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用环己酮和5-甲基呋喃醛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2,6-二(5-甲基-2-呋喃亚甲基)环己酮,通过单晶X-RAY衍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数据表明,该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a2(1),晶胞参数为15.034(3),b=18.712(4),c=5.4034(11),α=90.00°,β=90.00°,γ=90.00°,Z=4。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龙胆草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柱色谱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离得到6-去甲氧基-7-甲基茵陈色原酮(Ⅵ)和其他5种已知化合物:β-香树脂醇(Ⅰ)、β-谷甾醇(Ⅱ)、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Ⅲ)、乌苏醇(Ⅳ)、齐墩果酸(Ⅴ).其中化合物Ⅵ属首次从龙胆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具有2-苯氧基色原酮骨架的天然酚类成分,对其1D和2D NMR谱的特征及EI质谱主要碎片的可能裂解方式进行了讨论,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Ⅵ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1.291 83(19)nm,b=0.721 19(15)nm,c=2.923 7(5)nm,α=90°,β=90°,γ=90°,V=2.723 9(8)nm3,Z=8,Dc=1.464 g/m3,μ=0.114 mm-1,F(000)=1 248.B环平面与A/C环平面的两面角为99.6°,分子间存在π-π堆积作用.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3,5-二苯基吡唑,通过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化合物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6.942(2),b=17.153(2),c=17.658(2),α=90°,β=109.600(2)°,γ=90°,Z=16,V=4834.4(12)3,Dc=1.555g/cm3,μ=0.073mm-1,F(000)=868,差值电子密度最高和最低峰为147和-307e.nm-3.  相似文献   

4.
以2-呋喃甲醛和乙酸酐为原料,在乙酸钾存在下,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E)-3-(2-呋喃基)丙烯酸,其结构经UV、IR、X-射线单晶衍射仪进行了表征.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分子式为C7H6O3,分子量为138.12,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系数为:a=18.993(6)A,b=3.8474(12)A,c=20.095(6)A,α=90.00°β=114.054°(4),γ=90.00°,V=1341.0(7)nm^3,Z=8,Dr=1.368Mg/cm^3,F(000)=576,μ(MOK\a)=0.71073.结构由直接法解出,最终偏离因子为R1=0.0645,wR2=0.1360,分子间通过弱的相互作用形成层状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标题化合物可由氰化亚铜催化下的苯基溴化镁与2-苯基-1-对甲苯砜基乙炔的碳镁化反应得到,并用1H NMR,IR和MS对其进行了表征.其晶体结构经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2.8256(6), b=5.8678(7),c=23.871(3)(A);α=90°,β=105.360(3)°,γ=90°,V=1732.3(4)(A)3, T=293K, Z=4, Dc=1.282g*cm-1,μ=0.196mm-1,λ=0.71073(A),F(000)704,结构偏离因子R=0.0427, wR=0.0461,共收集到10150个独立衍射点,其中I>2σ(I)的可观测点为4060个.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温水热技术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维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Zn(4,4'-bipy)(2,2'dpa)]n(4,4'bipy=4,4'-联吡啶,2,2'-dpa=2,2'联苯二甲酸),并测定了该化合物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 2/c空间群;晶胞参数α=2.017 8(4)nm,b=0.950 49(19)nm,c=1.142 1(2)nm,α=90°,β=117.11(3)°,y=90°,V=1.949 8(7)nm3,Z=8,R1=0.043 9,wR2=0.130 7.  相似文献   

7.
以2,4-二羟基苯乙酮、氯酸钾和盐酸为原料,在微波辅助作用下,合成了2,4-二羟基-3,5-二氯苯乙酮,研究了溶剂的用量、反应辐射功率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及单晶X射线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表征.研究表明,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体学参数:a=0.800 6(4)nm,b=1.499 2(8)nm,c=0.729 5(4)nm;α=γ=90°,β=95.506(6)°;F(000)=448,Z=4,V=0.871 6(8)nm3,Dc=1.684g·cm-3,Mr=221.03.最终结构偏离因子R=0.051 6,Rw=0.150 8;S=1.121.最终差值电子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509nm-3和-580nm-3.  相似文献   

8.
通过1-(4-甲基苄基)哌啶-4-酮肟醚与2-氯-5-氯甲基吡啶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1-(4-甲基苄基)哌啶-4-酮-6-氯吡啶-3-甲基肟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过元素分析、IR、1H MNR及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确定.该单晶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a=9.486(6),b=6.317(4),c=15.027(10),α=90,β=93.178(8),γ=90°,V=899.0(10)3,Z=2,Dc=1.270 g/cm3,μ=0.223 mm-1,Mr=343.85,F(000)=364,S=1.019,R=0.0732以及wR=0.1902.目标化合物的结构是非平面的,哌啶环是一个椅式结构.哌啶环与苯环的二面角为86.1(9)°.此单晶中没有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初步杀菌活性测试表明,在浓度为1×10-4时该化合物有广谱的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邻苯二胺和1,10-癸二酸为原料,在4 mol/L盐酸中反应制备新化合物9-(2-苯并咪唑基)壬酸盐酸盐水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数据: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0.80033(12)nm,b=4.2375(6)nm,c=0.52327(8)nm,α=90°,β=91.170(5)°,γ=90°,V=1.7742(5)nm3,Z=4。  相似文献   

10.
取代的2-氯喹啉-3-甲醛、2-乙酰吡啶及浓氨水为原料,室温条件下反应24h,经羟醛缩合、迈克尔加成和关环反应合成了收率为28.5%~35.2%的6个含有喹啉基的三联吡啶衍生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1 H NMR、IR、LCMS和元素分析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晶体学数据表明Ⅲb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Pccn,晶胞参数为a=2.126 0(2)nm,b=0.995 35(12)nm,c=1.884 3(2)nm,α=90°,β=90°,γ=90°,V=3.987 4(9)nm3,Z=1,R=0.063 2,wR=0.156 5.  相似文献   

11.
以1,10-菲咯啉-5,6-二酮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通过质谱、1H N M R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进一步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 21/n,晶胞参数:a=1.1492(5)nm,b=1.2622(6)nm,c=1.2506(5)nm,α=90.00°,β=100.354(12)°,γ=90.00°,V=1.784nm 3,Z=4,D c=1.274m-3,μ=0.082m m-1,最终偏离因子:R=0.0467,w R=0.1386。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氰化亚铜催化下对甲苯基溴化镁与1-苯基-2-对甲苯磺酰基乙炔的碳镁化反应及其进一步与烯丙基溴的偶联反应,得到了(E)-5-苯基-5-对甲苯基-4-对甲苯磺酰基-1,4-戊二烯.产物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其晶体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证.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5.9754(5),b=22.733(2),c=15.3656(3);α=90°,β=92.512°,γ=90°;V=2085.1(3)3,T=293K,Z=4,Dc=1.238g/cm3,μ=0.173mm-1,λ=0.71073,F(000)=824,结构偏离因子R=0.0545,wR=0.1176,共收集到12695个独立衍射点,其中I>2σ(I)的可观测点为4060个.晶体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为E型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种新颖的由π-π堆积形成的链状二价铜配合物[Cu(bipy)2Cl]2Cl2·nH2O(bipy=2,2'-联吡啶),并用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在2K~300K之间测定其磁化率.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P2/ c空间群,a=1.232 8(3)nm,b=1.478 1(3)nm,c=1.431 1(3)nm,α=90°,β=108.51(3)°,γ=90°,V=2.473 0(9) nm3;8K~298K之间标题化合物呈现明显的铁磁性耦合相互作用,在2K~8K范围内却呈现出反铁磁性相互作用的特征.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进一步佐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5,6-二(2-甲氧基苯胺基)-2,3-吡啶二酮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无溶剂条件下,由3-羟基-2(1H)-吡啶酮与2-甲氧基苯胺在NaIO3作用下合成了5,6-二(2-甲氧基苯胺基)-2,3-吡啶二酮,其结构经1HNMR表征.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产物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为:a=1.1655(2)nm,b=0.72080(10)nm,c=2.0326(4)nm,α=90°,β=92.17(3)°,γ=90°,V=1.7063(5)nm3,Z=4,F(000)=736,Mr=351.36,Dc=1.368g/cm3,μ=0.098mm-1,R1=0.0587,wR2=0.1365.  相似文献   

15.
以2-甲基-8-羟基喹啉为原料,经乙酰化、氧化、水解三步制备了2-甲酰基-8-羟基喹啉,然后再与邻氯苯甲酰肼缩合得到了N’-(8-羟基喹啉-2-亚甲基)邻氯苯甲酰肼,通过FTIR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酰肼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酰腙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7.3403,b=8.2419,c=12.7238,α=104.003°,β=97.275°,γ=96.149°,V=733.253,Z=2.最终一致性因子为R1=0.0423,wR2=0.0953.利用微量量热法对N’-(8-羟基喹啉-2-亚甲基)邻氯苯甲酰肼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抑菌浓度为c=0.02376 mg/mL,说明了此化合物有很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三苯基氢氧化锡与2,6-萘二酸反应得到了一个三苯基有机锡羧酸酯.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波谱等测试手段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得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4.350 1(14),b=7.734 6(7),c=17.911 5(17),α=γ=90°,β=93.694 0(10)°,V=1 983.9(3)3,Z=2,Dc=1.530 mg/m3,R1=0.049 6,wR2=0.1 108.  相似文献   

17.
以Keggin型杂多酸钾和杯[4]芳烃四乙酸乙酯(以下简称L)为原料,合成了2个新的主-客体超分子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X-射线衍射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晶体结构中杯[4]芳烃四乙酸乙酯钾配阳离子和多酸阴离子形成的主-客体配合物具有杯-簇-杯型结构,且两者均属三斜晶系,Pī空间群.[L-K2]2[SiW12O40].2CH2Cl2.CHCl3:a=16.0178(10),b=16.3172(10),c=18.1587(11)°A,β=81.7980(10),V=4160.9(4)°A3,Z=1,Dc=2.138 g/cm3,T=187(2)K,最后的R和Rw分别为0.0550和0.1151;[L-K1.5]2[PMo12O40].2CHCl3:a=15.8931(15)A°,b=16.2395(15)A°,c=18.1653(16)A°,β=82.376(2),V=4167.6(7)A°3,Z=1,Dc=1.659 g/cm3,T=187(2)K,最后的R和RW分别为0.1361和0.3014.电化学性质表明,化合物在2.0 mol/L H2SO4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峰电流与扫速呈线性关系,为表面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利用3-烯丙基溴和硫氰酸钾反应的产物异硫氰酸烯丙酯,再与1,2-环己二胺反应合成了1,1′-(1,2-环己基)-3,3′-烯丙基硫脲,并在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中培养出可用于X-射线衍射的单晶.应用1 H NMR,13 CNMR,IR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ca,晶胞参数为a=21.040(4),b=9.6800(19),c=17.260(3),α=90°,β=90°,γ=90°.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反式环己二醇二(吡咯-2-)羧酸酯,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在室温下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处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α=1.8327(18)nm,b=0.8553(9)nm,c=1.0122(10)nm,a=γ=90°,β=106.037(12)°,V=1.525(3)nm^3,Z=4。在晶体结构中,环己烷部分采用了椅式构像,同时标题化舍物是G对称的;整个分子通过N—H…O氢键形成一维柱状结构,在C-H…π弱相互作用的帮助下进一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也进一步表明分子间存在N-H…0氢键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银(Ⅰ)的3,6-二(2-吡啶巯基)哒嗪配合物,{[Ag2(C14H10N4S2)3]n.4.5nH2O.2nNO3-}(1),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分析技术给予表征。配合物1是具有(6,3)拓扑的二维蜂窝网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银(I)中心为三角平面配位几何构型。晶体结构为三角晶系,R-3:空间群,a=15.555(3),b=15.555(3),c=42.587(8),α=β=90°,γ=120°,Z=6,V=892 4(3)3,R1=0.064 5,wR2=0.213 3。二维网状结构沿着c轴准确堆积为具有一维通道的(6,3)拓扑蜂窝层。配合物1的循环伏安测定表明电极反应是准可逆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