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进、出水时间序列的统计学模型对南京城北污水处理厂试运行状况和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实时监控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验证。针对试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提出长期和短期的整改措施和建议,为污水处理厂后期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太湖蓝藻厌氧发酵后沼液高碳高氮磷的特性,研究接触氧化-水生蔬菜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太湖蓝藻厌氧发酵沼液的效果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接触氧化池为后续的水生蔬菜湿地减轻处理负荷,组合工艺出水中平均化学需氧量ρ(COD)< 50 mg/L、氨氮质量浓度ρ(NH3-N)< 1.5 mg/L、总氮质量浓度ρ(TN)< 5.9 mg/L、总磷质量浓度ρ(TP)<0.5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组合工艺能够有效去除太湖蓝藻厌氧发酵沼液有机污染物,接触氧化池的生化处理对烷烃类污染物、芳烃及杂环类化合物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通过电镜发现:空心菜根系有巨大的表面积为拦截颗粒物和微生物的富集提供便利.组合工艺出水中的微囊藻毒素质量浓度低于0.3 μg/L.接触氧化池和水生蔬菜湿地富集的大量微生物协同降解藻毒素是其去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传统河道治理往往只注重河道的基本功能,较少考虑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影响,致使河道建设出现过度“三化”(河道平面形态直线化、断面几何规则化、护岸材料硬质化)现象,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问题。随着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社会对河流功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河流整治从传统单一目标向多功能、多目标的综合整治转变。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河道建设的新要求,本项目以全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为依托,开展河道堤岸生态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4.
根据水资源价值、边际机会成本、最优化数学等理论,基于水资源净效益最大化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思想,以水资源承载力、用水部门生存条件、用水公平性及可持续发展约束等水资源开发利用约束为准则,建立了基于水资源净效益最大化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将模型应用于南水北调受益区,对该区域2010年丰水年份、枯水年份的水资源量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条件下进行优化配置.研究结果为区域水资源优化管理与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确定信息下的水体污染因子粗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水体水质污染因子、污染物浓度等信息都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运用粗糙集理论的数学知识对水质污染程度和水质污染因子对水质污染的贡献率大小等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巢湖为例,分析巢湖12个监测点位的水质监测数据及其分类关系,计算巢湖主要污染因子的重要性程度及其对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运用粗糙集理论对巢湖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理论上是可行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研究结果指出磷、耗氧有机物是最要重要的污染因子,对巢湖水质富营养化的贡献率占64.3%,控制巢湖水体中磷、耗氧有机物含量及接纳点源和面源的入湖负荷是改善巢湖水质富营养化状况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太湖富藻水高有机物浓度特点,研究外循环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太湖富藻水的效能和运行效果.研究表明,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种泥,自然腐熟5~7 d左右的太湖富藻水为原水,进水COD为1 050~2 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d,(32士1)℃温度等条件下,可以在32 d内成功启动外循环UASB反应器并达到初步稳定运行.通过降低HRT,分阶段提高COD质量浓度的方法,逐步将外循环UASB处理太湖富藻水的有机负荷提高到3 kg COD/(m3·d),其COD去除率可以稳定在75%左右,产气率为0.75 L/(L·d),外循环UASB对太湖富藻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通过电镜观测,发现稳定运行期形成颗粒污泥,且污泥内生物相丰富,分别为丝状菌、杆状菌和球状菌等多种微生物共营生长.  相似文献   
7.
船尾装药结构对侵彻体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船尾装药结构对侵彻体性能的影响规律,该文运用LS-DYNA仿真软件计算了船尾装药结构形成侵彻体的过程;采用中心点和环形多点同时起爆的方式,通过改变船尾结构参数对比分析了侵彻体性能变化规律,得出船尾装药半径和倾角对侵彻体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定量提出了船尾装药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研究表明,船尾装药的设计优于一般装药结构;船尾半径及倾角设计存在最优值,最佳船尾半径约为装药半径的40%,最佳倾角约为45°.  相似文献   
8.
岸坡特定生态系统对河渠微型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孔混凝土为河渠生态护岸载体,联合绿色植物、微生物构建河渠岸坡特定生态系统,以岸坡硬质护砌的河渠为实验对照,研究该系统对河渠中微型生物群落的胁迫效应.经过15 d的PFU微型生物采集,具有岸坡特定生态系统的实验渠中检出微型生物60种,自养型微生物占46.7%,而对照渠中检出微型生物68种,异养型微生物占55.9%;...  相似文献   
9.
采用多孔混凝土为河渠生态护岸载体,联合微生物、绿色植物等生态因子构建模拟河渠岸坡特定生态系统,以研究该系统的脱氮效果及其去除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岸坡特定生态系统能强化河渠中氮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且脱氮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关系;具有完善特定岸坡生态系统的实验渠,停留时间为7 d时氨氮去除率达到85%~900/0:总氮(TN)的去除效果受季节影响,在植物生长季节(4~8月份),7 d的停留时间内TN去除率达到90%,脱氮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33 1-0.353 d-1,主要是微生物反硝化和植物吸收脱氮,脱氮贡献率为85%左右;在冬季(12月份),当停留时间为7 d时,TN去除率仅为36.4%,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064 d-1,微生物反硝脱氮的贡献率为80.9%,而植物吸收的脱氮贡献率仅为4.3%;硬质化岸坡的空白渠中,TN去除率低于72%,脱氮反应动力学常数K最大值仅为0.191 d-1;在河渠岸坡特定生态岸坡中,反硝化细菌群集数量的时空分布特性与坡面基质反硝化潜力的时空分布特性基本类似,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水生植物带是系统脱氮的主要功能区.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ABR反应器格室内添加弹性填料,考察改进型ABR反应器处理太湖富藻水的启动运行,研究格室中微生物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采用"投加接种污泥、静置培养,阶梯提高负荷"的启动运行方式,可以在40d内实现蓝藻成果处理.稳定运行时,反应器对蓝藻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在75%左右,容积产气率在65.9mL/L.d左右,藻毒素的去除率达到90%;改进型ABR反应器中弹性填料这一生物载体在处理蓝藻成功启动中起到关键作用,有利于生物膜的形成,加速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驯化,促进反应器格室中微生物产酸细菌与产甲烷菌合理有序的空间分布,从而使反应器具有明显的相分离特征.反应器内格室中污泥蛋白酶活性沿格室沿程递减,而辅酶F420呈递增趋势,这和反应器中细菌与古菌数量变化趋势相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