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热模拟“阶冷”和等温脆化等试验方法,对9Cr-1Mo钢炉管焊接接头粗晶区的回火脆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SR自理时,9Cr-1Mo钢炉管焊接接头粗晶区对回火脆敏感,其敏感温度范围为450-550℃,但当炉管在高温下长期工作时对回火脆性不敏感。  相似文献   

2.
9Cr—1Mo—V—Nb耐热钢焊接接头组织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分析了9Cr-1Mo-V-Nb与几种常用耐热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表明试验的各种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良好.各焊接接头回火后焊缝区的显微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这与9Cr-1Mo-V-Nb钢正火回火态的显微组织相类似,但晶粒相对粗大.9Cr-1Mo-V-Nb同类钢焊接接头过热区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局部地区有少量δ铁素体.9Cr-1Mo-V-Nb钢与合金元素较低的异类钢焊接接头过热区的晶粒长大程度较同类钢为甚,碳化物聚集长大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小铁研试验和热模拟试验,对8mm厚9Cr-1Mo钢的焊接预热温度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不预热焊接时并没有产生冷裂纹,指明了国内外标准中对9Cr-1Mo钢焊前预热温度规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并通过计算绘制了不同线能量和板厚对应的预热温度曲线,为这种钢材焊接工艺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小铁研试验和热模拟试验,对8mm厚9Cr-1Mo钢的焊接预热温度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不预热焊接时并没有产生冷裂纹。指明了国内外标准中对9Cr-1Mo钢焊前预热温度规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并通过计算绘制了不同能量和板厚对应的预热温度曲线,为这种钢材焊接工艺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着色探伤、低倍检验、金相分析、显微硬度及电子探针等方法,分析了某化肥厂一段转化炉炉管沿异种纲焊接融合区的爆裂事故。研究结果表明:4Cr25Ni20钢与1(1/4)Cr(1/2)Mo钢焊接融合区,在500℃左右, 近20000小时的运行中,1(1/4)Cr(1/2)Mo钢接近融合线部位,由于碳向焊缝扩散而发 生脱碳现象,沿异种钢的融合线折出薄壳状脆性碳化物相,融合区硬度升高,这是导 致融合区韧性下降,引起炉管沿融合线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淬火和回火温度对6Cr18Mo和9Cr18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最后确定了性能可满足泵阀服役条件要求的热处理工艺。上述工作为用9Cr18Mo和6Cr18Mo代替GCr15和20CrMo制造抽油泵泵阀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脉冲MAG焊接工艺方法,在不予热条件下,对214Cr-1Mo耐热钢进行了焊接。观察分析了焊接接头的组织及性能。得出了这种方法焊接对热作用敏感的214Cr-1Mo耐热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淬火和回火温度对6Cr18Mo(440A)和9Cr18Mo(440C)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最后确定了性能可满足泵阀服役条件要求的热处理工艺.上述工作为用9Cr18Mo和6Cr18Mo代替GCr15和20CrMo制造抽油泵泵阀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5CrMnMo热模钢900℃强韧化处理时加热保温时间对机械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5CrMnMo热模钢900℃加热保温60min左右淬火组件针状马氏体和板条束中的孪晶区明显减少,当其在520℃下回火3h时可获得最佳的综合机械性能,这不但超过传统工艺而且优于复合等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淬火+中温回火和淬火+高温回火及其激光表面熔化处理的42CrMo钢的显微组织和旋转弯曲疲劳强度.结果表明,42CrMo钢经淬火+中温回火和淬火+高温回火后分别获得回火托氏体和回火索氏体.再经激光熔化处理后,表层为熔凝层,其组织为树枝(M+A′)+树枝间(M+A′+M3C),A′的体积百分数为19.6%;次表层为固态相变层,其组织为M+A′,在近熔凝层处A′的体积百分数高达35.4%.淬火+中温回火42CrMo钢的疲劳强度σ-1、σ-1n均高于淬火+高温回火42CrMo钢.对缺口进行激光熔化处理可以提高σ-1n和降低缺口敏感度q,疲劳裂纹源移至次表面  相似文献   

11.
从混合气体系统中任意两个组分的速度的几率分布出发,在证明了从速度坐标集合到速度坐标集合之间的速度坐标变换为正则变换的情况下,本文作为柯尼希定理的应用之一,较为详细地给出了推导相对速度分布、质心速度分布的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地下水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矿井涌水量预测难以得到理想结果的原因,指出地下水系统的稳定性判断是其关键,并从系统理论和统计理论两方面探讨了进行地下水稳定性判断的依据,提出了从系统状态估计入手进行地下水系统稳定性判断的方法。参7。  相似文献   

13.
多元函数的极限、连续以及间断,是数学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流行的教材中对这些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为此,本文探讨了以上几个概念,并提出了合理的定义,特别是给出了二元函数间断点的合理定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模拟和预测定向井的井眼轨迹,需要确定岩石的弹性常数。本文把岩石视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给出了岩石的本构方程,根据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岩石五个弹性常数的实验测定方法,并给出了几种岩石的五个弹性常数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5.
杨树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杨树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杨树溃疡病原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17个菌株在杨树上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病原在杨树上存在致病力分化的现象,但不同来源地的菌株之间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之间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病原致病力分化与地区分布和寄主来源无关。文章试用一种数值方法,对11种杨树感病性分别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对粘附理论的发展加以述评,主要包括机械连结理论、吸附理论、静电理论和扩散理论。  相似文献   

17.
筛箱各点运动轨迹为圆的振动筛工作时,激振轴上存在唯一的瞬时速度中心线,而且瞬心线的位置不变。瞬心线位于激振轴中心线与偏心块质心之间,该线到激振轴中心线的距线等于振动筛的振幅。只要胶带轮的几何中心安装于瞬心线上,胶带轮就只作定轴转动,不随筛箱振动。  相似文献   

18.
几种木兰属植物花粉粒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木兰属(Magnolia L.)植物全世界约有80余种,主要产于亚洲及北美;我国有30余种,大部分是著名的观赏树种和药用植物。而且其中某些树种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氯气等有较强的抗性,所以又是城市绿化、净化空气的优良树种。 哈钦松的真花学说认为,木兰科植物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得到了许多植物系统学家的赞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植物系的James W. walker曾研究了毛茛类(包括木兰科)植物1000种以上,和若干属的醋酸酐分解的花粉,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其中的100多个属的代表种花粉。可是他们所研究的只限于美国的特有种,如福莱氏木兰(Magnolia fraseri)、达老玉兰(Talauma sp.)等。至于我国的特有种类,前人曾做过部分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研究,但应用电子显微镜方面的研究还仅开始。我们对南京林学院校园内栽培的木兰属六个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对花粉纹饰结构进行比较观察,并拍摄了照片,以增补植物分类学的基础内容,并为良种繁育工作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9.
结球生菜基因转化组织培养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结球生菜马莱克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的激素配比,经愈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生根、移植入土三个步骤的离体培养,获得正常的再生植株,建立了结球生菜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为下一步的基因转化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培养基为MS+B0.1-4.0mg/L+IAA(或NAA或2,4-D)0.005-2.0mg/L;分根培养基为1/2MS,还测定了外植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中立型抛物方程组解的振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类中立型抛物方程组解振动的若干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