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犁盆地主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区,蒙其古尔矿床是几年来发现的大型铀矿床,具有矿体集中产出、规模大、单位面积铀含量高等特点。详细研究该矿床矿体中铀的赋存状态,对查明该矿床成因和后期地浸开采有重要的作用。西山窑组下段是该矿床主要赋矿层位,具有单矿体连续性好,单层矿体稳定且厚度大等特征。研究通过镜下岩石鉴定、α蚀刻径迹、电子探针等手段,对西山窑组下段含矿砂岩开展系统的研究,分析铀的赋存位置及其与成矿岩石矿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铀矿主要赋存于碎屑颗粒边缘、裂隙中,与填隙物、黄铁矿和炭屑密切共生。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见少量铀石,矿物赋存在颗粒的边缘,具明显后期吸附沉积的特征,且岩石结构疏松,对地浸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2.
塔然高勒铀矿床是东胜铀矿田内新发现的大型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该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系统采取了矿床内钻孔岩芯样品21件,通过等离子质谱、荧光光谱、电镜扫描等分析方法,对矿体上部的绿色砂岩、矿体下部的灰色砂岩和含矿的灰色砂岩开展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铀矿物与黄铁矿、粘土矿物等共生组合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床内铀矿物主要为铀石;黏土矿物与成矿关系密切,在铀成矿过程中可吸附铀元素,使铀富集成矿;钇元素可以作为塔然高勒铀矿床内铀矿化的指示元素,钼元素可以作为铀矿化的参照元素;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铀矿石中,与铀共生。本研究成果对铀矿床的下一步勘查和铀矿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及地质调查,深入了解相山矿田含矿断裂构造特征,选取成矿差异较大的邹家山和云际铀矿床的含矿断裂构造进行研究探讨,运用电子探针技术发现邹家山主要铀矿物为:沥青铀矿、钛铀矿、钍铀石、铀石;云际矿床铀矿物主要为:钛铀矿、铀石。对两个铀矿床同种主要铀矿物微区进行化学分析及对比,发现除U含量有起伏外,Ca、Fe、Zr的含量,邹家山矿床均低于云际矿床;受邹石断裂控制的铀矿床铀矿物中U与Zr含量成负相关,而受火山颈东部北东向断裂控制的铀矿床则相反。  相似文献   

4.
蒙其古尔铀矿床是伊犁盆地南缘铀资源量最大的砂岩型铀矿床,关于该矿床的成因机理,也一直是铀矿地质学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对该矿床含矿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黏土矿物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黄铁矿硫同位素的分析测试,认为在铀成矿过程中有还原物质的参与,而且该还原物质与生物作用有一定关系。生物作用参与成矿可能是蒙其古尔铀矿床矿体品位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新生代盆地由于其特定的沉积特征,产出大量的砂岩型铀矿床,赋矿载体多为中细砂岩.为了查明砂岩型铀矿中铀矿物类型以及赋存状态,通过电子探针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铀矿物类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根据测试结果显示铀矿物类型主要有铀石、水硅铀矿、沥青铀矿、钛铀矿、菱钙铀矿和铀钍矿,以及铀的碳酸盐,主要与石英、长石、黄铁矿等共生,以及粘土矿物和有机质的吸附形式赋存于砂岩中,铀矿物的沉淀、富集与砂岩地层中pH值和Eh值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产于辽宁省连山关花岗岩型铀矿床深部的绿泥石进行蚀变特征、化学组成、形成环境研究,并初步探讨该矿床中的绿泥石的形成环境与铀矿化关系。指出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242.54~286.89℃。与铀矿物共生的绿泥石主要是铁镁绿泥石、蠕绿泥石。含矿溶液沉淀时是一个还原环境,绿泥石不仅活化了花岗岩中的铀,同时还为铀矿化提供了良好的沉淀环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青龙铀矿田铀矿物特征,通过岩矿测试、放射性照相、X射线粉晶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方法,对矿田中铀矿石的铀存在形式、结构构造、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铀以吸附、单矿物、铀酰络合物形式存在,形态有超显微粒状、显微粒状、似细脉状三种。沥青铀矿富集Th、TREE等,而其他化学成分如H_2O、SiO_2、Pb等的含量,因不同矿床而差异明显。铀矿石中沥青铀矿为主要铀矿物,其成分单一,铀含量均较高,但433矿床和434矿床中沥青铀矿Pb含量相差很大,反映了该矿田存在多物源、多成矿作用。本研究成果为铀矿选冶及铀成矿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南方最重要的砂岩型铀成矿区带——滇西腾冲地块新生代盆地群,目前正在实施的新一轮调查已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在龙川江盆地南部钻探发现新的工业矿体,为成矿机制研究和探索勘查方向提供了宝贵素材。鉴于滇西成矿带特殊的"构造-赋铀岩相-成矿驱动"特征,开展矿体铀赋存状态研究,对于追溯铀源区、重建叠加成矿过程、建立找矿标志和矿床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报道鲜见。本文利用ICP-MS、电子探针定量分析和高分辨扫描电镜等手段,对龙川江盆地南部团田地区最新钻获的矿体岩心开展铀赋存状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铀矿物以铀石为主,存在铀钍石、独居石等含铀矿物。铀矿物主要以微细粒侵染状赋存于填隙物处、吸附于碎屑矿物表面,少数以铀石微粒集合体形式赋存于蚀变黑云母、石英等矿物颗粒的裂隙中。面扫描影像显示出矿化段铀元素与钍、稀土元素钇具有正相关的分布特征,指示龙川江盆地团田地区砂岩型铀矿体物源区岩石Th、稀土元素Y含量可能具有较高本底值,对于追索物源区具有一定指示意义。龙川江盆地铀源供给存在多源性、多期性可能。  相似文献   

9.
光石沟铀矿床晶质铀矿电子探针化学定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铀成矿年龄是铀矿床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准确有效的测定铀矿床的成矿年龄一直是铀矿地质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应用电子探针化学定年方法对陕西丹凤光石沟伟晶岩型铀矿床中晶质铀矿进行了微区定年工作,光石沟铀矿床中晶质铀矿的微区特征及成分信息显示,晶质铀矿形成后一直处在封闭体系之中,后期没有经历热液流体的蚀变改造。本次获得两颗晶质铀矿的成矿年龄分别为(407.6±8)Ma和(416.9±10)Ma,与该矿床的U-Pb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的晶质铀矿年龄一致。  相似文献   

10.
深冲矿区位于苗儿山铀矿富集区,是花岗岩型铀矿产地.本文从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围岩蚀变、包裹体特征、铅同位素组成、氢氧同位素组成等入手,系统阐明深冲矿区铀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类型为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源混合特点,是低温低盐度岩浆热液成因铀矿床.  相似文献   

11.
某铀矿山独立矿区Ⅲ~#矿体采矿方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铀矿山现采区铀资源的开发已接近尾声,开采该矿山独立矿区的III#铀矿体已是当务之急.本文根据该矿体的赋存条件,采用经验类比法,对适合于开采该矿体的低成本、高效率的采矿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矿石薄片鉴定、矿物参数自动分析系统检测、电子探针分析对光石沟铀矿床铀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石沟铀矿床铀矿物主要为晶质铀矿,铀石、钍石、钍铀矿、含铀独居石含量很低。晶质铀矿主要呈稀疏浸染状分布在脉石矿物粒间,与钾长石连生密切,其次与黑云母连生,常见锆石和石英包体。铀石主要与方解石、黄铁矿(白铁矿)连生,组成细小环边断续分布于部分晶质铀矿周边。钍铀矿、钍石呈包裹体赋存于独居石中,独居石呈星散状分布于脉石矿物中。根据铀矿物的赋存状态,光石沟铀矿床成矿期可划分为岩浆期和热液期两个成矿期次,其中岩浆期的矿物组合为晶质铀矿、钾长石和黑云母,热液期的矿物组合为铀石、方解石和黄铁矿(白铁矿)。  相似文献   

13.
221铀矿床位于黄沙铀矿区中部,其深部及外围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系统采集矿床坑道内矿石及围岩样品,对矿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矿石与围岩中微量元素的分类明显不同,相关性上也有较大差异。与该矿床铀迁移、富集密切相关的元素有Sc、Ni、Y、Nb、Sr、Cs、Pb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特征显示铀成矿物质来源具有上、下地壳混合的特点,成矿流体具有幔源性质。  相似文献   

14.
邬郁盆地是西藏自治区最新发现的产铀盆地,深入研究该铀矿的可地浸条件对指明本区后期的找矿类型方向等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阐述邬郁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和砂岩型铀矿特征的基础上,对矿体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与砂岩型铀矿床地浸评价参数进行对比研究,认为该地区砂岩型铀矿的可地浸条件较差。研究区东部嘎扎村组中段砂体基本不具备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条件;研究区中西部宗当村组下段砂体具备一定的可地浸条件,但还需要后期工作进行验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稀土矿早已被中国列为限制性开采矿产,随着高新产业的迅速崛起引起了稀土资源供给短缺,解决短缺问题迫在眉睫。在相山铀矿田早就发现了重稀土与铀呈正相关的现象,但未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根据前人研究以邹家山铀矿床和横涧铀矿床为例介绍相山铀矿田重稀土元素特征,探讨富集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探究地球化学特征与铀矿化的关系,以松辽盆地南部DL铀矿床为研究对象,对姚家组下段各亚带砂体地化环境和微量铀钍系统取样,分析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及铀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当岩体Fe3+/Fe2+值为1.0~1.5和C有机含量为0.15%~0.25%时发现铀相对富集,且氧化带对矿体控制明显,整体表现为第一亚层底部氧化带铀迁出率较高,Ⅰ号矿体靠近底部氧化带上翼发育,而Ⅱ号矿体则靠近第二亚层顶部氧化带下翼发育。说明Ⅲ号矿体形成于同生沉积预富集作用,而Ⅰ、Ⅱ号矿体为流体混合改造作用叠加成矿。  相似文献   

17.
粤西新兴地区区域上处于钦杭成矿带的南东端,是铀多金属矿成矿的有利靶区。新兴岩体内部以往揭露有硅化带型、蚀变碎裂岩型铀矿化,最近几年在新兴岩体南部标高150 m处揭露有"交点"型铀矿化,即硅化带与辉绿岩相交复合部位赋存铀矿化,该类型矿化铀品位较富,分布集中,且矿体严格受相交构造联合控制,特别是热液脉岩与基性岩脉交汇区成矿特点突出,新兴地区"交点"型铀矿化的新发现,拓宽了该地区铀矿找矿的认识,为本地区下一步铀矿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商丹地区光石沟—陈家庄伟晶岩型铀矿区位于我国秦祁昆成矿域祁连—秦岭成矿省北秦岭成矿带内,是我国目前伟晶岩型铀矿地质工作程度较高、成果最显著的地区。在2010—2012年全国铀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将该区铀矿床划分为岩浆岩型伟晶岩类铀矿床的基础上,依据矿床产出的地质特征将该区的铀矿床进一步划分为岩浆岩型伟晶岩类岩体内接触带型铀矿床、岩体外接触带型铀矿床两类矿床类型,其中岩浆岩型伟晶岩类岩体外接触带型铀矿床以陕西省商南县光石沟铀矿床为代表,最显著特征是矿化脉岩及矿体分布于岩体外接触带地层中,矿化脉岩及矿体规模大、连续性较好。岩浆岩型伟晶岩类岩体内接触带型铀矿床以陕西省丹凤县陈家庄铀矿床为代表,最显著特征是矿化脉岩及矿体分布于岩体内接触带,矿化脉岩及矿体规模小、连续性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黑山南坡铀矿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的分析,表明黑山南坡铀矿的形成与富铀金水口岩群和印支期酸性侵入岩关系密切,加之构造、热液活动,为岩体和金水口岩群中的铀元素活化、运移、富集成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粤东地区麻布岗盆地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矿体产状、含矿主岩、铀矿层内部结构、矿石的矿物成分、铀的存在形式、铀的分布状态及含矿主岩化学组分与铀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铀矿化特征,结合盆地演化、沉积相与成矿作用研究,提出了麻布岗盆地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三阶段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