化建设,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制定健全合理的农村公共事务管理规程。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实行村民自治的过程中,作为传统文化重要因子的宗族势力有所抬头并有强化之势,其影响不容忽视。宗族势力在维持农村秩序、监督村委会管理行为、维护村民自治权益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操纵、干扰、破坏民主选举和村民自治的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和较为普遍的。为此需通过进一步修改、明确和完善与村民自治相关的法律,包括刑法中与之相关的犯罪规定,对农村宗族势力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5.
宗族是我国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宗族一旦被赋予种种文化内涵后一定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宗族势力是宗族和宗族文化偏离正常轨道的产物,对农村村民自治、农村基层政权及农村法制建设具有不利影响。正确看待宗族和宗族文化问题,对宗族在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中所起的互助作用要给予肯定;对宗族组织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行为要进行辩证分析;对农村宗族势力对农村政治生活的不当干预要加以有效遏制。推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步消除宗族势力存在的经济根源;及时掌握宗族和宗族文化动态,化解宗族矛盾和纠纷。  相似文献   

6.
围绕汉代三老是否为官的争论聚讼纷纭,主要原因是对史料的掌握与理解上存在一些歧异。其实,三老的身份应该是"非官吏而能够与官吏相比的民",而其身份的特殊性则来源于与地方宗族势力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所强调的。但是,目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宗族势力、黑恶势力还有相当大的市场;干部素质偏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存在。为此,要加强农村政权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必须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各种制度。  相似文献   

8.
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所强调的。但是,目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宗族势力、黑恶势力还有相当大的市场;干部素质偏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存在。为此,要加强农村政权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必须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各种制度。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村民自治作为基层的草根民主的主体形式正越来越被认同并获得了许多推行的机会,取得了诸多可圈可点的成绩。但是,在村民自治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或实施上的困境。如,宗族意识和宗族势力问题、多数人暴政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村民自治有效性的争论等;而宗族问题是这些问题的核心。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村民自治中的宗族问题,就是本文所要加以探讨的。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的权力结构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体,涵盖了农村传统的宗族势力、所谓的"黑金势力"以及新崛起的经济势力等等。既然是多种因素共存的复合体,必然会存在权力的博弈,村民自治选举结果就是这些势力的博弈,但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博弈的结束,而是转化为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为代表的新博弈,是党支部和村委会"新关系"的开始。本文在引入"非体制精英"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处理村庄日常事务中的关系,试图对村庄选举之后的权力博弈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并要求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在我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基层民主的高度重视,而村级民主选举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最基础环节,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诸多问题值得思考,目前在我国的村级民主选举中还存在着黑恶势力和宗族势力操纵选举、程序不合法、参加选举不积极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要靠教育和引导的力量,二要靠制度和程序保证。  相似文献   

12.
封建法制“国家·家族”本位在北朝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社会基础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家族组织,历代王朝无不崇尚忠孝。但是,汉唐间长达四世纪分裂割据,暴露了宗族势力若过度膨胀,会走向反面威胁皇权。如何协调皇权与宗族相依存又相冲突的关系,确定协调国与家利益冲突的适当关节点是封建社会前期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北朝各少数民族政权遵循封建正统儒学规范的三纲原则,将维护中央集权作为首要目标,在确保皇权代表的君国利益的前提下,给予宗法私家利益一定程度的法制保障,其法制突出国家至上,落实忠重于孝。封建法制“国家·家族”本位在北朝确立,被铸造为贯穿…  相似文献   

13.
在汉代,"罢癃"的称呼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不仅先天的侏儒和残疾或后天的残疾属于"罢癃",重症病人和受过宫刑的人亦称为"罢癃"。汉代对"罢癃"的管理有一些专门的规定:设专门官员严格编录"罢癃"户籍,地方吏员对"罢癃"人口申报不实要受到惩罚;"罢癃"一般情况下不具有到官府作证、举诉等权利;汉代"罢癃"在正常年景下要服更赋;"罢癃"要交假税、服刑,在特殊时候也要服兵役等等。汉代非常重视对"罢癃"的救抚,不但国家投入大量的钱物,而且宗族势力亦参与其中,体现了国家社会对"罢癃"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选择广东省揭东县龙尾镇的乡村聚落为实证研究对象,以2006、2016年揭东县龙尾镇的遥感数据和DEM为数据源,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2006-2016年该区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点及演变因素。结果表明:龙尾镇乡村聚落趋向大中型聚落发展,人口和聚落密度较高,乡村聚落在空间分布上较为集中,空间扩展特征比较显著,但地区差异明显;乡村聚落斑块随高程和坡度均呈偏左正态分布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高程10~80m和坡度3~7°区域是乡村聚落的密集分布区;乡村聚落沿道路集聚趋向十分明显,沿主要道路形成组团式聚落斑块。地形等自然地理因素是揭东县龙尾镇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交通区位、传统文化和宗族势力等人文地理因素是影响该区域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2010年6月~7月,在新疆库车大、小龙池设6个样点,所采集的藻类标本经过鉴定,发现有新疆未记录的鼓藻类植物15种,隶属于4属,包括7种8变种,分别是Closterium acerosumvar.acerosum,C.acerosumvar.angolense,C.attenuatum,C.ehrenbergii var.malinvernianum,C.ehren-bergii var.pseudopodolium,C.incurvum,C.lanceolatumvar.lanceolatum,C.nasutum,C.praelon-gum,C.pseudolunula var.major,C.sigmoideum,C.strigosum var.strigosum,Pleurotaeniumtruncatum,Cosmarium undulatum var.minutum和Euastrum bidentatum等,并描述了其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1999~2004年,对全国27个省市的果蝇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黑腹果蝇种组由10个种亚组组成,共67种.其中包括6个新种(D.sp.likeelegans,D.sp.likeauraria,D.sp.liketrapezifrons1,D.sp.liketrapezifrons2,D.sp.liketakahashii,D.chayusp nov);4个新记录种(D.giriensis,D.ogumai,D.ohnishii,D.pseudobaimaii);6个广布种(D.auraria,D.kikkawai,D.melanogaster,D.simulans,D.suzukii和D.takahashii).分布于全国33个省市,垂直分布的海拔高度在3 000 m以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四川溲疏属植物20种,5变种及1栽培变型,每种均有文献考证、学名订正、特征集要及产地和生境,新分类群D.leiboeneie P.He et L.C.Hu, D.piloea var.longiloba P.He et L.C.Hu,D.jinyangensis P.He eL L.C.Hu及D.longifolia var.deneitomentosa P.He et L.C.Hu均有详细拉丁文描述并附模式标本照片,还记录了两个四川省新分布种:D.bodiaieri Rehd.,D.rehderiana C.K.Schn.,对伞花亚组Subsect Cymosae Rehd.中建立的新系(Ser.Multiradiatae P.He,Ser.Pauciradiatae P.He)作了拉丁文补充描述。  相似文献   

18.
~~Theoretical study of Structural and analytical potential energy functions of GaN[1]D.L.Luo,D.Q.Meng,Z.H.Zhu,Acta Phys.Sin.52[2003]2438. [2]H.Y.Wang,Z.H.Zhu,Chin.Phys.12[2003]154. [3]P.Waltereit,O.Brandt,A.Trampert,H.T.Grahn,J.Menniger,M.Ramsteiner,M.Reiche,K.H.Ploog,Nature406[2000]865. [4]Z.H.Zhu,H.G.Yu,Molecular structure and molecular potential function,Science Press,Beijing1997.…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对作者于1990年出版的《中国春蜓分类》一书作修订补充系列著作的第一篇,内有:(I)GOMPHINAE:(1)Davidius属合胸前面具7字形纹种类厘订,含:1.D.truncus Chao,sp.nov.=D.fruhstorferi junior Chao 1954(部份),=D.f.serenus Asahina 1956(部份);2.D.fruhstorferi Martin,=Gomphus junior Navas 1936,syn.nov.,=D.f.junior Chao 1954(部份);D.f.serenus Asahina 1956(部份),=D.f.guizhouensis Chao et Liu 1990,syn.nov.,=D.f. simaoensisZhou 1992,syn.nov.;3.D.trox Needham重新描述,(?),新配模,(?);4.D.squarrosus Zhu;5.D.zhoui Chao,sp.nov,=D.trox Zhou 1986,非Needham 1931,误订,=D.trox Yang et Davies1993,非Needham 1931.误订.(2)Trigomphus lautus Needham重新描述,(?),新配模,(?).(3)Anisogomphus anderi Lieftinck稚虫描述.(Ⅱ).ONYCHOGOMPHINAE:(4)Nihonogomphus为2亚属,Nihonogomphus Oguma(s.s.)雄性阳茎无后叶,含有bequaerti Chao 1954,Chaoi Zhou et Wu1992,lie fiincki Chao 1954,montanus Zhou et Wu 1992,semanticus Chao 1954,silvanus Zhou et Wu1992,simillinus Chao 1982,thomassoni(Kirby)1990,viridis Oguma 1926(亚属模式种).Lobogomphus Chao,subgen,nov.,含有brevipenn  相似文献   

20.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产于中国天山的40个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 Ldb.)野生类型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遗传多样性研究及UPGMA聚类分析显示,野生樱桃李种下类群间遗传多样性有差异,平均多样性指数(I)为0.488,遗传相似系数(Hs)介于0.504~0.851之间,平均为0.678,遗传距离(GD)的范围在0.127 0~0.604 2之间,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908和1.571,而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7,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2则显示其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分子标记下的聚类结果,可将中国天山产的40个樱桃李野生类型归为4大类,结合形态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天山的40个野生樱桃李可划分为4个变种,即矮生樱桃李P.divaricata var.humila(N.R.Cui et L.Wang)D.F.Cui,comb.nov.、黑果樱桃李P.divaricata var.nigrooarp(N.R.Cui et L.Wang)D.F.Cui,comb.nov.、红果樱桃李P.divaricata var.phoenicea(Z.Xu)D.F.Cui,comb.nov.和黄果樱桃李P.divaricata var.luteola(N.R.Cui)D.F.Cui,comb.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