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力 《太原科技》2011,(9):98-99
介绍了干油喷射式润滑系统的原理、技术特。最,以及该系统在连轧管机组设备上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杨彧  范松灿  高远 《太原科技》2011,(11):61-63
2011年8月31日,太原通泽重工研制成功的国内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φ366mm三辊连轧管机组,通过了新产品鉴定与首台套认定.这标志着太原通泽重工成为全球第三个能够自主研制大型无缝钢管热连轧生产线的企业,结束了我国连轧管机组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这也是太原市科技计划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3.
全浮动芯棒连轧管过程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模拟仿真及其接触分析技术,建立了全浮动芯棒连轧管过程有限元模型及其摩擦、传热和接触等重要边界条件.针对八机架椭圆-圆型孔系全浮动芯棒连轧管过程,实现了全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模拟仿真.获得了连轧管过程的应力场、应变场、温度场及轧制力学参数的变化特点.揭示了钢管连轧过程中浮动芯棒速度变化及荒管外径和壁厚分布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秦捷 《太原科技》2011,(10):89-90,93
简要介绍了无线网络及其部件在工业通信中的特点与优势,着重介绍了在管径180mm三辊连轧管机组中的网络改进方案,并阐述了此改进方案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产Mini—MPM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的研制情况,对其工艺和设备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安装调试及试生产的主要工艺原则。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冷连轧机机架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各机架对成品板形的影响,基于冷连轧凸度和平坦度模型,采用影响系数法建立了冷连轧机的板形调控功效模型.针对某2 180 mm冷连轧机组,结合其4个典型轧制规程,对不同机架板形调控功效进行了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同一轧制规程,各机架对成品板形的影响差别很大,越靠近末机架,影响越大.在冷连轧机的5个机架中,除了末机架即第5机架外,对成品板形影响最大的为第4机架,最大影响接近10 IU(1 IU=10-5),且不同机架各板形调控手段对成品板形的影响系数在机架间相差10-3数量级.最后,对板形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及相关轧制试验来分析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项目研究,提供了一种生产高合金、难变形、高质量的无缝钢管生产技术(PQF工艺),有效解决了困扰二辊连轧管机生产高合金薄壁管时的拉凹缺陷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几何尺寸精度和内外表面质量,与二辊连轧管机相比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三机架可逆连轧实验机组上,对H型钢的万能-轧边连轧过程进行了综合实验研究。探讨了辊面线速度不平衡对连轧张力,连轧张力对前滑,翼缘宽展、力能参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连轧管机的结构特点,重点阐述了侧拉式三辊五机架PQF连轧管机的安装方法,同时讨论了轧制中心的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三机架可逆连轧实验机组上,采用铅试件和钢试件,对H型钢的万能连轧过程进行了综合模拟实验研究,探讨了轧辊线速度差对机座间的张力,连轧张力对腹板前滑,翼缘宽展,轧制力,轧制力矩的影响规律,发现了一些钢试件连轧与铅试件连轧不同的特性,得到了一系列的连轧过程工艺资料,并给出了张力回归公式,对H型钢的连轧工艺参数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轧制数学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成福 《广东科技》2014,(22):99-100
凝汽器是火电机组重要设备之一,目前,沿海地区机组大多采用钛管作为换热管,而钛管的施工工艺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即造成泄露事故。就斯里兰卡普特拉姆电厂1#机组凝汽器的泄露问题,从设计、材料、制造、安装、系统、运行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该电厂凝汽器泄露的原因,从胀管工序和焊接技术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控制措施和施工方法,并为以后的同类型机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连轧管机的自激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缝钢管的轧制变形区作为轧制过程的工作界面,其动力学特性对连轧管机的轧制振动有决定性影响.分析了动态情况下轧制界面上的界面摩擦、轧制变形规律、轧辊运动等行为机理及其耦合特性,建立了轧制界面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研究轧制工艺参数与轧制力能参数的关系,分析了连轧管机的自激振动发生的原因,并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在不同轧制条件下的轧制变形区的工艺参数与连轧管机的自激振动关系,为解释连轧管机的自激振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厚度精度是衡量板带材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加减速过程是可逆轧机厚度控制的关键环节。为了研究双机架可逆冷连轧机组加减速过程中的轧制特性,以制定相应的补偿策略,利用动态连轧理论开发了机组的动态特性仿真程序,分析了加速过程中带材厚度和张力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加速过程中同时考虑摩擦系数和油膜厚度的全辊缝补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建立的补偿策略后,加速过程中的厚度精度已满足生产要求,张力减小量也大大降低。研究结果可为该类轧机加减速过程的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松江河公司石龙电站2号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下机架基础板的联接螺栓松动,造成基础板与二期混凝土之间发生位移,上机架与基础板间的联接螺栓开焊松动.经分析,原因为机组结构设计不合理,机组整体轴系较长等.通过在下机架支臂与机坑混凝土间加装简易螺旋千斤顶,并将基础板和下机架固定螺栓打紧点焊.处理后机组各部摆度和振动均在规定范围内,保证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采用条元法,以连轧管变形区出口环向位移为待定参数,根据能量最小原理求得出口环向位移的最优解和轧管变形区塑性流动速度场及应力场的方法,其特点在于计算费用低,输入数据简单,适于连轧管塑性变形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明确了提出了连铸连轧的概念及其基本类型,指出了连铸连轧的意义。概述了国外大板、薄板坯的连铸连轧现状及有关技术和工艺,分析了连铸连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连轧张力公式是连轧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该问题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笔者推导了连轧张力微分方程、多机架动态张力公式、稳态张力公式,理论上已作过深入、广泛的分析讨论。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对连轧张力公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推导和实验验证,特别是浅川基男等人的连轧实验结果更为重要。为此引用了浅川基男的实验数据和宝钢2 050 mm热连轧机上的实测数据,验证了连轧张力公式。  相似文献   

18.
衡阳华菱连轧管有限公司新建720周轧机组生产线中设有台车式热处理炉和外部机械化室式热处理炉,以高炉煤气和天然气的混合气为燃料,为国内首例,采用大小火脉冲燃烧控制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对类似工程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几何模拟方法,实测了实验轧机上轧制铅棒的前滑值.在分析影响前滑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椭进圆和圆进椭轧件前滑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了某连轧棒材厂轧制12 mm,16 mm圆钢时各道次轧件的前滑值,较准确地确定了其连轧常数和速度制度.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这对正确设计连轧棒线材中精轧机组的轧制程序表,进而保证连轧过程顺利进行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世界上已开发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和现状,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在中国的应用及特点,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