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2003年全国女子散打锦标赛比赛主要得分手段的研究,分别探讨了拳、腿、摔三种主要进攻动作在实战中的使用情况。从中发现,摔法在女子散打比赛得分中,占主导地位,摔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的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腿法居中,拳法最低。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应该把摔法放在第一位,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对重庆市第二届运动会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拳、腿、摔的得分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了技术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第二届运动会散打运动员拳法在主要得分手段中成功率最低.拳法中贯拳得分最高,冲拳使用效果最好.鞭拳、抄拳没有得分能力不再作为主要的进攻手段已经被逐渐淘汰.腿法得分率仅低于摔法.腿法中鞭腿的使用频率和得分率都是最高.正蹬腿使用次数少,部分级别运动员得分率在腿法中较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转身腿和劈腿没有得分能力已经被逐渐淘汰.摔法得分率和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摄像法、数理统计法、综合分析方法,对湖北师范学院首届散打比赛摔法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散打比赛中主要摔法动作有:抱腿前顶、抱腿搂腿、接腿勾踢和接腿前切。提出我院散打摔法技术运用的趋势:快摔、巧摔、摔法动作与摔法动作的组合以及摔法与拳和腿法的组合。为我院散打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就目前中外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进攻技术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选手主要靠摔法技术得分,国外选手主要靠拳法技术得分,且国内外选手在得分技术上具有互为优劣的趋向.在综合得分技术手段方面,中国运动员要略比国外运动员全面,但中国运动员在拳、腿、摔三项进攻技术中所表现出的平衡、协调能力不如国外运动员.综上可知,中国运动员上肢爆发力弱,因此需要掌握不同进攻技术之间相生相克的规律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对中外女子散打运动员得分技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目前在整体技战术运用能力上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国外运动员的水平发展很快,且在技战术的运用上体现出了一些鲜明的特点,最后对我国女子散打运动员备战国际散打大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重庆市 2 0 0 2年青少年武术锦标赛 (散打 )运动员得分情况的分析 ,得出 :重庆市青少年运动员拳法、腿法、摔法等技术发展不平衡 ;得分意识差、得分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7.
下潜摔是散打摔法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可攻可守的特征,是一项重要的得分手段.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优秀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下潜摔运用的时机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其运用的条件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泰宪真 《广东科技》2013,(24):211-211,160
防守反击是散打竞赛中常用的技战术策略,腿法是散打技术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散打锦标赛决赛阶段比赛中防守反击腿法的使用现状反映着我国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和导向趋势。研究腿法在全国散打锦标赛中的运用现状,探明其击中效果.使技术使用达到最佳化。通过录像观察法与数据统计分析法,对2012年全国散打锦标赛决赛阶段的防守反击使用腿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各个级别单一腿法反击、拳腿组合反击和腿法连击反击的不同击中效果及其原因。得出运动员在比赛中防守反击腿法运用比较丰富.其中以鞭腿的使用最为频繁,但较少使用高难度腿法。就击中效果而言,腿法连击效果不好,缺乏灵活性,且腿法技术的杀伤力尚需进一步。大级别使用单一腿法反击较多,小级别反击中腿法使用相对丰富等。应加强功力训练、提高技术的杀伤力与自身的抗击力、加强腿法连击技术训练以及注意与拳法、摔法技术的有机结合。同时还须加强针对性的战术训练,在全面提高技术的基础上.注意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绝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重庆市2002年青少年武术锦标赛(散打)运动员得分情况的分析,得出:重庆市青少年运动员拳法、腿法、摔法等技术发展不平衡;得分意识差、得分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0.
人工月经周期调整对女子散打运动员具有现实意义,研究主要对女子散打运动员服药调整前后的生理、生化、有氧、无氧机能指标进行实验测试、数据统计,以揭示各项生理和机能指标的变化趋势,为科学调控女子散打运动员的月经周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三维录像解析法对标枪运动员在自然助跑最后一步转入投掷步衔接阶段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优秀标枪运动员在自然助跑最后一步就开始了引枪动作,并在投掷步第一步腾空阶段基本完成该动作;在掷标枪助跑过程的第一衔接阶段,要求身体重心起伏较小,身体自我控制能力、协调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全运会、世锦赛男子前8名十项全能运动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全运会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与世锦赛运动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撑杆跳高、1 500米、标枪、铁饼、铅球、400米项目上.②全运会、世锦赛运动员各项、各名次的正态性较好(p>0.05),说明运动员各项能力发展不一,各名次能力有强有弱.③73%的中外全能运动员速度、弹跳或弹跳、速度类项群得分最高,其次是力量类,最后是耐力类项目.④建议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提高投掷项目水平,加强技术性较强的弹跳类项目的训练,缩小耐力项目与国外运动员的差距,并强化速度类项目.  相似文献   

13.
刘昌华 《科技信息》2012,(3):392-393
本研究从论述运动员协调能力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协调能力形成的生理学基础以及协调能力与技战术以及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关系,并且给出详细的柔道运动员协调能力训练的手段,对于发展柔道运动员的协调能力提出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世界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当前世界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明显增大,且逐渐趋于平稳态势;平均竞技年龄呈现出一定的项目特征;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远小于世界最佳竞技年龄,男子竞技年龄明显增大,女子竞技年龄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竞技年龄离差明显减小.建议加强科学化训练,最大限度地开发运动员的潜力,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尤其是延长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转变观念,优化当前机制,确保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平衡发展各项目.  相似文献   

15.
世界技能大赛日益受到各国关注,中国选手近年来屡屡在国际速联比赛中摘金夺银,也推动了国办文秘速录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通过对国际速联比赛和国内文秘速录比赛的参赛方式、比赛内容及成绩评判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提示国内选手备赛时的注意事项和着力点,阐述国际速联大赛对中国选手备赛的启示、中国选手参加国际速联大赛的意义,进一步丰富国内高职院校文秘速录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培养模式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赛场表现力是影响体育舞蹈选手取得优异成绩关键。通过调查发现影响高职院校体育舞蹈选手赛场表现力的主要因素为:专项技术动作、良好的心理状态与舞伴的因素,因此必须从专业技术、舞种乐感、心理素质、舞伴间默契配合方面加强对选手的训练,以提高选手的赛场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分析当今世界各国对女子田径全能运动训练研究的最新动态,全面论述当代国际女子全能运动员的训练方法、训练技术、训练原则、训练理论的特征与趋势,进一步总结女子全能的科学训练理论和成功训练经验,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和发展我国女子全能运动、提高全能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开拓体育领域的高等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献身体育界的运动员们期盼着高等教育给他们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 ,以便增强他们的社会就业能力解除其后顾之忧。为了根据我国的实际在体育领域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使广大的专业体育人学有所长 ,为他们开辟一条成材之路 ,高等职业教育在体育领域要开辟新的教育市场 ,探讨适合体育人的高等职业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现今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状况,以安徽省7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研究对象,从办队现状、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办队条件和管理现状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整体竞技水平不高;高水平运动队生源严重匮乏;选材监管工作存在疏漏,在组织和管理方面与先进省市的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20.
吴娟  黄保华 《科技信息》2009,(35):281-282,288
针对当前我国少年击剑运动的开展,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基本技术的掌握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通过以参加2009年全国儿童击剑比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开展少年击剑运动的各省市之间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