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用pH电位法研究了Cu~(2 )与5-磺基水杨酸(H_3L)溶液形成的络合物CuL_2的水解反应,证明有碱式络合物生成,并在25°±0.5℃及离子强度μ=0.10M(KNO_3)时测得CuL_2的水解平衡常数以及碱式络合物Cu(OH)L_2的稳定常数K_(Cu(OH)L_2)~(OH)和二聚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 EDTA—Sb(Ⅱ)螯合物,其吸收峰在210mμ处。在 pH=1.6—2.0之间络合物的克分子消光系数∈最大。pH=2.0,Sb(Ⅲ)在10γ/ml 之内服从比耳定律。(1.210±0.0003)×10~4用 Job 浓比递变法,pH=2.0,在215mμ处测其光密度,求得螫合物的组成为 AB型,并计出在27—28℃K 稳定=(2.10±0.29)×10~(12)。用 pH 滴定法在离子强度μ=0.1,t=25℃下测得 NTA 的连续电离常数K_1=1.10×10~(-2),K_2=1.93×10~(-3)及 K_s=1.98×10~(-10)。从生成函数 n 对 logY~≡作生成函数曲线求得求得 NTA—Sb(Ⅲ)螫含物为 AB 型,(?)定稳:(5.23±1.15)×10~8。  相似文献   

3.
钛在10- -碳烯氧肟酸(UHA)-氯化锂介质中有灵敏的阴极化导数波,峰电位-1.66伏(VS.SCE),峰电流与钛离子浓度在4.0×10~(-9)~4.0×10~(-7)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读者以此为基建拟定了钢中微量钛的分析方法。文中对极谱的反应机理、电极过程作了讨论,确证题示络合物组成Ti(I V):UHA=1:2,络合物稳定常数K_稳=8.1×10~(-12),本方法灵敏度较现行方法高约两个数量级,干扰少,简便,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用 pH 法测定对乙酰基偶氮羧的三级离解常数.在 I=0.1,t=25℃±0.5℃条件下,Ka_3=10~-4.36,Ka_4=10~-8.95,Ka_5=10~-9.39.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得了钡与对乙酰基偶氮羧配合物的第一级稳定常数 K_1=10~5.70,第二级稳定常数 K_2=10~4.94,还对其配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镁—芦丁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05m ol.L- 1KOH底液中(pH= 12.6),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获得镁—芦丁络合物吸附波,镁浓度在1.0×10- 7~5.0×10- 6m ol.L- 1 范围内与二阶导数波峰高有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0×10- 8m ol.L- 1,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组成为Mg(Ⅱ)∶Rt= 1∶2,条件稳定常数为β= 5.4×109  相似文献   

6.
稀土四环素络合物曾用于检查脑癌。国内曾用三价铈四环素络合物作抗癌临床试验。本文找到三氯化铈和四环素的水溶液浓度各为1×10~(-4)M,离子强度为0.01M,温度为25℃±0.5时,二者的混合液不出沉淀。在以上条件下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四环素的加质子常数(K_1~H,K_2~H,K_3~H,K_4~H)和三价铈四环素络合物的稳定常数(βceHL,βceH_2L,βceH_3L)。此外,还制备了固态三价铈四环素络合物,并作了红外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7.
钒(Ⅳ)-槲皮素极谱络合物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5.2的醋酸盐缓冲底液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获得灵敏的V(Ⅳ)-槲皮素络合物吸附波。钒浓度在1.0×10-7 mol/L--1.0×10-5 mol/L范围内与二阶导数波峰高成正比关系,检测下限为7.0×10-8 mol/L。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组成为V(Ⅳ)∶Qu=1∶1,条件稳定常数为3.3×105。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3.9 s-1。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镉(Ⅱ)-铜铁试剂络合物的伏安行为,在0.15mol·L~(-1)NH_4Ac(pH6.7)、0.5 mmol·L~(-1)Cup溶液中,用单扫示波极谱得到一灵敏的Cd(Ⅱ)-Cup络合吸附波。峰电位E_P=-0.69 V(vs.SCE),峰电流与镉(Ⅱ)浓度在0.01~1.5μmol·L~(-1)范围内成正比,检出限为5.0mol·L~(-1)。用等摩尔系列法测得络合物的络合比为1:2,表观稳定常数为6.1×10~(11)。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常规脉冲极谱等手段研究络合物电极反应机理。实验表明,该体系为可逆吸附波。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Deford和Hume极谱法测定了25℃、离子强度μ=4.0M条件下Cd~(2+)-Cl~-和Cd~(2+)-SO_4~(2-)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然后以Cd~(2+)作指示离子,用Ringbom和Eriksson间接极谱法测定了同样条件下Ni~(2+)-Cl~-和Ni~(2+)-SO_4~(2-)络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VPO 法证实P_(507)在癸醇中以单体形式存在的基础上,用电导滴定法测定了水相中萃取剂总浓度S,并用pH 两相滴定法测定了P_(507)在水一癸醇体系中的电离常数K_α、两相分配常数Kd 和两相电离常数K_(αE).测定值:S=5.30×10~(-5)M; pKα=3.88;1gKd=3.18; pK_(αE)=7.06.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扫描极谱法研究了金属镍与桑色素形成络合物的条件及反应机理.在pH=7.00的B-R缓冲体系中,桑色素与镍络合并在-1.13 V(vs,SCE)处产生1个灵敏的还原波,其峰高与桑色素浓度在8.00×10-6~1.90×10-5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 7,检出限为6.00×10-6mol.L-1.测得镍与桑色素的配位比为1∶2,表观稳定常数为2.22×1011.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2-[2-(6-溴-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Br-BTAMB)及研究其酸碱平衡。制订了以Br-BTAMB测定痕量铜的光度方法。Br-BTAMB在水-乙醇溶液与铜瞬时反应生成1:1的蓝色络合物(654nm),适宜酸度范围为pH4~5.5,络合物生成后至少稳定24h。在654nm,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为6.4×10~4。铜量在从0到1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已用于测定天然水中的铜,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3.
锑(Ⅲ)—桑色素极谱络合吸附波测定三氧化二砷中的锑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0.1mol/L H_2SO_4底液中,用单扫极谱法得到了高灵敏和高选择性的锑(Ⅲ)-桑色素的络合吸附波,其检测下限达2.0×10~(-9)mol/L,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三氧化二砷中的痕量锑。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的组成为:Sb(Ⅲ):桑色素=1:2,条件稳定常数为4.1×10~(11)。电极反应是被吸附络合物中的Sb(Ⅲ)还原为Sb(0)。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种新的水溶性碘化四-(4-三甲胺苯基)卟啉镉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表征了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用改进的三波长Sanchez法测得了该配合物在pH=13.0,μ=0.2(NaNO_3调节)和25℃(±1℃)条件下的稳定常数K=6.05×10~7,组成比为1:1.  相似文献   

15.
铜(Ⅱ)-二溴邻羧基偶氮氯膦显色体系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波长β修正光度法研究铜(II)-二溴邻羧基偶氮氯膦(DBOK-CPA)显色体系,在中性条件下所生成络合物组成比Cu∶DBOK-CPA为1∶2.配合物的各级真实吸光系数和稳定常数均被测得,在630nm下络合物真实摩尔吸光系数ε=1.49×104L.mol.cm-1,络合物累积稳定常数K=8.58×109(15℃和离子强度0.01).  相似文献   

16.
1950年 B.E.Douglas,H.A.Latinen 及 J.C.Bailar 曾经用极谱法研究了镉离子 Cd~(++)及吡啶 C_5H_5N(在本文中以 Py 表示)在水溶液中形成的络合物,他们认为在镉离子和吡啶之间存在着两种络离子:Cd(Py)~(++)及 Cd(Py)~(++),在吡啶浓度为0.4—1M 时主要是前者,1—2M 时则为后者;并求出稳定常数分别为 K_2=10~(2.14)及 K_4=  相似文献   

17.
1.在沒食子酸稀溶液中加入Fe~(+++)观察到溶液的顏色随pH值的改变而变化;在pH=7.0以下,溶液呈現紫色。測定了在pH2-7,波長400-650mμ范圍內的光吸收曲綫,指出有一种络合物形成,其最大吸收在550mμ,克分子消光系数为4.13×10~3。研究了溶液的pH值对絡合物形成的影响,指出pH在5.0-7.0絡合物达到稳定。 2.用連續变化法和克分子比法測定了溶液中络合物的組成,得到沒食子酸:铁=1:1。测得絡合物的稳定常数为3.96×10~5。电迁移实驗証明络合物在溶液中是携带正电荷。志謝:本工作是在蔡镏生教授亲切指导下进行的,特此表示衷心感謝。  相似文献   

18.
配合离子交换法吸附钽(Ⅴ)的性能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D-301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从草酸水溶液中吸附钽草酸配合物的性能和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NH_4)_2C_2O_4]=0.1267mol/L,[K_2S_2O_8]=0.0236mol/L,[Ta]=7.8×10~(-5)mol/L,pH=2.5~3.5条件下,钽的吸附率有一最大值.测得Freundlish常数k=2.14,吸附速度常数k_(30)°c=2.0×10~(-4)Sec~(-1),吸附活化能Ea=35.3kJ/mol,钽的饱和吸附容量C_(Ta)=168mg/g干树脂.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铈(Ⅳ)-3,4-二羟基苯甲酸配合物的极谱性质,测定出该配合物的组成为1:4;pH为9.75时的表观稳定常数β_4为3.8×10~(13),经副反应系数校正得该配合物的稳定常数β_4=1.7×10~(32)。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钛(IV)-DCTA络合物在极谱过程中的一些电化学行为,讨论了极谱测定Ti(IV)-DCTA络合物的理论依据,并对迄今未见报导的该络合物稳定常数进行了测定.得到1.在离子强度为0.2M(KNO_3),(25±0.2)℃pH3-5.0,条件下,测得Ti(IV)与DCTA络合物稳定常数为lgk=19.12±0.70;2.确定Ti(IV)与DCTA络合物在极谱过程中两个氢离子参予了电极反应;3.确定了络合物的电极反应电子转移数为n=1;4.并确定了在本文实验条件下,Ti(IV)与DCTA络合物极谱波的可逆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