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研究了以硫酸铝为原料制备聚合硫酸铝(PAS)的工艺过程,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复合增聚型铁铝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FCS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煤矸石及硫铁矿渣制备出了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硫酸氯化铁铝(PAFCS),研究了PAFCS的红外(IR)光谱结构特征.IR谱分析表明PAFCS是Fe(Ⅲ)十Al(Ⅲ)与羟基(-OH)以双羟桥为主结构连接的较复杂的高聚物.其IR图谱峰形与α-Fe2O3,α-FeOOH及Fe(OH)3等明显不同.比较了PAFCS,PAC,PFS,PACS的光谱特征,表明PAFCS与已知文献报道的絮凝剂PAC,PFS,PACS有类似性,即由3100~3600cm(-1)处的OH伸缩振动及1600~1650cm(-1)H-O-H弯曲振动的畸变,表明有结构羟基存在;在1100cm(-1)附近M-OH-M伸缩振动峰为中等强度峰,证明有铁羟基或铝羟基以及聚合态存在.  相似文献   

3.
用^27AlNMR方法研究了碱化度(B),Al^3+/SO^2-4摩尔比及水中稀释过程对PACS(含SO^2-4的聚合氯化铝)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CS中铝含量大于0.9mol/L时,水中稀释PACS聚合度影响较大,小于0.9mol/L后水中稀释对PACS聚合度影响较小,水中稀释可使聚合大分子向Al13结构转化,这种转化能力的大小取决于PACS中B的高低和Al^3+/SO^2-4摩尔比的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丙烯酸丁酯(BA)、α-甲基苯乙烯(α-MS)和丙烯腈(AN)为单体,在合成PBA/P(α-MS-AN)核-壳结构乳液聚合过程中,乳化剂的性质,用量对聚合反应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性乳化剂MS-1具有较高聚合速度,同时具有较好的乳液稳定性,在聚合后的乳液中加入Op-10,可提高乳胶的化学机械稳定性。此外,通过DSC测定Tg,进一步验证了该结构不同于P(BA-α-MS-AN)的三无  相似文献   

5.
新型阳离子絮凝剂在煤泥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聚季铵盐丙烯酰胺接枝共聚PQAAM对煤泥水的絮凝沉降性能,并与聚合氯化铝PACl,聚合硫酸铝PAS进行比较,证明了该絮凝剂是一种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的新型高效的阳离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6.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SMAA),得率为92%左右。由Kelen-Tudos法求得苯乙烯(St)与甲基丙烯酸(MAA)在80℃进行共聚反应的竞聚率为Tst=0.305,TMAA=0.600。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经FT-IR、DSC、元素分析、化学滴定、GPC等表征,证实了所合成的产物为透明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无规共聚物。研究表明,SMAA的耐热性比PS好得多,其玻  相似文献   

7.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SMAA),得率为92%左右。由Kelen-Tudos法求得苯乙烯(St)与甲基丙烯酸(MAA)在80℃进行共聚反应的竞聚率为γ_(St)=0.305,γ_(MAA)=0.600。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经FT-IR、DSC、元素分析、化学滴定、GPC等表征,证实了所合成的产物为透明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无规共聚物。研究表明,SMAA的耐热性比PS好得多,其玻璃化温度随共聚物中MAA含量增加而增大,活化能为166.3kJ/mol。共聚物的加工性能良好,力学性能比PS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1mol·L-1Al(ClO4)3溶液中,用微分极化电阻测量技术和交流阻抗法研究阴离子SH-和SCN-对溴化丁基三甲基 (BTMPB)对铝的缓蚀作用及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H-和SCN-能显著提高BTMPB对铝的缓蚀效率,两者和BTMPB对铝的缓蚀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在高氯酸铝溶液中BTMPB在铝/溶液界面上的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且为物理吸附,但是当在1mol·L-1高氯酸铝溶液中加入1×10-4mol·L-1的SH-或SCN-时,BTMPB在铝/溶液界面上的吸附为化学吸附,且服从修正的Bockris-Swinkels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9.
红外光谱法研究聚硅氯化铝混凝剂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制备不同碱化度(B)和不同(Si/Al)摩尔比的系列聚硅氯化铝(PASC)作为混凝剂,进行常压干燥(干燥温度105℃)制备固体产品。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碱化度、Si/Al摩尔比对PASC的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SC聚合形态结构取决于碱化度及Si/Al摩尔比的大小,随着B值增大和Si/Al摩尔比的减少,聚硅酸与铝离子及铝的水解络合铝离子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0.
螺旋藻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螺旋藻干粉经乙醇脱脂后用水提取,乙醇沉淀,并经凝胶Sephadex-G柱层析精制,获得4种螺旋藻制多糖SPA-1,SPA-2,SPA-3,SPA-4,研究表明均为均一多糖组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以铬天青S(CAS)-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一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铝多元体系吸光度法测定痕量铝的方法。本方法的最大吸收波长634u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1.57x105L·mol-1cm-1.铝离子浓度在0-2.5ug/25mL范围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加标回收率为97.6%-99.5%.  相似文献   

12.
红外光谱法研究聚硅氯化铝混凝剂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制备不同碱化度(B)和不同(Si/Al)摩尔比的系列聚硅氯化铝(PASC)作为混凝剂,进行常压干燥(干燥温度105℃)制备固体产品.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碱化度、Si/Al摩尔比对PASC的结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SC聚合形态结构取决于碱化度及Si/Al摩尔比的大小,随着B值增大和Si/Al摩尔比的减少,聚硅酸与铝离子及铝的水解络合铝离子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3.
复合型纳滤膜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聚砜基膜上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两种复合型纳滤膜PA01和PA02。在0.3MPa下,PA01膜对MgSO4溶液和FeCl3溶液的脱直 96.0%和78.0%,水通量分别为8.5(L.m^-2.h^-1)和7.9(L.m^-2.h^-1);PA02膜对MgSO4ipwkiyw (2.0g.L^-1)和CaCl溶液(0.5g.L^-1)的脱盐率分别为98.0%和88.8%,水通量分别为1.0(L。m^  相似文献   

14.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聚(苯乙烯—g—丙烯酸丁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线型氯甲基化聚苯乙烯(PS-CH2Cl)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丙烯酸丁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P(S-g-BA)]。PS-CHCl是由PS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合成,PS链上-PhCH2Cl的分布是统计均匀。建立了该接枝共聚物的纯化方法,纯化后接枝共聚物的接枝效率可达96.5%。用GPC跟了大分子引发剂在本体中的引发和接枝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反应速率对单体浓度呈一  相似文献   

15.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cDNA重组在表达质粒pDR720中。在E.coliC600中获得了表达,表达水平为2%。以醋酸锌显色PAGE凝胶回收t-PA表达条带,进行复性处理。复性产物经Benzamidine-Sepharose4B,Lysine-Sepharose4B亲和层析,纯化得到SDS-PAGE银染一条带纯度,比活为4,000mol/s·g的人t-PA。  相似文献   

16.
麦洼牦牛和犏牛乳中上皮粘蛋白PAS—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DS-PAGE分析了麦洼牦牛和犏牛乳中上皮粘蛋白PAS-I,结果凝胶经银染后PAS-I仅显示出一条区带,其分子量与中国荷斯坦牛乳中PAS-I相近。实验还观察到乳中PAS-I的含量及在SDS-PAGE上的迁移率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7.
聚苯乙烯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形态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阴离子聚合、基团转移聚合和大分子反应法联用合成的PS-g-PM-MA共聚物的形态结构是分散的PMMA微粒存在于PS连续相中的两相体系,其形态特征受制样条件和共聚物组分两方面的影响.DTA-TGA和应力一应变实验反映了这种接枝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降低(Tg175℃,Tg240℃),热分解温度提高(Td=550℃,失重<70%)和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不锈钢为电极、高氯酸为掺杂剂、水为溶剂,将苯胺(An)直接聚合成具有较好导电性能(电导率为6.67s·cm-1)和机械性能(抗张强度为0.34N·mm-2,断裂伸长率为12.6%)的聚苯胺(PAn)自支撑膜的电化学方法,并探讨了电化学聚合反应条件对PAn膜性能的影响,同时借助SEM、IR、ESR等手段表征了所得的聚合物膜。  相似文献   

19.
采用SDS-PAGE分析了麦洼牦牛和犏牛乳中上皮粘蛋白PAS-Ⅰ,结果凝胶经银染色后PAS-I仅显示出一条区带,其分子量与中国荷斯坦牛乳中PAS-I相近.实验还观察到乳中PAS-I的含量及在SDS-PAGE上的迁移率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20.
聚苯胺(PAn)具有较高的室温电导率,但难于加工成型.锌盐离聚体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An在锌盐离聚体颗粒表面吸附聚合,可以得到电导率达10.5S·cm(-1),抗拉强度为6.11MPa的新型导电复合物.经TEM研究其表明,证实该复合物为所需合成的PAn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