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结合某钢厂顶底复吹转炉冶炼含有铜、镍等成分耐候钢的生产过程,在实验室对铁碳熔体和纯铁液还原炼钢渣中铜、镍等氧化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 300 ℃下铁碳熔体分别还原渣中Cu2O和NiO时,Cu2O比NiO更易还原,还原速度更快.1 600 ℃时在实验研究的碱度范围内,含有25% FeO的转炉终点渣中Cu2O、NiO能被纯铁液在10~20 min内还原完毕,尤其前10 min内w[Cu]、w[Ni]增长迅速.在相同碱度下,渣中Cu2O、NiO同时还原的速率基本相同;随着渣碱度的增大,Cu2O、NiO还原的速率及终还原率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与产品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不同薄板坯连铸连轧紧凑式热带生产法(CSP)生产线的工艺流程特性,对2种典型CSP生产流程的产品与常规薄板带产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生产钢种来看,CSP可生产12种热带钢产品中的10种;从生产规格来看,CSP可生产比传统热轧更薄的产品;其产品具有显微组织细小、均匀、力学性能优良等优点;要提高CSP产品质量,必须严格控制从钢水冶炼、CSP连铸及连轧全过程的工艺与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3.
在热模拟实验机上进行不同变形温度和冷却速度试验,研究低温区变形温度和冷却工艺对CSP生产线上微合金高强度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变形应在单相奥氏体区内完成,适当降低变形温度有利于得到细小均匀的贝氏体组织;冷却速度对贝氏体组织有明显影响,冷却速度越快,贝氏体组织越细小,强度越高.  相似文献   
4.
对采用"EBT→LF→VD"工艺路线生产50Cr5Mo V锻钢轧辊炼钢过程全氧和夹杂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F精炼后钢液中ω(T[O])平均为47×10-6,VD出站为14×10-6,中间包为15.5×10-6,铸坯为18×10-6.LF精炼初期,钢中夹杂物主要是不规则的Al2O3夹杂,96.75%的夹杂物尺寸小于10μm.LF精炼后,大量夹杂物为Ca O-Al2O3-Si O为主要成分的0~10μm复合氧化物夹杂.钢水向中间包转移过程中保护性浇注不理想,二次氧化严重导致钢水夹杂逐渐增多,主要为球形m Ca O·n Al2O3的复合夹杂物.铸坯中99.81%的夹杂物尺寸小于10μm,其中大部分为球形钙铝酸盐夹杂,还有少量球状硅铝酸钙复合夹杂.全过程的工艺优化是控制夹杂物(主要是氧化物)的合理途径,可确保实现50Cr5Mo V合金铸钢的冶炼.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应用高温低氧燃烧技术的加热炉达到高效节能、低污染物特别是低NOx排放的目的,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优化设计了加热炉的蓄热式燃烧系统,并运用冶金反应工程学方法开发了成套技术.该技术在唐钢高速线材厂的实际应用表明:在热装钢坯条件下单位能耗为0.879 GJ/t,炉子热效率在67%以上,各蓄热室的排烟温度在160℃以下,NO,排放小于40×10-6(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6.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涟钢CSP热轧板卷边部裂纹的成因.结果表明:连铸坯表面的深振痕是热轧板卷边部裂纹的起源,连铸坯角部过冷导致奥氏体晶界AlN的细小析出,加剧了连铸坯对裂纹的敏感性.连铸坯经过精轧机组的轧制后,连铸坯表面的横裂纹扩展成为热轧板卷的锯齿状裂纹,严重时会造成烂边或掉块.  相似文献   
7.
自蓄热烧嘴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自蓄热烧嘴系统的设计与研制过程,并利用该装置系统进行了实验室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系统既能高效回收烟气余热,又能大大幅度降低NOx的排放;而且其设计原理合理,结构简单,具有进一步进行工业试验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蓄热式加热炉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大型软件CFX建立了蓄热式加热炉炉内速度场的数学模型.采用k-ε模型数值模拟炉内的湍流流动,分析喷口几何形状及尺寸,喷口的分布位置等对炉内的速度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为,蓄热式加热炉炉内流场与传统加热炉迥然不同,流场分布有利于燃料和助燃空气的混合,符合高温低氧燃烧的的流场分布.另外,影响炉内速度场的因素有炉型结构、喷口几何形状与尺寸及喷口的分布位置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