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机构组成原理,建立了基本杆组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设计连杆机构的算法,实现了机构的虚拟"组装"、可视化动态仿真与运动分析.通过压床机构设计与运动分析仿真实例,证明这种方法便于连杆机构的方案设计与修改,有利于参数化设计与控制,为研究设计平面连杆机构提供了一种直观、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小杆长差实现间歇运动的连杆机构综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利用连杆机构的微小杆长差实现间歇运动的方法 ,提出了一类新型结构的间歇运动机构型式 .针对几种机构研制了可视化分析与设计软件 ,分析了一些机构结构参数对停歇运动特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 :采用所提出的机构综合方法和软件 ,可使间歇运动连杆机构的设计变得简明实用 .  相似文献   

3.
张莉 《科技信息》2013,(16):139-139
本文针对平面连杆机构设计比较复杂和抽象,研究开发了一种平面连杆机构设计及分析平台,建立连杆机构的选择模块、参数化设计模块和运动仿真模块,该平台操作性强,简单易行,可以满足不同的教学实验需要。  相似文献   

4.
齿轮连杆机构力分析与运动仿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使用广义型转化法对齿轮连杆机构力分析与运动仿真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完善后的齿轮连杆机构型转化单元力分析模型。以VC++6.0为工具,开发了一套齿轮连杆机构二维造型及运动副定义图形系统,编制了通用程序,实现了含有P副、复铰及高副的齿轮连杆机构从结构分解、运动分析到力分析自动求妥及可视化仿真。  相似文献   

5.
运用复数矢量法对于单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进行了软件模拟和分析。软件建立了机构的位移方程组,利用数值方法求解机构分析中的非线性位移方程组,并利用差分法对于速度和加速度进行了进一步运算,基于VC++6.0编写的软件,实现了图形化的设计运行效果和方便的用户交互,可以用作教学演示或者用于简单的机构运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复杂平面连杆机构型转化法运动分析及其通用程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型转化理论为依据,给出了含P副平面连杆机构型转化单元运动分析的数学模型及机构运动分析的算法。开发了一个通用程序KAPM(KinematicAnalysisofPlanarMachanisms),实现了含P副及复铰的平面连杆机构从结构分解到运动分析全过程的自动求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优化法确定平面连杆机构的初始位置.当该法与迭代法结合使用时,可为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提供一个十分有效而又简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确定连杆机构运动误差的矩阵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机构几何约束方程出发,提出了确定由结构参数公差和运动副内间隙引起的连杆机构运动误差的一个解法,建立了连杆机构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和加速度误差的矩阵方程。这种解法能适用于复杂平面或空间连杆机构的误差分析,避开了现有输入输出位移关系或用线性方程组求解误差灵敏度系数的困难,且便于利用标准程序进行电算。最后,本文给出了二个例题来说明上逆方法的有效性,一个是复杂平面连杆机构,另一个是空间RCCC连杆机构。  相似文献   

9.
以VB编程语言为工具,在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机构的数学模型,编写出VB程序代码解答该机构的重要参数,并实现了从动件的角位移图、角速度图、角加速度图分析以及机构的运动仿真.  相似文献   

10.
从平面连杆机构的闭环矢量方程出发,介绍了求解平面连杆机构位置问题的牛顿迭代法.通过对典型平面连杆机构的分析,说明其在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并给出相应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还介绍了机构运动分析中迭代初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对模态参数灵敏度和结构动力修改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需要,采用FOR-TRAN语言开发了结构动力修改程序,该程序采用模态法和统一迭代法进行模态参数灵敏度计算,同时,采用二次规划算法和遗传算法进行动力修改逆问题求解。目前该程序可完成复杂结构模态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及动力修改,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种带有标签的Java程序描述(JavaSDG),给出JavaSDG中的过程依赖图(PDG)的形式化定义,然后分析Java程序方法调用引起的参数之间的依赖关系。并比较基于SDG和基于JavaSDG两种程序分析方法的异同,基于JavaSDG的Java程序分析方法构造的PDG具有结点少、可以重用、可以并发构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设计中存在的公差与实际制造中的误差经常引起运动机构的实际性能发生波动甚至发生变异的问题,通过构建设计目标机构的目标函数鲁棒性和约束函数鲁棒性,将鲁棒优化设计方法应用到运动机构的设计中。通过对四杆机构的摆杆、机架尺寸发生波动时的运动响应进行鲁棒优化计算,与传统设计方法得到的优化解相对比,鲁棒优化设计解能够使设计的运动结构具有更加稳定的性能。算例表明,鲁棒优化设计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参数波动对运动机构性能的影响,是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巷道掘进设计中,巷道坐标参数表的绘制是耗时较大的环节.传统人工绘制巷道坐标参数表的方法计算和量取的工作量大,而且准确度难以得到保证.从分析巷道坐标参数的传统计算方法入手,针对其中线长、Z坐标计算和方位角量取等繁琐的环节,提出了Auto CAD环境下的自动计算方法.基于以上实现方法,并充分考虑到操作的便捷性,在Auto CAD VBA二次开发平台上编制了FME程序.经过多座矿山的实际应用表明,该程序能够快速、准确地生成巷道坐标参数表,极大地提高掘进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磁流体发电通道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磁流体发电通道一维程序进行分析计算,在燃烧室热力状态确定的情况下,讨论了发电通道入口参数的选择,合理选择了通道入口参数.经过计算分析选用等马赫数来设计发电通道的结构,计算出通道的型线,采用分段逼近的方法拟合出分段法拉第直线型通道,取得20 8%的焓取出率.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31 fabric property parameters tested by FAST test system and other test instruments, the principal factors of fabric style are obtained through the principal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ach parameter and principal factor,the selected positive or negative coefficient,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model of fabric style bas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ercentage of variance. And wool fabrics have been taken for example to show how to use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model for fabric design.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传统基于经验和类比的设计方法不能设计出截面形状优化的装载机铲斗,不能定量分析铲斗形状变化对装载质量和掘起力的影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铲斗设计方法.通过灵敏度分析建立铲斗回转半径与铲斗斗容、装载机掘起力之间变化曲线,根据灵敏度曲线定量分析铲斗回转半径对铲斗斗容和装载机掘起力的影响程度.提出在满足铲斗斗容设计允许误差的前提下选取装载机掘起力最大的点来确定对应的铲斗截面几何形状参数,并以某型号装载机铲斗设计为例进行了验证.该方法能定量分析铲斗截面几何形状参数对铲斗装载性能的影响,可以支持铲斗快速变型设计.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顶向下的设计理念,提出一种结构框架模型的概念,通过EXCEL表进行框架模型全尺寸驱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三维数模的生成;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引入基于参数策略的改进粒子群算法,编写有限元分析程序,实现先进算法理论与工程优化问题的联合求解,完成整机关键部件的参数化工程分析;最后对相关程序高度集成,完成专家系统的平台搭建.用户通过交互界面输入设计参数,即可得到三维参数化数模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从而指导实际设计.斗轮堆取料机轮体算例应用表明,该平台对于大型特种装备的产品系列化开发,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开发出新的离心式叶片泵的优秀水力模型,在一元和三元流动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叶轮设计中各种参数计算的经验公式;利用Visual C 平台编制了叶轮参数化计算软件,实现了叶轮的参数化设计计算,大大提高了叶轮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在Visual C 平台上编制了基于PRO/E的三维参数化设计软件,利用程序语句对三维叶轮模型进行驱动,实现了叶轮的参数化和系列化设计,为离心泵内部的流场分析、叶轮NC加工以及开发新的离心泵优秀水力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射孔完井作为主要的完井方式之一,对套管井沟通储层、解除近井带污染、释放产能尤为重要,射孔参数的合理设计是保障射孔作业效果的关键所在。现有射孔参数设计方法主要通过表皮计算开展射孔参数敏感性分析,依据曲线形态、分布密集程度及变化趋势进行参数设计。由于射孔表皮计算模型未有效考虑射孔孔道流动摩阻的影响,无法准确刻画射孔穿深和产能之间关系,依据表皮分析的参数敏感性结果无法确定最优射孔穿深。从流体力学角度出发,将射孔孔道等效为微观意义上的水平井,建立油藏与射孔孔眼流动耦合数学模型,充分考虑射孔孔道流动摩阻的影响,结合Dikken优化原则,研究建立了最优射孔穿深确定方法,形成基于最优穿深分析的射孔参数设计新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为最优射孔穿深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