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 HAC高效澄清池内挡板安装高度进行研究,选取速度、速度矢量与迹线作为分析指标,分析研究澄清池内流场的水力特性,解决设计澄清池时面临的缺乏理论依据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设计和使用牙轮钻头或PDC钻头时,要优选喷嘴的组配,必须了解不同喷嘴配置下井底流场水力分布情况。本文尝试把边界单元法用于分析井底流场水力分布,建立了描述井底漫流速度场的积分方程,给出了采用边界单元法求解井底速度场的数值方法过程,在算例中分析了多喷嘴钻头井底流场的速度分布问题。计算实践表明采用边界单元法可比较简单方便地计算分析多喷嘴井底流场水力分布问题。可用于优选钻头喷嘴组配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对撞式流化床气流粉碎机的喷嘴结构、分级叶轮型式、加料口位置及底部结构等,阐述了该型气流粉碎机的结构型式及特点,为了克服设计该型粉碎机过程中的盲目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内径为200mm的对撞式流化床气流粉碎机的内腔气流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内腔气流场的速度和压力分布云图,描绘了粉碎机内腔流场的气流迹线,为对撞式流化床气流粉碎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型多孔氧枪喷头射流速度分布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超音速自由射流速度衰减、分布参数的新的研究结果,在单股射流流场一阶动量迭加的基础上,采用以射流中心线偏转所引起各点速度偏移和在多股射流相互作用区内引入抽引系数的两步修正法,建立起多股射流流场速度分布的数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能较好地描述多股射流流场速度分布的特征,与实验结果较好符合。  相似文献   

5.
巷道调节风窗流场PIV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井下调节风窗流场测不准的问题,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测速的方法,对巷道调节风窗流场进行实验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瞬态流场有复杂的漩涡结构,且速度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但基于统计平均的时均流场呈现出较规则的分布结果,调节风窗前巷道风流速度呈平滑直线分布,调节风窗后隅角存在一个规则而完整的贴近壁面的回流区.传统的接触式定点流速测量技术因自身精度限制导致不能真实反映井下瞬态流场分布特征,而PIV测速技术能够实现非接触全流场瞬态速度测量,可作为研究矿井通风调节风窗及其它较为复杂风流流场的实验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6.
飞行甲板表面流场是影响直升机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在直升机实时飞行仿真中,流场速度分布特性直接影响直升机飞行动力学仿真的精确度。文章以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为基础,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研究了实时确定流场速度分布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甲板流场实时仿真,提高直升机飞行仿真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假定结构面迹线和巷道的位置是相互独立的,研究了结构面迹线的分布;将巷道的位置看成结构面迹线的相对变量,对巷道中关键块体的分布概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蓄热式加热炉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大型软件CFX建立了蓄热式加热炉炉内速度场的数学模型.采用k-ε模型数值模拟炉内的湍流流动,分析喷口几何形状及尺寸,喷口的分布位置等对炉内的速度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为,蓄热式加热炉炉内流场与传统加热炉迥然不同,流场分布有利于燃料和助燃空气的混合,符合高温低氧燃烧的的流场分布.另外,影响炉内速度场的因素有炉型结构、喷口几何形状与尺寸及喷口的分布位置等.  相似文献   

9.
气液固三相流在机械搅拌充气式浮选机内运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机械搅拌充气式浮选机内部气液固三相流动比较复杂的情况,对有效容积为165 m3的大型机械搅拌充气式浮选机进行研究.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k-ε湍流模型和雷诺时均 N-S方程,对浮选机内部的气液固三相流流动进行三维湍流数值分析.通过对内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机械搅拌充气式浮选机内部的流动,得出浮选机内部气液固三相的速度、体积分数、湍流强度和迹线等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立式辊磨磨腔内部三维两相湍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olidWorks建立HRM4800立式辊磨三维磨腔模型,依据立式辊磨磨腔内部流场的已知工况数据,分析流场湍流状态、计算模拟边界参数.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磨腔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流固耦合分析,分析过程采用Mixture两相流模型和标准〖WTBX〗k-ε双方程涡粘模型.通过分析热风进给量对磨腔内部流场迹线和速度等的影响情况,掌握了流场的基本运动规律,得出在工况参数范围内,适量增加进风量有利于减小立式辊磨磨腔内部涡流现象,提高磨腔粉体输运能力,促进气固分离效率;热风气流在磨盘与磨腔壁面间形成的低速高压区有利于气固耦合,在高压区出口端产生的高速流有利于粉体输运.  相似文献   

11.
为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检测地面切向运动目标,提出基于多视图像序列跟踪的检测方法。在SAR多视图像序列上,具有切向速度的地面运动目标在子视图像间的位移轨迹可近似为一条斜线。该算法利用具有方向性约束的动态规划实现动目标在SAR多视图像序列上的轨迹跟踪,进而沿散焦轨迹作非相干积累可显著改善微弱目标检测性能。基于跟踪信息可实现动目标切向速度估计和解Doppler模糊。基于实测机载SAR数据的数值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互相关技术和多普勒技术的差别,从一个新的角度把互相关技术应用于微小气泡测试的研究中.利用高速CCD相机拍摄微小气泡运动图像,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实现互相关算法,为提高计算准确度采用高斯曲线拟合互相关函数的峰值并给出拟合公式,得到了亚像素级的运动速度.为标定互相关算法的准确度,采用图像平移的方法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该算法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应用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提出基于主方向迭代校正的铁轨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梯度图像的Hough变换估计出路轨的主方向,设计出边缘检测算子,实现边缘增强、突出铁轨的位置信息。通过算法迭代得到最优边缘检测算子,利用主方向信息与路轨判定准则进行铁轨的定位。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有效地进行铁轨的检测与定位。  相似文献   

14.
偏置圆速粒子图像测速法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三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偏置圆速粒子图像测速法,根据CVB-PIV采集粒子影像曲线基本原理,对几种已知运动进行了实验研究,原理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CVB-PIV采用灰度图能够确定粒子的三维位置信息,获取粒子速度时间序列,而且不存在方向模糊性。  相似文献   

15.
车辆再识别旨在从多个视域不重叠的监控视频图像中检索出身份一致的车辆.由于实际场景的光照、视角以及背景的复杂变化,车辆再识别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极具挑战的热点问题.针对车辆再识别任务,提出一个同时利用车辆图像对之间的视觉相似度和时空约束的双流模型(tcReID),其视觉分支使用ResNet50作为骨干网络来评估视觉相似度...  相似文献   

16.
使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Rushton桨在全挡板搅拌槽内的流场结构进行了研究。在同一搅拌槽中采用固定雷诺数的放大准则,对比了不同直径的Rushton桨的速度和湍流动能分布。结果表明,Rushton桨叶产生的径向射流沿径向方向是向上方倾斜的,倾斜角度在5°~6°;在排出区,湍流动能沿径向先增加至一峰值后减小;不同桨叶直径的Rushton桨,无因次化后的速度和湍流动能的大小分布在桨叶附近几乎没有差别,但随着桨叶直径的增大,剪切速率和输入功率减小,射流偏角和排出量增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7~2010年C波段ENVISAT, 2010~2015年X波段TerraSAR-X以及2016~2018年C波段Sentinel-1A数据,基于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MT-InSAR)技术对上海磁悬浮及其周边区域进行沉降监测,绘制了该区域的沉降速率图.综合考虑点密度以及空间分布,提出一种优化的多级化高相干点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可用相干点的数目.对比不同波段的数据,分析了距离以及方位向图像分辨率对相干点数目的影响.试验表明,磁悬浮轨道上的相干点数目与距离向分辨率密切相关.利用实测水准数据,验证了MT-InSAR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磁悬浮周边存在多个沉降明显的区域,而磁悬浮轨道一直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基于边缘链码信息的黏连细胞自动分割算法. 该算法对弱对比度的细胞图像预处理;对二值化图像进行链码跟踪,并计算边缘各点的链码和、链码差、等效周长、弧弦比等特征参数;利用特征参数判断边缘光滑段、边缘角点;对真实分割角点进行线性插值最终实现黏连细胞的分割. 将该算法应用于2组细胞图像序列共120帧图像的分割中,不仅解决了黏连细胞的分割难题,而且能够准确进行细胞凹陷的修补和细胞图像的简单计数. 统计结果表明,相比于阈值法和先验模型法,该算法的分割成功帧占整个序列的百分比提高40%~60%.   相似文献   

19.
李国军 《科技资讯》2013,(12):26-27,29
由于小波分解在空域和频域上都能提供良好的局部信息,尤其是在小波分解后可以减少图像的分辨率,进而相应地减少计算复杂度,因此小波变换经常用于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中。通过实验得出了基于各种小波基的人脸识别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并根据各种小波基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这一先验概率,将各种小波基在识别时进行融合,提出了一种新的人脸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种二维瞬时粒子图像速度粒度同时测量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灰度统计判别原理,提出了一种可以对二维平面内粒子图像的速度和粒径实现实时同时测量的新技术.基于灰度统计判别的查询算法在运用自相关运算获得速度大小的同时,根据两次曝光粒子图像的能量差异判别记录顺序,解决了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中粒子图像运动方向的二义性问题.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对粒子图像粒径的同时测量.以模拟的DPIV粒子图像为研究对象,开发了相应的查询算法,编制了二维粒子图像速度粒度实时同测的相应软件,并利用模拟粒子图像对查询算法进行了单区域和全区域的分析检验.结果表明,灰度统计判别解决了方向二义性问题,查询算法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模拟粒子图像,查询软件能够实现二维粒子图像速度、粒度的同时测量,运算时间满足实时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