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黏塑性弹流润滑膜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考虑润滑剂黏塑性,研究不同表面速度和不同润滑剂温度时,纯滚动条件下弹流润滑膜的承载能力.在最高表面速度10m/s下,最大载荷产生的最大Hertz压力为4.5GPa.结果表明,在高速或高黏度润滑剂的条件下,润滑剂的黏塑性导致润滑膜的实际承载能力要比经典弹流润滑理论估计值低得多.此时,润滑行为偏离经典的弹流润滑理论,且偏离的程度随速度或润滑剂黏度的降低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蓖麻油硼酸酯水基润滑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蓖麻油、有机醇胺和硼酸合成出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基润滑剂,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并初步探讨了润滑剂的润滑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用NaOH溶液和有机醇胺将蓖麻油充分皂化后与硼酸反应,生成一种水基润滑剂,可以大大提高其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蓖麻油、有机醇胺和硼酸合成出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基润滑剂,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并初步探讨了润滑剂的润滑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用NaOH溶液和有机醇胺将蓖麻油充分皂化后与硼酸反应,生成一种水基润滑剂,可以大大提高其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4.
闭式齿轮传动的润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华  王丹 《江西科学》2002,20(3):167-170
论述了闭式齿轮传动时润滑剂及润滑方式的选择、供油量的确定 ,这些对提高齿轮传动的效率及延长其使用寿命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润滑失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笔者等人近年来在润滑失效方面的研究结果,通过对润滑剂非牛顿性,润滑剂温升和固体表面粗糙度对润滑失效的影响的研究,发现了固-液表面的边界滑移,推导了热本构方程,分析了固体材料粘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1)润滑剂的在固体表面会发生滑移,滑移将不再增加润滑剂的传动摩擦力,而且它将导致润滑膜的承载能力大大降低;(2)润滑剂内部的摩擦热导致的润滑膜的承载能力不会无限增大,当其增加到最大值后,会逐渐降低,从而导致润滑膜的破裂;(3)在实际变形下,表面粗糙和变形的耗时将引起润滑条件下的固体表面磨损。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沟油、二乙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直链的酯类产物,利用单质硫将直链酯类产物部分转变为网状酯类,用石墨进行复配得到钻井液润滑剂RH-B。对润滑剂RH-B的润滑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润滑剂RH-B质量分数为1%时,可显著提高淡水钻井液的润滑性能,其润滑系数降低率达到86.19%;质量分数为2%时可显著提高海水钻井液的润滑性能,其润滑系数降低率达到63.4%;对钻井液的表观黏度和滤失量影响较小;无毒无污染,荧光级别较低。  相似文献   

7.
实验研究了在粉末冶金静电模壁润滑技术中复合润滑剂--50?S蜡 50%石墨,50?S蜡 50%BN(质量分数)的静电荷电与润滑特性.结果表明:BN的加入能改善EBS蜡的荷电性能,而石墨的加入却使其变差;50?S蜡 50%石墨混合粉润滑效果极好,能获得相当高的压坯密度,而50?S蜡 50%BN混合粉的效果却要差得多;模具温度为150℃(超过EBS蜡熔点)时,50?S蜡 50%石墨混合粉润滑效果变差,而50?S蜡 50%BN混合粉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台架试验评价了一种较好的适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蜗轮传动润滑的WL润滑剂,并考察其润滑特性,结果表明,在WL润滑剂润滑下,由于材料本身的自润滑性以及水份的影响和弹性流体动力润滑三者的共同作用,使蜗轮传动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考虑润滑剂剪切强度,计算等温纯滚动弹流膜厚,回归出的中心膜厚公式表示不同工况下弹流润滑偏离经典理论的程序,这种偏离实际代表在严重发热的弹流润滑中,入口区润滑剂切强度或润滑剂/接触表面处最大可承受剪应力下降时,弹流润滑失效润滑膜的厚度。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对空间用长寿命球轴承进行EHD润滑设计时须特别注意的两个问题,即润滑剂的选择和预载的确定,并深入分析了它们对轴承使用性能与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在润滑油中添加石墨烯提高其极压抗磨性能。应用油酸、硬脂酸等对石墨烯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分析改性石墨烯的形貌结构,分光光度计观察改性石墨烯在润滑油中的悬浮稳定性,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加入改性石墨烯的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经表面改性后形貌发生了变化,提高了在润滑油中的悬浮稳定性。润滑油添加质量分数为0.075%的改性石墨烯,耐磨性和承载能力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四球试验机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自行合成的三种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含氮硼酸脂与羧酸脂合成的复合脂的减摩抗磨性能明显优于含氮硼酸酯或羧酸脂的性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水基润滑添加剂。该复合脂作为润滑添加剂应用于水基合成切削液,能使切削液的润滑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油酸修饰铜纳米颗粒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无水乙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水溶液混合体系中使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油酸修饰铜纳米颗粒.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油酸修饰铜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约为20 nm.用FALEX-6型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的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当添加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0.2%时就能明显降低摩擦系数,当添加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0.4%时摩擦系数下降至最低值,但当进一步增加浓度至1.0%时,摩擦系数开始有较大的增加趋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摩擦表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当添加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0.4%时磨斑直径(WSD)为最小值,抗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稀土氟化物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氧基二硫代磷酸(DDP-18)的最佳合成条件:以C18醇及P2S5为原料,在起始温度90℃,反应温度120℃,P2S5用量超出理论用量的10%,反应时间6h时,可以制备出硫磷酸含量接近80%的表面修饰剂二烷氧基二硫代磷酸的固体粉末.采用共沉淀表面修饰法在醇—水体系中制备了双十八烷氧基二硫代磷酸吡啶盐(PyDDP-18)表面修饰的LaF3纳米微粒,并利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手段表征其结构;作为润滑油添加剂,通过四球抗磨实验测试了其润滑性能,结果表明:表面修饰稀土氟化物纳米微粒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以其作为添加剂调制出的润滑油具有较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5.
纳米粒子改善润滑油摩擦磨损性能机理的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君英  龚凡  郭亚平 《应用科技》2004,31(11):51-53
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关于纳米粒子改善润滑油摩擦磨损性能的作用机理方面的报道目前有很多,但存在很大的争议并且还出现相矛盾的结论.本文基于根据纳米粒子具有室温超塑延展性的实验结论,以及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纳米粒子改善润滑油摩擦磨损性能的扩散蠕变机理.  相似文献   

16.
三巯基三嗪衍生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两种三巯基三嗪衍生物WDBA和WDIOA,利用四球摩擦磨损实验对该衍生物添加剂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添加剂能大幅提高基础油的抗磨减摩性能和极压值,是一类性能良好的润滑油添加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钢球表面磨斑的形貌和典型元素分布及化学态.结果表明,在摩擦过程中,添加剂在钢球表面形成了一层润滑膜,从而起到良好的抗磨减摩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考察纳米剂在润滑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应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烃分子纳米剂、氟碳纳米剂和金刚石纳米剂作为润滑油极压抗磨剂的摩擦学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磨痕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烃分子纳米剂具有更好的抗磨损性能,氟碳纳米剂具有更好的抗极压性能;不同的纳米剂在润滑油中的极压抗磨性能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润滑油多功能添加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润滑油多功能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ZDDP+MoDTP)合成工艺,作用机理,并对其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测试。润滑性能模拟评定结果表明该剂极压抗展性能良好,是一种高档润滑油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9.
纳米材料在润滑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润滑纳米粒子添加剂的相关特性、应用效果和抗磨减摩机理,并探讨了纳米材料在润滑技术领域析研究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0.
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够表现出极好的摩擦学性能,在润滑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和润滑性能,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更好的抗磨性能,适合在高载荷、长时间工作状况下使用,在摩擦学领域起到重要作用。介绍了纳米润滑粒子的制备和应用现状,概括了纳米润滑粒子的摩擦学性能和机理,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