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湘西主产烟区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年湘西2大主产烟区(桑植烟区和龙山烟区)202个烤烟样本的5种常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与云南烤烟的常规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大主产烟区烤烟总糖含量略高于优质烟叶范围,但均低于云南烟叶总糖含量;烟碱含量大多在适宜水平偏高区域,且大都高于云南烟叶烟碱水平;氯和总氮含量多在优质烟叶化学含量指标范围内,糖碱比和钾氯比大小基本适宜,但糖碱比大都低于云南烟叶糖碱比;氮碱比值低于优质烤烟含量范围.说明要进一步提高湘西地区烟叶的化学品质,需改善生态及栽培条件,运用复烤调制技术,降低总糖及烟碱含量,提高含钾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烟叶品质,防治烟叶细菌性病害,帮助烟农降低烤烟生产成本,提高烟叶品质和产量,增加烤烟种植经济效益。2009年我们在新民镇正全烟叶合作社牯牛山生态烟示范区开展了微生物生态烟种植试范。试范技术由正全烟叶合作社烤烟生产技术人员张伦负责。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烤烟、香料烟、白肋烟和马里兰烟等不同类型烟叶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用统计方法比较了几类烟叶之间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和总酸量之间的差异.草酸:马里兰烟含量最高,白肋烟与香料烟居中,烤烟最低.苹果酸:烤烟与白肋烟、白肋烟与马里兰烟、香料烟与马里兰烟的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烤烟与香料烟、烤烟与马里兰烟、白肋烟与香料烟之间的苹果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柠檬酸:马里兰烟含量最高,白肋烟次之,香料烟和烤烟最低,且烤烟与香料烟的柠檬酸没有显著性差异.总酸量:同样是马里兰烟含量最高,白肋烟次之,香料烟和烤烟最低,且烤烟与香料烟的总酸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双行凹型垄栽培对山地烤烟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双行凹型垄栽培技术对山地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选择云烟87作为试验材料,以传统单行垄作为对照,进行小区试验,比较不同起垄方式对烤烟株高、茎围、节距、留叶数、叶片大小、根系发育、产量产值以及烟叶化学成分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行凹型垄相比单行垄栽培技术有助于增强烟株大田长势,提升烟叶的品质和产量产值.在对双行凹型垄技术进一步改进和规范的基础上,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烤烟生产中特别是新烟区易产生烤青烟、挂灰烟、黑糟烟、黑蚂皮烟、烤红烟及泅筋、泅片等低次等烟叶,严重影响烤烟生产提质增效目标的实现。现就各种低次等烟叶产生原因作一全面分析,并针对成因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以小麦、黑麦草、豌豆、苕子、油菜、大蒜等作物以及冬闲作为烤烟前茬,研究不同前茬对攀枝花烟叶的产量及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前茬种植黑麦草、豌豆、油菜有利于种植出烤烟中棵烟;前茬种植黑麦草、苕子、油菜能收获更高的经济效益,但前茬冬闲和种植黑麦草、小麦更能彰显攀西烟叶清香型风格,生产上推荐烤烟前茬种植黑麦草。  相似文献   

7.
罗思维 《科技信息》2013,(25):430-430,437
本文以云南普洱20102012年的上、中、下部烟叶原料75个样品作为研究材料,结合感官评吸指标对云南普洱地区烟叶原料化学成分中糖碱比、两糖比、氮碱比的适宜范围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普洱的中、下部烟化学成分的适宜范围与以往研究的烤烟最佳范围相符;上部烟的总糖含量、糖碱比的适宜范围较高,分别为25%2012年的上、中、下部烟叶原料75个样品作为研究材料,结合感官评吸指标对云南普洱地区烟叶原料化学成分中糖碱比、两糖比、氮碱比的适宜范围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普洱的中、下部烟化学成分的适宜范围与以往研究的烤烟最佳范围相符;上部烟的总糖含量、糖碱比的适宜范围较高,分别为25%26%和8.526%和8.59.5。  相似文献   

8.
周粉竹 《科技咨询导报》2010,(29):214-214,216
职业化烟农是今后烤烟生产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重点就是要培养一大批以种烟为主,精于种烟,靠种烟增加收入,实现小康的职业化烟农队伍。当前的烤烟生产由于各种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烟农队伍极不稳定,当年烟叶丰产、农产品价格下滑,粮烟比较效益明显,烟农就增加;当年烟叶不丰产、或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次年烟农就会减少,这样经常变动的烟农队伍,不利于烤烟生产的持续发展,因此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重点就是要培养职业化烟农队伍,只有稳定的职业化烟农,才能促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耕作模式对烤烟生产中栽培土壤养分变化及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采取两种保护性耕作方式:1 9月下旬深耕播黑麦,翌年3月底将黑麦掩青,然后整地栽烟;2 9月下旬深耕起垄播黑麦,烤烟移栽前10d用除草剂将黑麦杀死、免耕、直接栽烟.以目前常规烤烟栽培方式作对照,进行烤烟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养分流失和烤烟产量和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与常规耕作模式相比,保护性耕作能减少径流的冲刷,从而减少土壤养分流失.与对照相比,两种保护性耕作黑麦掩青或杀青覆盖能够为烤烟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提高烤烟的经济性状.黑麦掩青或杀青处理烟叶使产量和产值显著增加,烟叶产量分别提高2.56%和1.75%,产值分别提高4.77%和1.92%;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更加趋于协调,并以9月下旬深耕播黑麦,翌年3月底将黑麦掩青,然后整地栽烟效果最好,每公顷增加产值2 067.8元.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71-2011年黔东南16个气象站以及2005-2011年22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使原来的地县级资料细化到乡镇对黔东南烤烟种植生产中的光、温、水等气候条件与国内主要烟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烤烟种植大田生长期(5-8月)平均气温除南部的榕江、从江等略偏高外,其余地区气温条件对发展烤烟生产较为有利;降雨量充沛,特别是8月降雨量逐渐减少,有利烟叶品质的提高;日照时数相对较少,漫射光多,能促进芳香物质的形成;与国内优质烟区比较,黔东南烤烟种植大田期的气候条件与云南优质烟区有一定的差异,但相似于贵州遵义优质烟区,较河南、山东等优质烟区的日照时数偏少.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黔东南烤烟种植气候条件变化敏感区域,是烤烟种植不适宜区;利用两维图论聚类分析方法,得出黔东南乡镇烤烟种植气候条件区域为10类,为烤烟种植区划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施氮量、有机肥配施比例对烤烟产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烤烟K326施氮量、鸡粪有机肥配施比例试验表明:A282处理现蕾期、打顶期农艺性状最好,能够保证顶叶充分开面,倒2叶、倒4叶、倒6叶干鲜比性状最好,烤后烟叶工业可用性高。A2B2、A2B3处理烟叶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都较好,经济效益较高。施氮量、有机氮比例与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相关性并不一致。A2B3处理下部烟叶烟碱低,总糖适宜,糖碱比高;中部烟叶还原糖和两糖比较高,烟碱适宜;上部烟叶蛋白质和烟碱较低,有利于减少烟叶刺激性,其余化学成分较协调,各部位工业可用性较高。因此,采用施氮量9 kg·666.7m-2、配施鸡粪有机肥30-40%的处理组合较适合光泽县烟叶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2.
烟草物料风力输送速度的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草行业中的风力系统主要包括风力浮选和风力输送两大类,风力浮选和风力输送在烟草行业广泛应用,它是烟草物料分级和输送的重要手段。风力浮选和风力输送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物料的悬浮速度。由于烟草物料(叶片、烟丝、烟梗)的密度小、形状复杂,若等效为球体以当量直径来处理,势必会引起较大的误差。文章结合烟草行业和烟草的特点,较为详细地探讨烟草物料在垂直管道中的悬浮速度问题,进而确定风力浮选和风力输送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评价烟叶质量,对3个等级317个烟叶样品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烟叶样品的化学成分及其比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总体比较协调,其总糖、还原糖含量偏高,不同等级烟叶化学成分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含氮化合物与含碳化合物呈显著负相关,总氮与总植物碱呈显著正相关;对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比值进行因子提取得到3个主因子,代表其方差贡献率的83%以上,分别为含碳因子、燃烧因子及含氮因子。  相似文献   

14.
 以延边大田种植的烤烟品种吉烟9号为试材,于2007—2008年研究了烤烟成熟过程中,烤烟化学成分、物理性状和香气质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叶龄65d时烟叶化学成分较为协调,物理性状表现最佳,香气物质总量、新植二烯以及其他香气物质含量较高,棕色化产物类和类胡萝卜素类香气物质含量增幅较大,感官评吸得分最高,香气质感较好,香气量足特征较为明显,香气质量较优。综合上述结果认为,当吉烟9号叶龄在65d时,烤后烟叶品质最好,烟叶采收时期最佳。  相似文献   

15.
在叶丝样品中掺配了5种不同比例的梗丝卷制成了卷烟样品,然后通过中心切割气质联用技术对卷烟样品主流烟气的粒相物中香味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梗丝掺配比例的增加,样品卷烟的单支克重、抽吸口数、总粒相物含量和主流烟气粒相物中香味成分含量均逐渐减少.此外,粒相物中大部分香味成分的含量也都逐渐降低.而由于梗丝中木质素、纤维素、果胶等大分子含量高以及燃烧性好,使得叶丝中梗丝量掺配增加后,烟气中2-甲基吡嗪等美拉德反应产物、香兰素等木质素热解产物以及2,3-二甲基-2-环戊烯-1-酮等大分子热解产物含量也随之增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梗丝掺配虽然可以有效实现降焦,但仍需要通过加香方式来弥补梗丝加入后香气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ENDS)具有成分简单、烟碱含量可控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卷烟有效替代品。由于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在尼古丁释放过程中不发生燃烧,可降低烟雾中的有害成分,被认为可降低对吸烟者造成的危害。为进一步认识ENDS,本文综述了其使用中可能面临的DNA损伤及典型有害成分亚硝胺和苯并[a]芘的致突变性等问题。从化学分析、毒理学、细胞暴露、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5个方面讨论了ENDS的风险性,并对ENDS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苹果酸脲对烟气中焦油含量及原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气相色谱及常规分析方法,研究了苹果酸脲对烟气中焦油含量及原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酸脲处理能明显减少烟气中焦油含量,减少量占对照处理的16.9%。另外苹果酸脲处理能增加原烟中全钾和总糖含量,增加量分别占对照处理的19.5%和17.73%。苹果酸脲处理后原烟中糖/碱比例更趋合理,苹果酸脲使原烟的评吸质量得到明显地改善。  相似文献   

18.
烟草制丝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波水解提取烟叶中的游离氨基酸、AccQ-2A氨基酸衍生化试剂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卷烟制丝过程中松片回潮、润叶加料、烘丝三个工序前后烟丝中的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制丝加工制丝过程中A、B两个不同牌号的16种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幅度分别达31.5%和22.1%.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菌群是影响烟草品质的主要生物因素。对采取不同措施将烟草微生物应用于烟叶发酵工艺中,从而改善烟叶品质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指出在今后的烟草研究工作中,不仅要继续分离选育优良的微生物菌种资源,而且还要深入探究其在烟草发酵过程中对吸食者的影响。提高卷烟的吸食安全性,加强烟草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的纵横结合,开辟新效益型研究领域等。  相似文献   

20.
用烟草赤星病菌两个菌株进行测定,孢子在烟草叶面萌发能力最强;其次是在1%的葡萄糖溶液中;在蒸馏水中萌发最弱。在侵染试验中,用丙酮和70%酒精清洗的幼苗叶片发病加重;露天放置的烟苗较生长在温室内的烟苗发病重。在3种接种方法中,以孢子悬滴法效果最好。侵染和接种方法中的幼苗,其叶面微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均以处理的不同而有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