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对高师生提出必须具备发展性评价意识与能力的要求。高师生发展性评价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需采用营造适合的氛围、把发展性评价意识与能力纳入高师专业人才培养的范畴并加强指导高师生开展有关实践等策略来解决。  相似文献   

2.
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教学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长期实践表明,此评价方式存在很多弊端,笔者希望通过采用具体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并为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习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过程性评价主要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三种基本形式。文章通过构建系统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和参与意识,引导教师和学生不断反思教与学的过程,以实现综合英语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方法目标和能力目标,并解决综合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医史》课程传统的考查试题均由教师命题,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促进其潜能、个性、自信心和创造性的发展,本文在《中医史》考试形成性总成绩中,设置学生命题考试板块,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入学生参与命题环节,自主考试,教师学生共同评价的教改模式,倡导中医院校学生发展新的学习方式,丰富考试制度的内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研究教师个体的课程意识应该回到教师的教学生活世界,由此才可能发现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的个体化的课程意识。只有对教师这种潜在的课程意识有所认识和关注,才能在新课改的进程中逐步发展出教师“自为性”的课程意识。当前我们应着力于促成教师个人课程权力的实现及课程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师个体课程意识从“自在”向“自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新华 《科技信息》2012,(28):32-33
形成性评价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情况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这种评价形式能激发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意识、丰富学生的学习策略、促使学生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习更有成效。定量数据分析表明,形成性评价能促进学习策略。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开展,应提高教师使用形成性评价的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学习的积极性、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7.
何文聪 《科技信息》2010,(31):244-245
由于教师工作的独立自主性以及教学的职业性倾向,在教师管理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形成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的委托—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教师道德风险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的有效性发挥。加强民主管理,增强教师的主体性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评教和教师互评的教师声誉评价机制的作用,回归教师教学评价本质,是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有效性提高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研究教师个体的课程意识应该回到教师的教学生活世界,由此才可能发现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的个体化的课程意识。只有对教师这种潜在南课程意识有所认识和关注,才能在新课改的进程中逐步发展出教师“自为性”的课程意识。当前我们应着力于促成教师个人课程权力的实现及课程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师个体课程意识从“自在”向“自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指教师为达到职业生涯计划所列出的各种职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活动。具有积极反思意识和优秀反思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可以正确地认识自我,不断地完善自己,进而获得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变以往的课程评价方式,使评价能够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促进作用,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多种评价形式的实施能够最大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个性发展和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教师职前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目标在于既要激活教师专业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又要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和促进教师职业意识的养成。但对“准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评价,正制约着这些目标的达成。根据教师职前教育实施研究性学习中的名著研读、教育专题研究、调研基础教育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实践等学习内容,拟从知识与技能、体验与态度、能力等方面来解析评价内容。教师职前教育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评价在坚持主体性、过程性、发展性、真实性、多元化等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档案袋评价、实作评价、交流与讨论、答辩会等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促进学生能力成长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理念要从重知识教学向重能力培养转变,评价指标要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评价机制要从奖惩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重视"从学看教"以及教师自我评价和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孔慧 《科技信息》2012,(29):317-317
中学数学研究性课题的开发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及科学研究的意识。同时研究性课题的开发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拓宽教师的知识面,锻炼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提出能力。中学数学研究性课题开发应该注意要有数学性、科学性、可行性、趣味性和价值性。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科研素养和能力是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评价地方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当下,地方高校教师存在着科研意识缺乏、科研动力不足、科研机会缺失、科研氛围不浓、科研条件薄弱等现象。学校应该转变观念,培养教师科研意识;增加经费投入,改善科研条件;加强学术交流,营造科研氛围;完善管理机制,增强教师科研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提高主体能力。其课堂程序包括目标呈现———教师演示———师生探讨———学生操作———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评价。在该模式运作时 ,要充分注意师生各自的角色意识 ,教师要采用多种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1):108-112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在校本研修中,教师主体性的发挥至关重要。然而,在某些学校的研修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存在教师主体性意识淡薄,参与研修的自主性、创造性缺失等现象,使研修效果大打折扣。为改变上述状况,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唤起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培养教师的创造性人格;提升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探讨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提出了问题意识评价的思路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从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密切相关的教育技术意识与态度、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育技术能力自我评价、教师地位认同感和教育技术公共课评价等5个方面对某省属高校非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校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和发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9.
程丹 《科技信息》2008,(31):29-29
教师要始终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这要求:教师要有评价意识;评价内容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科学利用评价,深入推进信息技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邓凤瑛 《广东科技》2010,19(6):72-73
结合音乐课教学实践,阐述了教师让学生在音乐课堂展示自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学途径。通过创作性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创造意识,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增强学生求异求新、敢于创造的意识和善于创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当今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时代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