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鸟粪石形式从固体废弃物——剩余污泥中回收氮磷,探讨pH值和发酵时间对污泥发酵溶出氮和磷的影响,以及Mg和P摩尔比对回收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溶出的氮、磷的质量浓度较高,而且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发酵液中氨氮与正磷酸盐质量浓度增加,其最佳发酵时间为2d.此外,随着投加镁的增加,氮磷回收率增加,当发酵液中Mg和P的摩尔比为1.2∶1时,磷的回收率最高.对回收产物进行组分分析、电镜扫描与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沉淀主要成分为鸟粪石.  相似文献   

2.
鸟粪石是一种高效的氮磷缓释复合材料.以模拟富磷溶液为反应物,探索了结晶法制备鸟粪石的主要控制条件.当3种构晶离子摩尔比为[Mg2+]:[NH+4]∶[PO3-4]=1.2∶3.0∶1.0,p H为8.0时,用含磷质量浓度为699 mg/L的实际含磷解吸液制备鸟粪石,获得的产品纯度为83.36%.化学组成、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合成鸟粪石与天然鸟粪石元素组成与形貌结构相似,出现典型的PO3-4和NH+4的特征峰.对其肥效的考察结果显示,在施加合成鸟粪石的量为25~300 mg/kg时,对小白菜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鸟粪石成粒法回收污泥液中的磷及颗粒品质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鸟粪石(MAP)结晶成粒法回收污泥液中磷的效果,首先利用模拟污泥发酵液分析了鸟粪石成粒最佳工况,进而研究了污泥脱水液中磷回收及鸟粪石生长情况.采用模拟发酵液得出鸟粪石成粒最优条件为:pH为8.2,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1min,上升流速为400cm·min-1,磷氮摩尔比为1∶6,此时形成的鸟粪石最大粒径在4~5mm之间,纯度均在97.5%以上,硬度达到(43.8±1)kg·mm-2.在最优条件下,回收污泥脱水液中的磷,PO3-4-P最高去除率可达90.5%.并发现高浓度悬浮固体(SS)不利于鸟粪石生成,且培养时间延长不能有效增加各离子去除率及鸟粪石粒径,颗粒最大粒径在2.0~3.2mm之间,纯度在80%以上(悬浮固体质量浓度小于150mg·L-1),颗粒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对化肥中重金属含量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鸟粪石法同步回收发酵液中高质量浓度氮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剩余污泥碱性发酵液为研究对象,考察鸟粪石沉淀法(MAP法)同时回收氮磷的最佳条件及对发酵液中有机物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分别以氨氮(NH4+—N)和正磷酸盐(PO43-—P)回收率为考察标准,四个环境因素的显著性分别依次为:nP∶nN>pH>反应时间>nMg∶nP、pH>nMg∶nP>nP∶nN>反应时间.各个环境因素的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回收条件为:pH=10.0、nMg∶nP=1.8、nP∶nN=1.6、反应时间为5 min,此时NH4+—N和的PO43-—P回收率分别为62.3%和94.1%,同时发酵液中的有机物随着鸟粪石沉淀的析出也略有减少.  相似文献   

5.
采用鸟粪石沉淀(MAP)法同时回收某酒厂厌氧工艺出水中的氮和磷,以MgO取代MgCl_2作为沉淀剂,研究了不同pH值、镁磷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对N、P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9.6,n(Mg~(2+))︰n(P)=1︰1,反应时间为20 min的最佳回收工艺条件下,总磷和氨氮的回收率分别高达98.0%和30.9%,同样条件下氨氮的挥发率为7.2%.生成的鸟粪石沉淀物的SEM分析结果显示:其结晶体为斜方型晶体,表面有絮状物和微粒附着;XRD半定量分析表明:沉淀物中鸟粪石的含量高达94%,属于利用价值极高的缓释化肥.每1000 m3的酒厂厌氧出水通过投加0.16 t的氧化镁和微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回收1.01 t的高纯度(90%)鸟粪石,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海水电池镁阳极腐蚀产生Mg~(2+),与虾池养殖废水中的NH_4~+和P形成鸟粪石,实现资源化利用.研究了磷氮物质的量比、pH值、温度对海水电池发电和鸟粪石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电池阴极产生OH-使废水pH值稳定在10. 0左右,适合于鸟粪石结晶. 1∶1的磷氮物质的量比可促进鸟粪石结晶,NH_4~+-N和P的回收率分别为38. 12%和98. 78%.在15~35℃范围内,提高温度可以缩短回收时间.实验过程中海水电池可以产生相对稳定的电能,产电量约为21 m W.  相似文献   

7.
鸟粪石-絮凝强化工艺处理鸡粪发酵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鸡粪厌氧消化液为对象,研究鸟粪石法回收氮磷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30 min,搅拌转速100r.min-1,加药前调节pH值至9.0,镁氮磷物质的量比1∶1∶0.8条件下,氨氮去除率为71%,总磷去除率为59%,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32%.反应后的上清液pH值在6~7之间,适宜投加絮凝剂进一步絮凝强化沉淀.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150mg.L-1时,氨氮、总磷、COD的总去除率为74.6%、66.8%、68.9%.有效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8.
以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pH值和温度变化对鸟粪石沉淀法回收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收率随着pH值的升高或降低均得到提高,在pH=3时达到最大值;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运行对温度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采用正交试验对污泥上清液中磷进行回收,通过对极差分析得到影响回收率的条件依次为:pH值>初始磷酸盐质量浓度>nMg/nP>反应时间.最佳pH值范围9.5~10.5,但为减少挥发的氨氮含量,pH值应控制在10以下.鸟粪石沉淀法可与生物法综合利用,达到污泥处理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相似文献   

9.
鸟粪石结晶法是处理氨氮废水的重要方法,然而产生的鸟粪石粒径普遍在1~100μm范围内,无法达到缓释肥粒径1~5 mm的标准。针对该问题,测定了鸟粪石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介稳区宽度以及结晶诱导期等基础数据,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在pH为7~10范围内,采用静态法测定了鸟粪石的溶解度,并利用经典的三参数模型方程进行拟合;利用浊度仪法测定了鸟粪石在结晶过程中的介稳区宽度和诱导期,探究了pH和温度对鸟粪石结晶过程介稳区宽度的影响以及过饱和度对鸟粪石诱导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鸟粪石溶解度在pH为7~10范围内,随温度的降低和pH的升高而降低,当pH大于8.5之后,溶解度下降趋势减缓,最小达到0.5 mmol/L。鸟粪石溶解度和过饱和度曲线均符合三参数模型,拟合度R2均大于0.99;拟合发现鸟粪石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的介稳区宽度呈直线关系,且温度和pH升高介稳区宽度变窄。基于经典成核理论和诱导期数据,计算出鸟粪石在pH为8.0和9.2下均相成核过程固液界面张力,分别为2.72、3.16 mJ/m2。通过鸟粪石在水中基础热力学性质的分析可知,若要在...  相似文献   

10.
对铝材抛光废水进行过硫酸钾预处理后,运用鸟粪石法回收磷,再使用复合铁钙混凝剂分 步投加及聚合氯化铝(PAC)与聚丙晞酰胺(PAM)的综合处理.结果表明,当投加过硫酸钾2 g/L 预处理后,调节pH为9,氯化铵与氯化镁分别投加1、2 g/L,得到了鸟粪石产物.回收后的废水继 续调节pH为10,用氢氧化钙(氯化铁与氢氧化钙以质量比1:20添加)分6、4、2 g/L共3次投加, PAC与PAM分别投加6、0. 08 g/L时,处理效果最佳.剩余总磷为0.43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 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z918—2002)》中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化肥厂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和回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实验室规模研究了通过生成鸟粪石(磷酸铵镁, MAP)去除氨氮工艺条件的影响. 加入磷酸和MgO产生MAP沉淀, pH值对其影响很大, pH值为9.0时氨氮去除效果最好. PO43-, Mg2+, NH4+的摩尔比为1 ∶1.5 ∶1时, 氨氮去除率较大并且可较好地回收氨生成鸟粪石. 此外, 物料的加入次序严重影响氨氮的去除. 两步沉淀工艺氨氮去除率达99.1%, 氨回收率为80.1%.  相似文献   

12.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其中含有丰富的碳、磷及金属等资源。污泥土地利用、垃圾填埋和焚烧等传统的处理方式不能有效地回收利用这些资源,这给污泥资源化回收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污泥资源化回收处理在降低污泥污染物的同时,使其成为可利用的资源。研究总结了污泥中碳、营养元素磷、金属(Cu、Pb、Zn、Cd、Hg、As、Cr和Ni)等资源的回收潜力及国内外污泥回收处理技术,对碳的回收技术(热处理法和厌氧消化法),磷的回收技术(鸟粪石结晶法、磷酸钙沉淀法和湿化学法)与金属的回收技术(生物沥浸法、化学处理法和电动修复法)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污泥的资源化回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应进一步对污泥中磷或重金属的高效释放技术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石油库油气回收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油气回收方法及油库采用下装鹤管密闭装车方式及吸附法油气回收工艺设计方案,指出了在运用油气回收系统时的注意事项.结果表明石油库应用油气回收技术具有安全、环保、节能、经济等多重功效.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接触网正馈线绝缘子伞裙被鸟粪染污对其沿面电场分布的影响,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中建立了绝缘子仿真模型,分析不同鸟粪对伞裙的染污情况对绝缘子沿面电场分布产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鸟粪均匀分布在绝缘子伞裙表面对沿面电场几乎没有影响;鸟粪染污绝缘子伞裙表面形成均匀干燥带、鸟粪沿绝缘子伞裙滴落桥接伞裙对绝缘子电场分布产生畸变,在电场大幅畸变后,绝缘子发生闪络的可能性增大,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在35℃和pH=10的条件下,考察剩余污泥在NaOH,Na3PO4,NaOH+Na3PO4碱性条件下水解和产酸性能,以及剩余污泥发酵液中氨氮和正磷酸盐的回收情况,并计算回收剩余污泥中碳源和氮磷元素的成本.研究结果表明:剩余污泥在这3种碱性条件下具有较为相近的水解和产酸能力.但在NaOH+Na3PO4碱性条件下,剩余污泥发酵液中的磷酸盐和氨氮的摩尔比最接近1∶1,因此最适合以磷酸铵镁沉淀的方式回收.使用NaOH+Na3PO4控制污泥的pH发酵,回收发酵液中的氨氮和正磷酸盐的效果与NaOH碱性条件下的相当,但剩余污泥中碳源和氮磷元素的回收成本在3种碱性条件下最低.因此,使用NaOH+Na3PO4控制剩余污泥pH发酵,可以优化回收剩余污泥中碳源和氮磷元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污水中磷的高效去除和磷资源回收,将化学除磷技术与双污泥反硝化聚磷工艺(Anaerobic/Anoxic/Nitration,A2N)结合,开发了新型双污泥反硝化聚磷诱导结晶磷回收工艺(Anaerobic/Anoxic/Nitration-Induced Crystallization process,A2N-IC),并比较了A2N-IC工艺和A2N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结果表明:在进水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浓度为5.22~8.31mg/L的情况下,A2N,A2N-IC工艺TP去除率分别为87.4%,99.6%,A2N-IC除磷效率和稳定性明显优于A2N工艺.2种工艺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基本相同,分别为84.8%,84.4%.A2N-IC工艺中化学除磷对生物除磷的辅助是保证该工艺稳定高效运行的主要原因.A2N-IC工艺结晶柱中的主要产物为羟基磷酸钙,鸟粪石在结晶柱中难以形成.  相似文献   

17.
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中分离到一株高效氨化菌AHJ1,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球形芽孢杆菌;进一步探讨了UASB处理工艺各因素对AHJ1氨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37℃,pH 6.0、装液量30%,氨化率可达58.62%,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厌氧处理中鸟粪石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中分离到一株高效氨化菌AHJ1,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球形芽孢杆菌;进一步探讨了UASB处理工艺各因素对AHJ1氨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37℃,pH 6.0、装液量30%,氨化率可达58.62%,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厌氧处理中鸟粪石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粉煤灰为晶种,采用鸟粪石法预处理100,mL垃圾渗滤液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pH=7.5,n(Mg2+)∶n(NH+4)∶n(34PO-)=1.35∶1∶1.2,加入2,g粉煤灰作为晶种,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0,min,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不同PH值条件下磷酸铵镁沉淀产物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模拟低碳高氨氮废水进行鸟粪石(MgNH4PO4·6H2O)生成实验,确定了最佳pH值范围为9~9.5,对不同pH值条件下所得产品采用扫描电镜能谱(SEM)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EDS)进行表征,同时采用元素分析法对其纯度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做了水溶性实验以判定pH值对产品中N、P溶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