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进行大模数硬齿面高精度滚剃刀的研制中,将圆弧拟合的方法用于渐开线蜗杆的齿形制造,可以提高滚剃刀渐开线的齿形精度。本文采用圆弧拟合大模数滚剃刀渐开线蜗杆法截面齿形曲线,进行了渐开线蜗杆法截面齿形计算及圆弧拟合误差的分析计算,并采用计算机进行优化计算,将理论造型误差控制在0.7μm以下;通过对滚剃刀渐开线蜗杆的圆磨,使滚剃刀的齿形制造精度在AA级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滚剃刀渐开线的齿形精度。该方法在使用中简单易行,为精度级渐开线蜗杆的制造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圆弧齿轮的接触强度高于渐开线齿轮,但这种齿轮的承载能力受轮齿抗弯强度的限制。因此,提高圆弧齿轮的抗弯强度,是提高它的承载能力的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对研究硬齿面双圆弧齿轮这一课题发生了很大的兴趣。我们经过多年实践证明,这种齿轮十分有利于增加齿轮的承载能力。而为了能研制这种齿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确定它的最佳齿形。本文介绍了作者多年研究的适于硬齿面双圆弧齿轮的齿形——“JD”型齿形。经大量试验研究证明,这种齿形的双圆弧齿轮,不仅具有很高的接触强度,而且还具有很高的抗弯强度。本文介绍了这种齿形的基本参数,并根据弹性理论的基本原则,推导出双圆弧齿轮承载能力计算的普遍公式,最后还对这种齿形承载能力有影响的一些因素作了一定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谐波齿轮传动双圆弧齿形双向共轭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广泛采用的双圆弧齿形单向共轭设计方法存在的刚轮凸圆弧段共轭齿廓不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柔轮和刚轮齿形联合共轭计算的双圆弧齿形双向共轭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预设柔轮凸圆弧参数来进行共轭计算和拟合得到刚轮的双圆弧齿廓;增加了刚轮凸圆弧齿廓反向共轭计算得到柔轮凹圆弧齿廓的计算过程;将柔轮的拟合凹圆弧和预设凸圆弧相结合得到柔轮整体齿形;保证了刚轮凸圆弧段与柔轮两段圆弧均能共轭啮合。双圆弧齿形的啮合侧隙分析与有限元接触分析结果表明:与单向共轭法的设计结果相比,双向共轭法所设计的双圆弧齿形在整个齿廓段都能参与啮合,存在多点啮合现象,具有更大的齿廓接触面积和更小的齿面接触应力,提升了谐波齿轮传动的啮合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深入研究圆弧齿轮滚切成形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圆弧齿轮盘形刀具齿形计算公式,明确了盘形刀具齿形计算的关键是共轭接触条件方程的求解,从而进一步论述了圆弧齿轮盘形刀具共轭条件方程求解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通过刀具与蜗杆的接触线作螺旋运动以获得蜗杆齿面的方法,对各种直纹面蜗杆与直纹面刀具的包络蜗杆的齿形分析给出一些统一计算公式,方法简单。本文还分析了这些蜗杆的齿形特性,可作为蜗杆与滚刀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几种常见蜗杆类型与测量有关的参数计算方法,阐述了测量蜗杆齿形时干涉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计算方法.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渐开线蜗杆,其测量干涉误差值为0;对法向直廓蜗杆和阿基米德蜗杆,其测量干涉误差值随蜗杆螺旋线升角的增大而急剧增加,愈接近蜗杆齿根,干涉误差值愈大.因而提出用坐标测量系统测量精密蜗杆齿形时,应根据实际蜗杆螺旋面参数及探头参数计算不同测量点的干涉误差值,并消除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圆柱节面蜗轮传动的蜗杆通常以齿槽法面或端面基准的刀具切制。其齿形和接触情形有何不同,特别是前者找不到可参考文献,致使设计制造,蜗轮的安装或检查感到困难。为解决“蜗轮的接触”这一问题提供齿形的理论基础,应用“齿轮齿形和接触线的关系”①来解析蜗杆与蜗轮的接触线,由此得到接触线曲面,横断面曲线H,同时接触曲线W和接触区城(F)等一般公式和其图解法这就是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用有限单元法对双圆弧齿轮的轮齿应力分析,并对三种不同齿型进行初步比较,得出轮齿应力分布规律,有助于齿形设计和双圆弧齿轮弯曲强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弹流润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了圆弧圆柱蜗杆传动在不同的蜗杆转角下的中心膜厚和最小膜厚。计算结果表明:蜗杆在啮入端润滑状况较好,容易形成润滑油膜。随着圆弧圆柱蜗杆啮合特性角β的增大,平均膜厚减小,润滑状况变差。  相似文献   

10.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接触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算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融的接触线长度和了解蜗轮齿面接触区域的大小是蜗杆传动强度分析的基础。运用空间啮合原理等知识和数值积分的方法计算了蜗杆副接触线总长度, 接触线总长变动因数的概念,求出了齿面实际接触区域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用三维有限元法对五种齿形的81型双圆弧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进行了计算,分别得到了它们的齿根应力公式。并把这五种齿形的齿根应力公式统一成一个通用公式,从而得出齿形系数(Y_F)随齿数变化的曲线。该公式的计算结果和由电测法得到的结果吻合较好。可以作为81型齿轮弯曲强度计算的基本公式。  相似文献   

12.
分析用于单螺杆式水力机械的圆弧齿形成形原理,阐述求共轭齿形曲线的内滚包络法和齿廓法线法,提出圆弧齿形的定转子断面面积、过流面积的计算方法,用圆弧齿形进行采油用螺杆泵实例设计;同时对该实例进行容积效率预测。结果表明:提出的原始齿形曲线的设计方案和数学方程正确可用,圆弧齿形不仅齿形简单且曲率容易控制,对设计加工制造很有利;三头采油用圆弧齿形螺杆泵在设计压差下容积效率超过97%,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用边界单元法计算摆线-渐开线复合齿形轮齿根弯曲应力,并与标准渐开线齿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复合齿形齿轮比渐开线齿形齿轮具有更高的弯曲强度。同时具有接触强度高,耐磨损,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过盈装配对圆弧齿轮加工的影响,文中建立了圆弧齿轮端面坐标的数学模型.通过圆弧齿形的端面坐标,获得圆弧齿轮螺旋面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齿轮与轴过盈配合所产生的接触应力和接触变形,求解出接触面允许的最大过盈量和最大接触应力.通过齿轮的变形,研究过盈配合对圆弧齿轮加工的影响.通过模拟球头铣刀加工圆弧齿形的过程,分析过盈变形对齿形加工的影响,对今后圆弧齿轮的加工以及过盈量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双圆弧齿轮接触疲劳极限的计算方法。在试验的基础上,得到碳钢调质GB12759-91型双圆弧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σHLim,并推荐了接触强度计算中最小安全系数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6.
以微分几何与空间啮合理论为基础,推导了锥面二次包络圆柱蜗杆幅传动齿面方程和主要啮合性能指标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实例计算得出这种蜗杆幅在砂轮半径(r=60-200)一定的变化范围之内,其接触性能和传动啮合性能变化不大,并且分析了砂轮的半锥角变化对于蜗杆齿形的影响。由此得出加工蜗杆时,对砂轮半径要求比较自由,半锥角要求比较严格。同时把它与阿基米德蜗杆副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采用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双圆弧齿形谐波齿轮传动的运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圆弧齿形谐波齿轮传动进行了运动特性分析,采用近似啮合设计计算公式计算了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的啮合弧长与侧隙,从理论上论证了双圆弧齿形良好的工作性能;并结合实例进一步验证了其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法向圆弧齿轮在有中心距偏差及切深偏差时的啮合。本文指 出,在有上述误差下,瞬时传动比仍保持不变,但接触部位要发生改变。本文 给出了计算接触部位的公式。讨论了中心距偏差和切深偏差相互补偿问题。文 中还讨论了双圆弧齿形保持双啮合线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精修磨圆柱蜗杆的新方法 ,即用高精度的渐开线齿轮形超硬修磨轮对圆柱蜗杆进行双自由度精修磨 .理论分析表明 ,修磨后的蜗杆齿面形状为 ZI蜗杆齿形 ,且在一定条件下 ,也可得到 ZA蜗杆齿形 .该方法也可用于精加工其它齿形的蜗杆 ,且操作简便 ,成本低 ,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自动研制开发的三维弹性力接触问题分析软件3DBEMC,对4种螺旋角参数,4种载荷参数的JB929-67型单圆弧齿接触问题进行了计算,得到16组圆弧齿轮的变形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回归出单圆弧齿轮的啮合刚度公式,还分析了影响圆弧齿轮接触迹间载荷分配的各种误差,推导了单圆弧齿轮接触迹间载荷分配系数K1,为单圆弧齿轮的强度计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载荷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