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ARM芯片S3C2410A和新型的10/100M自适应以太网控制器LAN91C111,讨论了如何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上移植TCP/IP协议栈LwIP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7结构微处理器和μC/OS-Ⅱ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网络通讯的实现方法.介绍了如何在ARM7结构微处理器LPC2214上移植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重点讨论了网络接口的硬件设计及其驱动程序的建立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入小型TCP/IP协议栈1wIP,实现了嵌入式设备的网络通讯功能.  相似文献   

3.
嵌入式系统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受空间和运行速度的限制,传统的TCP/IP协议栈无法移植到部分的嵌入式系统中。介绍并分析轻量级TCP/IP协议栈LwIP-(Light weight Internet Protocol)在ARM7中的移植方法,并针对嵌入式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对协议的实时性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4.
TCP/IP协议栈在嵌入式系统中的移植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  高强  张芳 《科技资讯》2008,(12):93-93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ARM的嵌入式以太网系统设计方案及实现过程。采用以ARM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平台,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内核uCOS-Ⅱ实现嵌入式操作系统在该平台上的移植,在此软件平台上的TCP/IP协议栈移植完成网络通信功能。本文重点详细地介绍了LwIP的移植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采用32位微控制器ARM7为核心的,以μC/OSⅡ为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平台,通过移植基于μC/OSⅡ系统的TCP/IP协议,实现CDMA/1x无线网络的远程数据传输方案。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工作现场的各种传感器、监控装置通过此嵌入式系统平台并借助于CDMA/1x网络和Internet建立起与上位机间的TCP/IP链接,实现了远程数据的实时采集与控制。ARM7微处理器既控制传感器数据采集、筛选,还作为通信控制器与无线Modem间进行数据传输和格式转换。详细分析了基于ARM7技术的远程终端硬件设计原理并介绍软件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6.
协议转换网关是工业以太网的核心,它把以太网和现场总线连接起来,实现了工业设备的网络化。在此,设计了TCP/IP-CAN协议转换的总体方案;介绍了μC/OS-II的移植;以TCP/IP和CAN协议为基础,构建了TCP/IP-CAN协议栈;详细描述了协议转换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通过将RFID技术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制造中,研究设计了一种嵌入式RFID网络控制器.实现生产过程中的物件供应链管理与自动控制网络的信息集成与控制,本文重点论述了采用高性能ARM9微处理器S3C2410X的核心控制部件,在ARM9中移植嵌入式Mizi-linux操作系统,使用Qt/Embedded设计嵌入式人机交互界面并实现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功能.  相似文献   

8.
协议转换网关是工业以太网的核心,它把以太网和现场总线连接起来,实现了工业设备的网络化.在此,设计了TCP/IP-CAN协议转换的总体方案;介绍了μC/OS-Ⅱ的移植;以TCP/IP和CAN协议为基础,构建了TCP/IP-CAN协议栈;详细描述了协议转换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程琴  胡志强  陈凤腾 《科技信息》2010,(23):I0010-I0011
远程监控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监控技术的结合,采用TCP/IP协议的以太网通信技术具有很强的互联、互通性,因此,TCP/IP协议在工业现场控制领域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先进的ARM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在嵌入式RTOS平台上实现了嵌入式TCP/IP协议。该协议简单灵活,实时性强,克服了使用单片机实现嵌入式TCP/IP作为接口电路时系统可靠性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张大鹏 《科技信息》2009,(34):195-195,197
EI(Embedded Internett)是指把TCP/IP协议作为一种嵌入式应用,从而实现接入Internet功能的技术。本文的工作即在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II上编写了嵌入式TCP/IP协议栈,实现了TCP/IP协议簇的基本协议ARP、IP、ICMP和TCP。最后,在Linux平台下,用一个模拟的网络环境对实现的各个协议的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证明在μC/OS-II操作系统上已经可以实现基本的TCP/IP协议,通过了网络通讯测试,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在 p SOS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内核上如何实现 TCP/ IP功能模块 ,按照 TCP/ IP协议的层次结构 ,采用标准 C语言以多进程方式对 TCP/ IP协议分层实现。IP是 TCP/ IP协议软件设计的中心环节。队列和缓冲区的管理以及进程间通信是提高协议软件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基于μC/OS-II操作系统的ARM在以太网方面的应用。在ARM上建立基于TCP协议的远程Web服务器和基于UDP协议的远程智能控制,硬件以ARM7微处理器LPC2214和早期计算机网卡芯片RTL8019AS为核心;软件基于μC/OS-II操作系统,并且移植了TCP/IP协议栈。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结构、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及调试的过程和结果。对LPC2214 ARM、RTL8019AS、SST39VF160、IS61LV25616AL、74LV245的主要特性和引脚功能以及内部结构作了简单的说明。对该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作了相应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在已广泛使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不能支持以太网通信的缺陷,尝试将μC/OS-Ⅱ和μIP TCP/IP协议栈相结合,并通过μC/OS-Ⅱ实现对μIP TCP/IP协议栈各个任务的调度,解决了采用“线性”设计的μIP 0.9难以满足工业现场设备实时性要求的不足.实验表明,将μC/OS-Ⅱ和μIP结合后的软件模块移植到一个嵌入式的数据采集系统后,实现了系统的以太网通信,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扩展性并且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4.
温小琴  邹琴  钟娟 《科技信息》2007,2(11):64-64,62
本文首先分析了μC/OS-Ⅱ内核和普通的TCP/IP协议;然后根据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和μC/OS-Ⅱ操作系统的特征,对TCP/IP协议进行约简;最后提出基于μC/OS-Ⅱ的TCP/IP模块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嵌入式TCP/IP协议栈进行了分析,接着详细剖析了嵌入式TCP/IP协议栈移植到MSP430F149芯片的过程,最后提出了嵌入式TCP/IP系统的整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ARM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μc/os—Ⅱ在系统上的移植方法,分析了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开放源代码TCP/IP协议栈LWIP的移植方法,为嵌入式系统与Internet网络互联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对基于 TCP/IP 协议栈的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做了概要的介绍.设计中以32位 RISC 处理器为核心的 ARM 嵌入式开发板实现整个监控系统的控制管理,开发板中嵌有嵌入式 Web 服务器,通过 RJ 接口接入以太网.由于嵌入式设备资源有限,接入网络时所使用的 TCP/IP 协议和普通 PC 机的不同,故设计中针对于 ARM嵌入式设备上网时所使用的 TCP/IP 协议栈进行编写,最后对该监控系统的不足做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ARM7和TCP/IP协议相关理论基础,设计了S3C44B0X芯片及CS8900的硬件电路,并设计了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的软件实现,最终实现了客户端基本的TFTP功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将RFID技术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制造中,研究设计了一种嵌入式RFID网络控制器。实现生产过程中的物件供应链管理与自动控制网络的信息集成与控制,本文重点论述了采用高性能ARM9微处理器S3C2410X的核心控制部件,在ARM9中移植嵌入式Mizi—linux操作系统,使用Qt/Embedded设计嵌入式人机交互界面并实现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功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远程数据的无线传输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ARM9的GPRS远程数据传输方案.以S3C2440为核心移植LINUX操作系统,扩展内置TCP/IP协议的GPRS模块,采用GPRS网络和Internet为数据传输通道,实现数据从网关节点到监控中心的远距离无线传输;并给出了网关节点和服务器的硬件组成结构和软件实现流程.重点分析了数据无线传输过程,并对比两种无线传输协议TCP/UDP的可靠性.通过实验表明,采取在TCP传输协议下实现GPRS模块与拥有固定IP地址的PC之间无线数据传输的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适用于远程数据的无线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