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吉林省位于东北区的中部,南界辽宁、西毗内蒙、北邻黑龙江省。东南隔鸭绿江、图们江与朝鲜为邻,东面与苏联接壤,并隔海与日本相望,地理位置为东经121°54′——131°11′,北纬40°51′—46°20′。面积约183300多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
额尔古纳地区位于我国北端,地理位置为北纬50°01′—53°23′,东径119°05′—123°。行政区划上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包括额尔古纳左旗和右旗。西以额尔古纳河与苏联交界,东北与我国黑龙江省接壤,东面和南面分别与该盟的鄂伦春自治旗、喜桂图旗及陈巴  相似文献   

3.
西昌地区位于四川西南部,东径100°10′—102°59′,北纬26°2′—29°13′。东西宽约220公里,南北长达360公里,总面积为54300多平方公里。地处横断山脉北段东缘,与青藏高原东南缘相接,地势起伏较大,大致为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处木里西部为5939米,最低处是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汕尾是广东省海丰县东南隅的一个市镇,位于东经115°13′——115°38′,北纬22°37′—22°53′之间,为我国南海主要的渔产区之一。水产蕴藏丰富,可与阳江的闸坡,东京湾的北海相比较。出产品除鱼蝦外,以软体动物中有经济价值的鲍鱼、蚶、蠔、鱿鱼和乌贼等最多,每年出产数量以数万担计,为南海主要的产地。汕尾是我国南海渔捞和养殖优良地区之一,其东边有内港,西边有大沙滩,汕尾镇则居于内港的出口处。内港的面积约达十三平方哩,东北岸是平原,沿岸多  相似文献   

5.
琅玡山位于安徽省东部的滁州市西南5公里,地处东经118°41′—118°18′,北纬32°12′—32°18′,境内山峦叠翠,林荫遮日,古树参天,风景秀丽。由于它是我国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之一,因此,研究其植被类型及特点等将有着深远的意义。一、影响琅玡山植被发育的自然条件在大地构造上,这里属于淮阳山字型耕造的东翼—张八岭地轴的组成部分。位于下扬子  相似文献   

6.
枣庄地处北纬34°38′—35°19′,东经116°49′—117°49′,位于山东省的南部,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经初步调查鉴定有蕨类植物35种,隶属于16科20属。  相似文献   

7.
枣庄地处北纬34°38′—35°19′,东经116°49′—117°49′,位于山东省的南部,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经初步调查鉴定有蝶类36种,隶属于7科28属。其中2种为山东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8.
蚊虫叮咬人体后,局部可出现红肿,奇痒,甚至引起继发性感染或溃疡,严重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工作。叮咬也是蚊虫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 1 一般情况 张掖位子东径100°06′—100°56′,北纬38°33′—39°29′,海拔1400—2000m,年平均气温7℃,最高气温35.5℃。民勤红崖山水库位于东径102°03′—104°02′,北纬38°05′—39°06′,海拔1300—2000m,贮水量4600万m~3,年平均气温7.8℃,最高39.5℃。两地均为广阔戈壁沙漠中的绿州,地表水充足,沟渠纵横,杂草丛生,树木成林,类似江南水乡景观。  相似文献   

9.
比较和研究人工改良草地不同定植方式及其技术经济效果,对于加快南方草地的改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于1984年秋季开始进行这方面的试验研究,现将效果初报如下。一、试验研究地点自然概况试验地设于四川省平昌县镇龙十万亩草地境內,地处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位于东经107°34′—107°37′,北纬31°50′—31°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大别山南坡及其附近地区,山峰林立,岗峦起伏,平原坦荡,土地类型多样,农业自然资源丰富,素以粮、棉、茶、木、竹、渔等物产著称,在省内农业上占有重要地位。本区位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介于北纬29°46′—31°16′,东经115°45′—117°44′,面积约1510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1%。在这较大的范围内,水热气候条件以及植被、土壤均呈现地带性、非地带性的特征与分异。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概况河南地处祖国中原,介于我国北亚热带和南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地理座标为北纬31°23′——36°22′,东径110°21′——116°39′。本省地势西高东低,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过渡性气候的特点,年均温多为14℃左右,年降水量为600——1300毫米。水资源较丰富,全省共有大小河流1500余条,分别属于黄河、淮河、海河和长江四大水系,此外还有许多江湖沟渠、坑塘堰库等,总计水域面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淅川县自然概况:淅川县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伏牛山的南麓,北纬约32°40′~33°22′,东径约110°~112°11′。其北、西北与西峡县交界,西与陕西省接壤,西南与湖北省毗邻,东南则与内乡县相接。总土地423万亩,其中山地占54.2%,丘陵占16%,平地占11.7%,水域面积15.6%。县境北部、西北部的山区面积较大,西南部山区面积较小,海拔约500~800米,超过800米以  相似文献   

13.
<正> 鞭蝎似蝎又像蜘蛛,体样古怪,令人生畏,是较稀罕的,亦是古老的蛛形纲动物Arachini-a,在三亿五千万年前古生代的石炭记就有其化石,虽然,它是脚须目Pedipalpida典型代表,但近年来国人对此动物尚无人研究和介绍。  相似文献   

14.
Global surface temperature ha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in the past decades. It is critical to evaluate such a change using appropriate approaches. The previous studies for assessment of the change usually used overall trends of temperature series (i.e. slopes of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of temperature versus year based on a least-square analysis) for entire study period. Temperature trends, however, differ among different periods, i.e. there are often breakpoints in the temperature series. Therefore, the overall linear trend of a temperature series may conceal some of the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mperature change. To precisely characteriz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air temperature change in China, we analyze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series between the year of 1961–2004 for 536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cross China, using piecewise linear regression approach. We found remarkable breakpoints in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cross the country.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started to increase in 1984 at a rate of 0.058°C/a at the country level. The year when warming started appeared to be gradually later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temperature increased since the 1970s in the north (north of 40°N), and did not rise until the 1980s in most areas of the south (south of 40°N), with warming starting in 1983 in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trends in annual mean temperatures showed a large spatial heterogeneity across China: a relatively small rising with a rate of 0.025–0.05°C/a in the Sichuan Basin, Central China and South China; the greatest increase in some parts of northwest China (i.e. Xinjiang) with up to a rate of 0.1°C/a; and rising at a rate of >0.05°C/a for most regions of the country. The feedbacks of cold waves and snow may be responsible for such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timing and rates of warming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基于MCI的河南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1~2018年河南110个气象站点逐日逐日气温和降水量等资料,根据《气象干旱等级》干旱标准,计算得到各站点近48年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基于MCI指数分析了历年平均干旱日数、各等级干旱年平均干旱日数、各季节平均干旱日数和干旱站次比的年变化、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8年来河南年平均干旱日数整体趋势自南向北逐渐增加,轻旱、中旱等级干旱年平均日数呈北多南少趋势,春季、夏季和冬季平均干旱日数呈北多南少趋势;近48年来干旱站次比的变化范围较大,区域性干旱在该地区出现的频率最高,河南干旱发生的范围有加大的趋势,除冬季外其它三个季节干旱发生的范围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河南伏牛山垂直绿化植物资源基本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对河南省城市、风景区垂直绿化植物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本文对河南省伏牛山垂直绿化植物资源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垂直绿化植物资源丰富;(2)垂直绿化植物在伏牛山南北坡分布具差异性;(3)各种性状和生长习性的垂直绿化植物完备,观赏价值高的种类丰富;(4)中国特有种较多,并与西南、华中植物区系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两栖动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河南省两栖动物的调查研究,至今尚无全面系统的报导。付桐生(1963)在《河南两栖类志》一文中记载了河南两栖动物7种;周家兴,单元勋(1961)在《河南省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目录》中综合报导了河南两栖动物14种(和亚种);四川生物研究所(1977)在《中国两栖动物系统检索》一书中记载了河南两栖动物13种(和亚种)。1979~1981作者等人对  相似文献   

18.
河南小麦籽粒中粗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三年来对河南省578份小麦品种样品的分析结果:河南省小麦籽粒粗蛋白质(干基)含量多数在13.12~16.32%之间,平均为14.72%;赖氨酸(干基)含量多数在0.34~0.46%之间,平均为0.401%,在全国各省市中居中上等水平。发现河南小麦籽粒中粗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在生产实践中对优质育种和科学栽培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9.
论文根据系统观点将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及浙江省作为一个大系统,运用灰色关联序算法对河南省生产力布局战略重点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生产力布局重点应放在科技与教育、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及农村经济建设上,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选定研究区和河南省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处理分析,发现河南省及邻区中强地震前研究区内出现小震活动增强的特征.分析认为:研究区的地震活动增强至其平均强度的2倍以上时,则在异常结束后的1.5a内,豫北及邻区发生4.8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为0.8,其预测效能R值评分为0.38.研究区内小震活动增强可作为预测豫北及邻区中强地震的一种中短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