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为研究区域信息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搜集安徽省16地市的信息化和经济发展相关数据,采用相关关系图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了安徽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与信息化发展成高度线性正相关,也即区域信息化程度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并对安徽省的信息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郑凯 《当代地方科技》2011,(20):123-123
以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为视角,通过分析我国信息化的初始发展环境、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的发展成效和我国信息发展的基本经验,结合国际信息化发展趋势,讨论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我国信息化基本现状加以梳理,以期对认识和促进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裨益。  相似文献   

3.
1.信息化的理解信息化是指用信息产业来推动和发展社会经济。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业和信息服务业两大部分。信息技术又分制造业和软件业。信息化不同于工业化在于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来大幅度提高生产率,而工业化则是利用机械、电来推动生产发展。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达水平的重要指标。世界银行分析指出,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例是区分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标志;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占国民总产值60-70%;新兴国家信息产业占国民总产值则一40?;发展中国家信息产业占国民总产值10-15o6国家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之间…  相似文献   

4.
“2011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出席并致辞。本届年会以“新市场、新应用、新模式”为主题,汇聚政府官员、专家、企业家和数百家业内代表,共同研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与机会,探讨“十二五”开局之后中国信息产业和业内企业的机遇与挑战。苏波表示,当前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综合信息网络向宽带、融合、泛在的方向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在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研究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量化信息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将数据挖掘技术用于信息产业测度中。设计了基于自组织数据挖掘的信息产业综合水平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信息产业进行测度,分析了影响信息产业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信息产业测度中的主观性,弥补了单一方法对信息产业测度的不足;增加了测度结果的准确度和科学性,适合输入输出关系较复杂的经济问题(非线性问题)的评价。   相似文献   

6.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世界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作为中部地区发展中的安徽,要加快经济发展,加速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就必须从大力推进信息化入手,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工业化的总体质量,在互动和加速更新换代的过程中、在信息化氛围下跨越式推进工业化进程,加速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7.
利用我国投入产出表和信息化指标测度方法,对我国信息产业进行了信息产业关联度以及信息发展水平分析,揭示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信息产业关联性的特点,提出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福建省在改革开放的十几年中 ,尽管信息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但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其他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加快发展信息产业 ,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已成为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为此 ,选择适合福建地区的现状 ,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的信息产业发展对策已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吴克 《天津科技》2003,30(5):42-43
论述了新经济与信息产业的关系,信息产业对新经济的拉动作用,指出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由国民经济信息化拉动,认为在信息经济中,合作比竞争更重要,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创新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0.
当前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后的重要指标。福建省在改革开放的十几年中,尽管信息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其他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已成为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为此,选择适合福建地区的现状,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的信息产业发展对策已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城市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四川省12个地级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各城市产业结构的相对优势和劣势,以及现有产业结构对各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各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经济增长、产业集群、工业化进程、对外贸易、产业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角度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区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郭海燕  游菲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0,26(2):185-187,192
选取1997年和2002年广西和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根据带动度和带动度系数的定义,运用Excel矩阵运算方法,计算出1997年和2002年广西各行业经济部门的带动度系数,并选取带动度系数大于1的经济部门,从范围经济性和关联经济性分析信息产业及相关行业对广西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研究表明,广西信息产业的范围经济性和关联经济性为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倍增作用,以及产生了对经济增长的倍乘效应;但是带动作用不大,表现并不突出,与全国水平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表现在对国民经济及其他部门发展的影响度和带动作用上。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条件出发,详细推演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趋同假说的理论模型.使用以理论模型为基础构建的回归方程考察了云南城乡经济增长的绝对趋同、条件趋同情况.数据显示城乡经济增长差异依然严重,市场化、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交通信息发展有助于城乡经济增长的差异的缩小,突出大城市建设的城市化政策加大了城乡经济增长差异.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信息技术产业对推动地区工业增长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实证分析了信息技术企业各类研发投入及强度对其产出绩效影响,并考查了其研发活动对其产业发展与地区工业增长之间的联动效应.结果表明:(1)地区信息技术企业和机构研发总投入的增加,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绩效增长有明显正向效应,但却和地区工业增长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2)单纯提高地区信息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产业本身的收入及利润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但却有力地推动了地区工业增长.中国信息技术企业的自主研发存在明显的"自利性"倾向,侧重关注自身绩效增长为导向的研发活动,并没有发挥出其产业发展与地区工业增长的正向联动效应.为此,信息技术企业应结合地区工业发展水准合理安排研发,注重地区间的研发合作及成果共享,并着力于提升服务制造业的能力,进而充分发挥与工业增长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西藏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势模型,对1990-2007年间西藏物流产业发展和区域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物流产业和西藏GDP之间有着长效的助推关系,西藏物流能力M随时间t变化以两次多项式形式增长,但西藏GDP与物流能力M只呈一次多项式关系。因此,区域物流效力与GDP之间存在着双向动因关系,西藏物流产业对区域GDP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东部地区10省市2001—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通过构建产业计量经济模型,对东部省市体育用品制造业指标进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并利用FMOLS(完全最小二乘估计)度量了东部地区各省市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弹性.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用品制造业工业销售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除河北以外其余9省市的体育用品工业销售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体育用品制造业从业人数与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具有同一性,仅福建、广东、辽宁、天津4省市体育用品从业人数对地区经济增长显示出积极作用;社会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0省市的组间均值在1%的置信水平上都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1-2010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研究产业集聚、环境污染、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聚程度、环境污染强度、非农产业比重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但是,在不同地区这些影响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与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依据我国1997年(124部门)、2002年(122部门)和2007年(135部门)的投入产出基本表,先比较分析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总产出增长趋势,再分析信息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产业关联关系,并通过乘数效应分析了各产业、各主要行业以及信息产业内部的感应度和带动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计算机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与国外的发展趋势相似;政府应该继续制定积极的信息产业发展政策,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内河航运发展与沿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关系,以苏北运河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度计算模型和协整检验方法,对苏北运河与沿河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和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通过因果分析,进一步探究两者互动关系的影响方向,再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深入剖析内河航运对沿河区域经济当前和未来的相互影响程度,最后选取沿河某产业园区分析实际互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苏北运河与沿河区域经济增长、第二产业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苏北运河沿河区域第二产业对运河航运发展的支撑作用最大。内河航运满足了沿河产业发展货物运输需求,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能够实现与沿河区域经济和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模式。本研究有利于释放沿运河区域经济发展潜力,为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及沿河区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