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人口流动差异角度探究其对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并利用全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流动对东部和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起阻碍作用。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东部地区人口流入规模减小,人口流动对城镇化的影响由促进作用变为阻碍作用;中西部地区人口流出持续扩大,但人口流动对城镇化发展的负面影响减弱;民族地区人口流入规模增大,人口流动对城镇化影响由阻碍作用变为促进作用。文章的政策含义是:区域城镇化均衡发展是中国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动力,东部地区依靠人口流入推动其城镇化发展的作用减弱,城镇化建设应更多注重本地区农村居民市民化和城镇化的质量上;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减小人口流出规模有利于提升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持续性;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开放对于提升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武陵民族地区近年来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和问卷分析,在阐述武陵民族地区城镇化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从而为该区域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方向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入手,以内蒙古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为例分析了城镇化中的环保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民族地区城镇化中,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支持,在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区分界定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获取利益相关者的环境诉求,从而合理确定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环境信息披露的模式和内容,从实务的角度提出完善环境信息披露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未来 2 0年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 ,而这必然离不开幅员辽阔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其受到种种原因的限制 ,在全面小康建设中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其中城镇化的滞后在许多方面制约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因此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是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时期我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文章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化发展滞后的甘肃省民族地区应有重点地选择一批集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欠发达民族地区实际的城镇化道路。文章在阐述甘肃省民族地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其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障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加快城镇化进程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广泛而复杂的,而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往往是渐进且不易被人察觉的。随着三峡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了三峡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亡,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严酷现状。如何在三峡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社会科学和民族文化研究领域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呈滞后态势 ;思想观念、资源条件、交通环境、体制与政策等因素制约着广西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加快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在于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建立科学的农村城镇化的资源积聚机制 ,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 ,调整和改革与城镇化过程有关的体制与政策  相似文献   

10.
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区县单元流动人口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探究流动人口迁移距离特征与其城镇化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如下。1)全国各区县平均近程流动比重最大,中程次之,远程最小。各地区流动人口迁移距离特征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以近程流动为主,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内蒙古边境地区以中程流动为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西北地区以远程流动为主。2)近程、中程、远程人口流动对城镇化影响不同,且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近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负相关,高度负相关区域多位于山地丘陵地区和省界地区;中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正相关,高度正相关地区主要位于中国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地区以及东南丘陵地区;远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负相关的区域主要位于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或省界地区,其他地区远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正相关。3)近程流动比重高值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吻合,中程流动比重高–低集聚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存在"中心–外围"结构,远程流动比重高值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空间错位。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已成为山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摆脱贫困任务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以旅游业发展迅速且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尝试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环境5个维度构建旅游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给五个维度下37个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测算出2010年-2018年恩施州旅游城镇化水平评价值,诊断旅游城镇化进程中的限制性因子.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高恩施州旅游城镇化质量的策略及建议,以期为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水平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明显。本文从巴马瑶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带来新型城镇化各方面的明显变化特征研究方面入手,用实证研究方法揭示旅游业与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之间的推动作用关系,以期更理性地探明旅游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经研究发现,旅游业能够促进人口快速集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保护与传承、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城乡融合和保护生态环境。该结论恰好证明了旅游业发展与人口集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城乡融合、生态环境等新型城镇化六大指标息息相关。进而论证了旅游业发展对于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具有极强的内在逻辑关联性,能够极大推动其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神农架林区下谷坪土家族乡,充分利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机遇,创新性地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少部分人急于求成、缺乏建设规划,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缺少配合与协调等问题。为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和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应该加强领导和监管力度,正确把握特色村寨建设的核心目标,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来化解现有困难。  相似文献   

14.
南阳地区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是河南省距离省会郑州最远地区之一,是典型的行政经济边缘区,城镇化水平很低,经济不发达。本文在阐述城镇化及评价标准基础上,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南阳地区城镇化现状和南阳地区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推进南阳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青海藏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及其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失调和调适问题做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农牧民大量进入城镇,给人们带来了城市文明,促使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但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传承主体迁移、生存环境的变迁以及制度的流变,使其选择的形式和内容改变、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遭到破坏,使其从农牧民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逐渐淡出,甚至一些项目面临消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的调适措施,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条件导致了其较低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青藏高原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与成因对推动当地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1990-2020年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对青藏高原范围内县域单元的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导致城镇化格局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整体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率波动较大,区域差异明显,且差异有减小的趋势;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集中在行政中心与高原东部边缘地区,高原中部部分地区存在城镇化率下降的情况;地形因素是影响青藏高原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广西巴马县旅游业的发展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通过实地调研搜集大量的数据,建立一套基于数学模型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验证评价巴马县新型城镇化表现及水平,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选取影响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方法,运用MATLAB统计软件计算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其次,根据收集到的数据,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征求专家对巴马县新型城镇化指标表现进行末级量化.最后,利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值.结果显示巴马县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分为79.14,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处于中后期阶段.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较为客观评价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计算方法科学,结果可信,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国家对百色的发展定位为,打造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百色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新兴铝工业基地,其发展始终离不开土地。因此,在实施工业兴市的战略中,由此产生的工业基地建设,包括矿产基地建设、能源基地建设、交通运输、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等,都涉及到土地流转所产生的问题。协调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对实现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要求,结合兵团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总体布置,提出新疆兵团第八师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八师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转型是一个区域统筹、循序渐进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助于构建城乡一体、区域互动、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结构转变与城镇化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的两个方面,产业结构服务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两者互动模型表明的政策含义是:先发展地区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服务化并以此提高城镇化质量,发展中地区要积极借力区域经济一体化以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