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外数据圆与动态数据-恢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P-集合(packet sets)是由内P-集合XF-(internal packet setXF-)与外P-集合XF(outer packet setsXF)构成的集合对;P-集合具有动态特性。利用P-集合,给出内-数据圆,外-数据圆的概念,利用这些概念,给出动态数据恢复定理,动态数据恢复准则与数据恢复-辨识定理,给出应用。P-集合是动态数据分析-辨识研究的一个新工具。  相似文献   

2.
动态数据距离与动态数据几何辨识-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集合,提出动态数据偏离度概念与动态数据距离的概念。动态数据偏离度包括内-动态数据偏离度、外-动态数据偏离度与内-外动态数据偏离度;动态数据距离包括内-动态数据距离、外-动态数据距离与内-外动态数据距离。应用动态数据偏离度与动态数据距离,得到动态数据的辨识与恢复定理,给出信息系统动态稳定数据的几何辨识准则,并给出应用。动态数据距离使得信息系统动态数据辨识与恢复直观化,是研究信息系统数据变化的一个几何工具。  相似文献   

3.
应用P-集合认识系统数据变化的理论特征,提出内-动态数据、外-动态数据、内-外动态数据的概念、动态数据离散矩形区域概念;给出动态数据关系和动态数据系数定理、动态数据离散矩形区域内点定理、给出内-动态数据分离-发现定理、外-动态数据分离-发现定理,最后给出系统状态的动态辨识应用.  相似文献   

4.
P-集合   总被引:75,自引:25,他引:50  
利用普通集合, 提出包集合(简称P-集合), P-集合是由内P-集合X与外P-集合XF共同构成。 并给出P-集合的结构和P-集合与普通集合的关系, P-集合具有动态特性。 在静态-动态意义下, 普通集合是P-集合的特例, P-集合是普通集合的一般形式, 然后提出P-集合的内P-分解定理与外P-分解定理, 利用P-集合, 给出集成知识与它的结构, 最后给出P-集合在动态知识发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逆P-集合是一个新的动态数学模型, 它是把动态特性引入到有限普通集合X内, 改进有限普通集合X被提出的。逆P-集合是由内逆P-集合F与外逆P-集合构成的元素集合对。或者, (F,)是逆P-集合, 逆P-集合具有动态特性。在一定的条件下, 逆P-集合被还原成有限普通集合。逆P-集合具有P-集合相反的动态特性。逆P-推理是逆P-集合生成的一个动态推理。利用逆P-集合, 逆P-推理, 本文给出信息智能融合生成, 信息智能融合度概念, 给出信息智能融合挖掘-发现与信息智能融合挖掘-发现定理, 给出挖掘-发现准则。最后,利用这些结果给出信息智能融合挖掘-发现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P-集合(packet sets)是由内P-集合X(internal packet set X)与外P-集合XF(outer packet set XF)构成的元素集合对;或者,(X,XF)是P-集合;P-集合具有动态特性。利用外P-集合XF的结构与动态特性,对它的反动态特性给出研究,提出了基信息、外P-信息、F-补充信息、外P-反动态信息的概念;利用这些概念给出几个基本理论结果,利用这些基本结果,给出外P-反动态信息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逆P-集合是把动态特性引入到有限普通集合X内(Cantor set X),改进有限普通集合X被提出的。逆P-集合是由内逆P-集合F与外逆P-集合构成的集合对;或者,(F,)是逆P-集合。逆P-集合具有动态特性。逆P-推理是逆P-集合生成的一个动态推理,它是由内逆P-推理与外逆P-推理共同构成的。利用逆P-集合和逆P-推理, 给出逆P-等价类、内逆P-等价类和外逆P-等价类概念,逆P-等价类与普通等价类的关系,逆P-等价类的逆P-推理分离-还原与分离-还原定理。在静态-动态条件下,普通等价类是逆P-等价类的特例,逆P-等价类是普通等价类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8.
P-集合(packet set)是由内P-集合X-F(internal packet set X-F )与外P-集合XF(outer packet set XF)构成的集合对,或者(XF,XF)是P-集合。把生物学中“隐性”,“显性”概念与外P-信息交叉、嫁接,得到P-集合具有显性、隐性特征;对外P-集合的隐性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外P-隐性信息、显性信息等概念,给出了外P-隐性信息特征与外P-推理生成定理,给出了外P-隐性信息的外P-推理搜索算法;最后给出外P-隐性信息在动态信息挖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P-集合得到P-推理(packet reasoning),P-推理是由内P-推理(internal packet reasoning)与外P-推理(outer packet reasoning)共同构成的.P-推理是一个动态推理,具有智能特征;外P-推理生成的信息具有外发散特性,把这种特性应用于未知信息查找中,提出了外发散信息等概念;并对外发散信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几个基本理论结果;并由这些结果得到外发散信息的外P-推理搜索算法;最后给出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利用P-集合与它的动态特性,定义了内、外P-对偶信息及P-对偶属性信息。利用这些概念,提出了P-信息依赖度、依赖系数,P-对偶信息依赖度、依赖系数;讨论了内、外P-属性信息依赖定理,P-对偶信息获取-发现定理及内潜藏原理,得出P-对偶信息依赖-获取两个准则。最后给出P-对偶信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ASP动态访问数据库和文件技术的应用 ,使得网络考试系统更好地体现了其交互性的特点 .网络考试系统中实现了注册、考试、查询成绩的功能 .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Web访问数据的动态特性,给出了一个从Web访问日志历史演变中挖掘频繁波动的Web访问模式的方法.首先采用无序树结构表示用户历史访问页面序列集合,然后给出了频繁波动Web访问模式的详细定义以及挖掘算法描述,最后,根据数据集中访问序列的大小和数量变化对于算法扩展性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备良好扩展性的同时,能够比较高效地提取出频繁波动的Web访问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移动用户对移动业务的体验度和满意度,设计了基于场景感知的动态信息分发系统,对移动网络层和移动终端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并对移动业务产业链和移动序列接入模式进行了分析,根据移动用户使用业务的时间、位置和喜好,挖掘出相应的频繁序列移动接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根据频繁序列移动接入模式进行分发相应的信息给移动用户,进一步提高了用户对移动业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面向对象的成绩收集系统是考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完成考生成绩的收集任务 ,要求可靠性高 ,速度快 ,适用性强。系统采用VisualBasic4为主要开发工具。作为Windows程序设计的重要工具 ,VisualBasic以简单实用广受欢迎 ,但它最大的缺点就是效率低下 ,因此系统引入了以BorlandC ++为基础的动态链接库 (DLLs)技术 ,以提高系统效率。另外 ,对于数据库的访问 ,系统采用了当前流行的MicrosoftJet数据库引擎 (DBE)技术 ,VisualBasic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访问对象 (DAO)来访问数据库引擎 ,文中详细介绍了上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5.
访问控制是信息安全中的一种重要保护机制。访问控制矩阵规定了主体对客体的访问权限。传统的访问控制矩阵是静态的,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动态访问控制机制,它根据工作流的状态来确定主体对客体的访问权限。通过对比,动态访问控制机制使得访问控制权限更加细分,从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OLE DB的ADO数据访问技术,并详细介绍了OLE DB/ADO的概念及对象模型和工作原理,还举例说明了ADO数据访问技术的一般过程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数据选择器和译码器是数字集成电路中应用较多的器件之一,该文通过具体电路分析了利用数据选择器、显示译码器、变量译码器和计数器等器件构成的数据选择分时传输组成动态译码显示电路,阐述了所述电路在实验教学中所能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在数据传输前,对节点进行实时检测的基于动态优先级队列的无线多址接入协议(DPQWMAP).通过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并与PCF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其在性能上有显著的提高,适合于分组延迟要求较高的业务.  相似文献   

19.
霍晓丽  汤午喜 《河南科学》2005,23(4):595-600
通过分析产品数据权限管理相关对象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基于角色的产品数据存取控制模型,并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任务和角色的复合产品数据权限管理模型,详细讨论了数据存取权限的类型,研究了产品开发流程中的动态权限控制,最后给出了产品数据存取权限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cope with varying protection granularity levels of 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documents, we propose a TXAC (Two-level XML Access Control) framework, in which an extended TRBAC (Temporal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dynamic XML data. With different system components,TXAC algorithm evaluates access requests efficiently by appropriate access control policy in dynamic web environment. The method is a flexible and powerful security system offering a multi-level access control s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