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在pH54~75范围内,镍与2(2噻吩偶氮)5二乙氨基酚(TADAP)形成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63nm的红色配合物,显色反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摩尔吸光系数为156×105L·mol-1·cm-1,并且色泽稳定,在0~1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可用于铝合金中镍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藏红T与核酸作用的荧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低离子强度和生理酸度下,藏红T(ST)与核酸的作用随ST与核酸的摩尔比(R)变化具有3种荧光特性,表现出3种结合机理.当R>033,ST的荧光为核酸线性猝灭,最大激发波长发生紫移,但发射波长不变,是ST在核酸分子表面进行长距组装;R在033~013范围内,ST的荧光虽为核酸猝灭,但没有线性关系,表现为ST在核酸分子表面的组装与嵌入核酸碱基对结合处于微弱的平衡状态;当R<013,DNA体系产生新荧光,荧光激发峰红移,而发射波长仍保持不变,对应于ST嵌入核酸的双联碱基对之间,而RNA体系却没有新的荧光产生.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新荧光试剂3 ,5 - 二溴水杨醛缩4 - 氨基安替比林( 简称:3 ,5 - DBSAAP) 与铜的荧光猝灭反应体系的最适宜的条件。3 ,5 - DBSAAP 发射强的荧光,λex/em = 393nm/510nm 。在pH9 .0 的NH3 - NH4Cl 缓冲介质中,Cu( Ⅱ) 与3 ,5 - DBSAAP在室温反应使其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铜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1 .6 ×10 - 5 mol/L~1 .2 ×10 - 7 mol/L。用于测定人发中的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制作了K+,Na+液态膜离子敏感微电极(K+,Na+—ISME),并稳定了其制作条件,经测试,K+—ISME线性范围为1—10-4mol/L,检测下限为3.0×10-6mol/L。对Na+选择系数为2.68×10-4。电位飘移为±0.1mV/h。Na+—ISME线性范围为1—2.0×10-mol/L,检测下限为5.0×1.0-4mol/L。对K+的选择系数为1.85×10-2,对Ca2+的选择系数为1.46。上述参数均满足生理实验要求,离子敏感微电极技术可做为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镝(Ⅲ)-1,10-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癸二酮-[1,10](BPMPDD)-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体系的荧光性质,探讨了体系的组成比及影响体系荧光性质的多种因素,拟定了应用该体系测定Dy(Ⅲ)的新方法,在20×10-6~40×10-9mol·L-1范围内Dy(Ⅲ)浓度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3×10-10mol·L-1.将该法应用于合成样品中微量Dy(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氯化钠介质中核酸对铈(Ⅲ)的荧光猝灭特性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6.2的NaCl介质中,Ce(Ⅲ)的荧光(λex254.0nm和λem350.0nm)为核酸所猝灭.20℃时小牛胸腺(ct)DNA、鱼精子(fs)DNA和酵母(y)RNA对Ce(Ⅲ)的荧光猝灭在0~6.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符合方程ln(F0/F)=kc+b,在3.0~8.0μg/ml范围内却符合方程F0/F=kc+b,而在3.0~6.0μg/ml浓度范围内同时遵守上述二方程.猝灭过程与碱基的摩尔吸光系数大小有关.应用核酸对Ce(Ⅲ)的这种荧光猝灭特性可以灵敏的测定各种核酸  相似文献   

7.
以阳离子花菁染料为荧光探针, 依近红外荧光猝灭测定核酸. 最大激发及发射波长分别为765 、790nm . 核酸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8 ~1-2μg/m L(CTDNA 及SM DNA) , 0-1 ~1-6μg/mL(yeast RNA) .  相似文献   

8.
淀粉—KI体系光度法测定微量铜(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碘与淀粉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建立了光度法测定微量铜的新分析方法。该法简单易行,灵敏准确.Cu2+离子浓度在1.0×10-6~6.0×10-5mol.L-1区间符合比耳定律,检测限为5×10-7mol.L-1。对水样中微量铜的测定.回收率在98.2%~99.6%之间变化,RSD为2.2%和2.5%。  相似文献   

9.
研究发现镝与邻氟苯甲酸(o-FBA)有较强的荧光反应,并观察到镧存在下的共发光现象.研究了该反应的荧光特点和影响因素,确定了反应和测定的最佳条件.镧的加入使原有的镝—邻氟苯甲酸—乙二胺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大了85倍.在最佳条件下,浓度在5.0×10-6~5.0×10-5mol·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10-6mol·L-1.采用多点增量标准加入法测定了合成稀土样品中镝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ISFET)与药物敏感膜相结合,研制成一种药物敏感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DrugFET)。用四苯硼钠为电活性物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增塑剂,制成pvc膜,对烟碱的线性范围为1.0×10-2~2.0×10-5mol/L,斜率为57.5mv/pc,适宜pH范围为5.5~8.0,检出限为1.0×10-6mol/L。用该传感器分析烟草中烟碱的含量,结果和分光光度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AIE)原理研究了三苯胺醛-丙二腈(MT)复合物的电化学发光(ECL)效应,成功合成MT复合物,研究其在水/二甲基亚砜(H2O/DMSO)体系和牛血清蛋白(BSA)体系中的荧光增强效应.MT溶解于不同配比的H2O/DMSO时,体系中的聚集效果也不同,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荧光效应逐步增强,ECL强度也逐步增强.同时,因为BSA本身具有疏水和亲水基团,当BSA与有机物混合时,疏水部分将复合物包裹在一起,限制其分子中基团的振动和转动,通过BSA体系进行聚集诱导能够观察到非常明显的荧光增强效应及ECL增强效应.文章结合聚集诱导效应和ECL,为ECL探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比分析草原公路不同路段驾驶人精神负荷的差异性,选取15名驾驶人开展典型草原公路实驾试验,针对草原公路直线、弯道、交叉口及超车等四种行驶工况,采集驾驶人注视、眨眼、瞳孔直径等数据,通过K-means聚类及高斯拟合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驾驶人眨眼持续时间(Blink Duration,BD)、眨眼频率(Blink Rate, BR)、平均瞳孔大小(Average Pupil Size, APS)等表征驾驶人精神负荷的典型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直线行车路段,驾驶人行经弯道、交叉口、超车等行驶工况下眨眼持续时间(BD)短、眨眼频率(BR)较慢,且超车行驶段变化最明显,而瞳孔面积变化规律则相反,超车段平均瞳孔面积最大,直线段最小;驾驶人在直线段、弯道、超车、交叉口、超车段各指标的突变率指标对比结果显示,超车工况下突变率最大,交叉口次之,弯道最小,安德鲁斯降维可视化调和曲线反映的规律与之完全一致。可见驾驶人在草原公路行驶环境中超车时其精神负荷突变性最大,交叉口次之,进入弯道时精神负荷变化最小,安德鲁斯曲线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多指标下驾驶人精神负荷的差异的可视化对比。  相似文献   

13.
杨斌  刘坤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1):222-223,228
ERP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全面整合企业内外资源,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但是,ERP实施成功率低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企业业务流程对ERP实施绩效的影响,研究探讨了如何通过业务流程优化(BPI)促进ERP的成功建设。  相似文献   

14.
借助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并结合完全匹配层(PML)对互补金属开口谐振环(CSRR)微带线进行电磁仿真,并通过所得到的CSRR微带线的S参数曲线,分析其慢波特性.仿真结果与HFSS结果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计算的准确性.最后,详细讨论CSRR结构参数改变对微带线带阻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在工程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Google检索统一简单、服务优质免费吸引着大量用户,GS的推出又对图书馆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分析了Google对图书馆的影响,讨论了克服这些影响的一些措施,认为面对目前的形势,图书馆不但要重视内涵建设,还要学习Google,充分挖掘图书馆服务的潜能,进行外延建设.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介绍了知识库(KB)的分布方法及DKBS的组成结构,详述了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的KB的分布及远程访问过程,最后针对近几年人们对KB的探索,提出了六个目前国内外研究中还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柠檬酸作络合剂和燃料,硝酸盐作氧化剂,利用柠檬酸硝酸盐低温燃烧法合成了具有单一组成的Ce0.8Y0.2O1.9超细粉体.研究了不同氧化剂用量对凝胶的燃烧特性及粉体性能的影响.用TG-DTA,XRD,FTIR,TEM,Raman等分析方法对凝胶的分解和合成粉体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氧化剂的用量,可以控制粉体的粒度及产物中碳酸盐的含量.TEM研究表明,改变氧化剂的加入量可以获得颗粒尺寸约为40 nm、粒度分布均匀的粉体.Raman光谱研究表明,随氧化剂用量的增加,氧空位的浓度增大.  相似文献   

18.
硼对草坪草CAT和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暖季型草坪草海滨雀稗和419(狗牙根)为材料,以沙、珍珠岩与砾石为基质进行培养试验,通过在Hoagland营养液中不加硼和加硼处理,在冬夏季测定草坪草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不论在冬季和夏季,施硼可提高两种草坪草CAT活性;但同一草种在冬、夏季施硼和不施硼之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施硼可提高两种草坪草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同一草种在冬、夏季施硼和不施硼之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随夏季温度升高,CAT、POD酶活性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偶氮异丁腈解离反应的途径和机理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量子力学方法对偶氮异丁腈(AIBN)分解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B3LYP/6-311+G*和BHandH/6-31+G**水平上对此反应过程中所涉及的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复合物和产物的几何结构和能量进行优化计算,并给出了反应详细的势能面信息和机理解析.结果表明,偶氮异丁腈在基态下采取两键(三体)同步解离的模式进行自由基热分解反应,即Me2(CN)C-N=N-C(CN)Me2→2Me2(CN)C.+N2;在三态(诱导激发)下,则进行两键(三体)异步解离,即Me2(CN)CN=N—C(CN)Me2→Me2(CN)—CN=N…C(CN)Me2→2Me2(CN)C.+N2.计算的活化能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20.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Fe~(2+)、Cu~(2+)、Zn~(2+)喂养鲫鱼(Carassius auratus),以血清抗菌活力、溶菌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为指标,分析了Fe~(2+)、Cu~(2+)、Zn~(2+)对鲫鱼生长和非特异免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Fe~(2+)250 mg/kg或者Cu~(2+)5 mg/kg或者Zn~(2+)15 mg/kg能促进鲫鱼的生长;不同浓度的微量元素对鲫鱼非特异免疫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Cu~(2+)15 mg/kg、Zn~(2+)15 mg/kg时鲫鱼血清抗菌活力最强;分别添加Fe~(2+)150 mg/kg、Cu~(2+)5 mg/kg、Zn~(2+)15 mg/kg时鲫鱼血清的溶菌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添加Fe~(2+)250 mg/kg或者Cu~(2+)5 mg/kg或者Zn~(2+)15 mg/kg鲫鱼血清中过氧化氢酶活力最强;适量添加Fe~(2+)、Cu~(2+)、Zn~(2+)能促进鱼类生长和提高免疫力,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