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辉 《科技咨询导报》2014,(35):240-240
目的针对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单纯抗心力衰竭的治疗收效甚微,将深入探讨影响诊治的原因。方法回顾性的对我科救治的14例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做整理分析,总结诊治的经验结果 3例患者效果不理想,剩余的11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时候应该多方面考虑,把握最佳治疗时机,以单纯抗心力衰竭治疗为基础,恰当结合综合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 EMCV) 3D基因保守区段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 以提取的EMCV核酸为模板, 分别进行荧光定量RT PCR扩增, 优化反应体系及条件, 建立脑心肌炎病毒荧光定量RT PCR检测方法, 并初步运用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纳米膜过滤工艺去除EMCV效果的验证. 结果显示该方法实验内和实验间的精密度均小于5%, 最低检测限为102 copies/ μL; 纳米膜过滤工艺可使样品中的EMCV滴度下降4Logs.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乳腺癌中Fas抗原与C-erbB-2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乳腺癌组织中Fas抗原与C-erbB-2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as抗原阳性率为56.9%,C-erbB-2阳性率为60.8%.结论Fas抗原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C-erbB-2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Fas抗原、C-erbB-2检测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自2005年1月~2009年10月诊治的68例小儿病毒心肌炎患者,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在单纯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CK-MB、cTnI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周后检测两组血清CK-MB和cTn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说明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并能够快速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CK-MB、cTnI.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小鼠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心肌炎与心肌细胞凋亡和cMyc蛋白的表达的关系,给BALB/C小鼠腹腔接种单纯疱疹病毒Ⅰ型以诱发其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感染病毒3~35天后,VMC检出率为91.67%。应用电镜、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发现,感染鼠心肌中有细胞凋亡和cMyc蛋白的表达,二者阳性率分别为78.33%和81.67%,凋亡细胞阳性指数(AI)范围在34.14±11.56~26.41±10.2之间。细胞凋亡和cMyc蛋白可能参与VMC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柯萨奇病毒(CV)是正链RNA病毒,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柯萨奇病毒感染人体可引起急性或慢性心肌炎,病毒进入咽部大量繁殖后进入血中引起病毒血症,由血流进入心脏毛细血管进入心肌纤维,两侧心室心内膜下部位损伤极为敏感。急性心肌炎常出现于全身感染后数周,其病程可呈急性或慢性倾向,柯萨奇病毒可能从以下几方面引起人体病毒性心肌炎(VMC)。  相似文献   

7.
血清肌钙蛋白Ⅰ检测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肌钙蛋白Ⅰ(CTnⅠ)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定量ELISA法检测血清CTnI,应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对40例病毒性心肌炎和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病例组CTnI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TnI在血清中存在时间较长,在不同病程中,CTnI异常率高于CK异常率.结论 CTnI可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室诊断指标,特别是在亚急性期和恢复期有助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心肌疾病中最主要的疾病是病毒性心肌炎。它的特点为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症或变性坏死,心包、心内膜亦可累及,心肌炎是全身性疾病中的一部分。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童和健康青年猝死的重要原因,约10%最终演变为慢性扩张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轻重相差悬殊,误诊率较高,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分析在未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应用CT和MR的临床效果。选取庆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19年5月收治的未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共43例作为本次实验主要对象,同时为患者进行CT和MR监测,分析患者未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诊断结果。43例患者中脑动静脉畸形位于侧脑室有4例,处于深部脑蛋白质有4例,处于脑皮质交界处和皮髓共有32例,位于幕下有3例,CT检查为高、中等、低密度混合,静脉引流中皮质型引流有22例,其中有14例静脉球,有8例球样血栓机化,深部型引流11有例,混合型引流有10例。在未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应用CT和MR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推广的优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心肌疾病中最主要的疾病是病毒性心肌炎。它的特点为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症或变性坏死,心包、心内膜亦可累及,心肌炎是全身性疾病中的一部分。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童和健康青年猝死的重要原因,约10%最终演变为慢性扩张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轻重相差悬殊,误诊率较高,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埃博拉病毒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具有极高的传染性,病死率高达90%,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埃博拉病毒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目前虽有一个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紧急治疗的实验药物TKM-Ebola,但尚无批准上市的用于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建立快速、准确、简便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及时进行临床诊断救治、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最终控制其传播流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埃博拉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原理、应用及进展,介绍病毒分离、电子显微镜观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抗原检测试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及其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RHDV is an extremely pathogenic virus. The mor-tality rate of infected rabbits is almost 99%. The dis-ease caused by RHDV is also called “rabbit plague”, and it has been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fection diseases of rabbits. RHDV was desig…  相似文献   

13.
鼠痘感染的诊断及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对临床上怀 鼠痘病毒感染的小鼠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纤维内镜在消化道大出血急诊剖腹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不明原因急性消化道大出血须急诊剖腹探查的患者进行术中内镜检查,总结和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19例患者通过术中内镜检查明确了出血部位及原因,其阳性检出率达95%.其中十二指肠降部单发腺瘤2例,十二指肠水平部Dieulafoy病1例,十二指肠淋巴瘤1例,空肠间质瘤2例,回肠淋巴瘤2例,小肠海绵状血管瘤5例,小肠动静脉畸形5例,胃空肠吻合口出血1例.检查用时15-20min.患者经术中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后行相关手术治疗,术后无1例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结论:不明原因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急诊剖腹探查时,术中内镜的应用大大提高病变检出率,及时明确出血部位而采取相应治疗,且定性准确、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IB-ELISA诊断试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鸡群日常监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抗体提供一个方便、特异、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 9日龄SPF鸡胚尿囊腔接种培养IBV ,以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传代培养IBV ,经纯化后 ,测定蛋白含量 ,作为包被抗原 ,利用过碘酸盐法标记兔抗鸡IgG作为酶结合物 ,用TMB作为显色剂 ,建立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技术 ,检测血清样品中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结果 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抗原皆可用于此试验 ,与NDV、MDV、IBDV、AIV、APIV、REV、ILTV、IC、MG、MS等抗血清无交叉反应 ,与IDEXXIB ELISA比较 ,结果吻合较好。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IB ELISA诊断试剂 ,可用于日常监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16.
DNA疫苗经基因枪介导的免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基因枪介导的DNA疫苗用于小鼠腹部免疫,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D抗原在接种部位的表达,利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gD抗体,并采用病毒攻击检测DNA疫苗对动物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基因枪可有效地将DNA质粒运送至小鼠皮肤组织,DNA疫苗携带的抗原保护基因gD2糖蛋白能在真皮和肌肉组织中高效表达。同时,免疫小鼠体内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能有效抵抗HSV2病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7.
Human hepatitis B vaccine from recombinant yeast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The worldwide importance of human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nd the toll it takes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 cirrhosis and hepatocarcinoma, make it imperative that a vaccine be developed for worldwide application. Human hepatitis B vaccines are presently prepared using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that is purified from the plasma of human carrier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The preparation of hepatitis B vaccine from a human source is restricted by the available supply of infected human plasma and by the need to apply stringent processes that purify the antigen and render it free of infectious hepatitis B virus and other possible living agents that might be present in the plasma. Joint efforts between our laboratories and those of Drs W. Rutter and B. Hall l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vectors carrying the DNA sequence for HBsAg and antigen expression in the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ere we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hepatitis B vaccine of yeast cell origin. HBsAg of subtype adw was produced in recombinant yeast cell culture, and the purified antigen in alum formulation stimulated production of antibody in mice, grivet monkeys and chimpanzees. Vaccinated chimpanzees were totally protected when challenged intravenously with either homologous or heterologous subtype adr and ayw virus of human serum source. This is the first example of a vaccine produced from recombinant cells which is effective against a human viral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8.
乙型流感病毒是引起人类局部流行性感冒的重要病原体,其起源和自然储存宿主目前仍不清楚。1999年夏季在某动物中心饲养的普通棉耳绒猴(Callithrix jacchus)群体中爆发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急性传染病,死亡比率高达1/3。通过对死亡狨猴肺组织匀浆接种鸡胚和MDCK细胞的分离培养,分离出病毒。双份血清的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证实,此分离株为此次狨猴群体感染流行的病原体。通过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标准血清鉴定,证实该分离株为乙型流感病毒,命名为B/marmoset/China/1/99。  相似文献   

19.
家禽三联多表位抗原蛋白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物信息学的知识和表位预测方法对家禽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三种传染性病原体的抗原表位,进行了预测,并对重组抗原进行了预测,为三联多表位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DW、T2W EPI序列在诊断出血性和非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DW和T2W平面回波磁共振成像在诊断急性出血性脑梗死以及区别出血性和非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单次激发三向同性DW/T2W FSE和常规T1W SE序列对36例病人进行MR扫描,其中有18例非出血性梗死的病人,18例出血性梗死的病人。测量感兴趣区(ROI)及对侧相应解剖部位的表面弥散系数(ADC)值及T2W信号强度值,由此计算相对ADC(rADC),T2W EPI和FSE T2W相对信号强度比(rSIR)。结果:(1)急性出血性和非出血性脑梗死病灶都表现出ADC的降低;(2)急性出血性脑梗死在T2W EPI上呈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而急性非出血性脑梗死在T2W EPI和FSE T2W上表现正常或稍高信号;(3)急性期及亚急性期非出血性脑梗死都表现出DWI的高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发病4h之内的出血性病灶表现为DWI的高信号,而发病6~48h之内的出血性病灶DWI表现为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4)出血性脑梗死中病灶处ADC的降低会比非出血性脑梗死持续得更久。结论:结合三向同性DWI和T2W EPI MR成像能够比常规MRI更准确地检测和鉴别出急性出血性和非出血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