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不仅对百姓生活进行详细报道,而且参与到其中,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和专业人士的关注。这种新闻形式不仅为新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媒介的权力,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2.
首先提出了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的媒介生态观层级说,指出城市在微观层面是作为媒介的环境而存在的;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东莞大众媒介受众的结构特点、媒介接触情况和媒介期待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新兴城市的受众特点及由此衍生的媒介环境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王楠 《奇闻怪事》2011,(9):46-60,24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已成为生活的必须,中国社会已经呈现出“消费社会”的发展特征,深受消费文化的影响。电视媒介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在传播立场、内容、对受众的影响上都发生转变,与消费社会共谋,深刻影响着大众的生活。本文以消费、消费社会、消费文化、消费主义、符号学等理论为指导,采用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消费社会背景下的电视媒介传播进行现状分析,揭示出消费社会与电视媒介是^何共谋的。进而从电视媒介传播内容、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及电视媒介作为传者的偏向3个方面分析二者共谋带来的消极影响:视觉表达肤浅、内容表达趋同、意义表达虚无;对受众价值观产生了自我实现功利化、对幸福的追求物质化、人性结构单一化的影响;电视媒介作为传者传播注重电视的商品主导、受众主导、技术主导。  相似文献   

4.
王楠 《奇闻怪事》2011,(10):39-45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已成为生活的必须,中国社会已经呈现出“消费社会”的发展特征,深受消费文化的影响。电视媒介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在传播立场、内容、对受众的影响上都发生转变,与消费社会共谋,深刻影响着大众的生活。本文以消费、消费社会、消费文化、消费主义、符号学等理论为指导,采用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消费社会背景下的电视媒介传播进行现状分析,揭示出消费社会与电视媒介是如何共谋的。进而从电视媒介传播内容、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及电视媒介作为传者的偏向三个方面分析二者共谋带来的消极影响:视觉表达肤浅、内容表达趋同、意义表达虚无;对受众价值观产生了自我实现功利化、对幸福的追求物质化、人性结构单一化的影响;电视媒介作为传者传播注重电视的商品主导、受众主导、技术主导。笔者最后针对不良影响从电视媒介传播内容、对受众影响、对传者的要求三个方面提出了积极对策。希望本文能够对消费社会中电视媒介的良性发展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学界掀起了一股媒介文化研究的热潮。作为媒介文化研究史上的"双璧",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观点对于我国的媒介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法兰克福学派强调,媒介不仅是一种文化工业,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则站在普罗大众的角度拓展了文化的内涵,肯定了受众的能动性。但是,从我国的现实语境出发,中国的媒介文化研究不仅需要借鉴西方的相关理论,更应该立足于本土,以发展出一种全新并具有实践性的多元化视野。  相似文献   

6.
赵志立  夏海燕 《科技信息》2011,(21):I0419-I0420
1精确新闻报道现状 精确新闻在国内可谓应运而生。一是媒介自身的需要。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家媒体都在努力创造新品种,以吸引受众。精确新闻作为引人注目的一种新的新闻体裁,自然备受媒体的宠爱。二是社会的需要。这里的需要包括大众的需要和决策层的需要。大众既希望通过媒体反映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考察农村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思辨、运用能力及媒介参与能力,进而对农民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农村受众接触媒介的模式欠理想;农村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思辩能力有待增强;农村受众获取信患的首选是人际传播渠道;新的认知需求未能在农村受众中有效产生;媒介传递的各种信息在农村受众的日常生活中能发挥作用的较多,在经济生产活动中较少。  相似文献   

8.
在印刷史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印刷业的最新发展,提出大众印刷概念,并给出大众印刷出现的条件。然后,详细阐述大众印刷的特征及其对印刷行业的潜在影响。最后,在大众印刷观点下,概要论述和预测了印刷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期望大众印刷概念的提出能够给印刷业发展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百家讲坛》因教授、学者在央视讲授传统经典的形式,一直被受众看做学术栏目,对其怀着学术期待。但由于转型后的《百家讲坛》为了适应最广泛受众的文化口味,模糊"学术"与"娱乐"的界限,趣说经典,甚至"误读"经典。固守学术场域的专家型受众,没有看清栏目性质变化仍以学术标准去评判《百家讲坛》,质疑学术传播与大众媒介的关系。分析认为只有大众媒介在坚守学术的前提下将学术通俗化才能更有利于学术的传播,而这要建立在大众媒介传播学术的公益性而不是市场利润驱动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0.
论广告广化     
仲素梅 《凉山大学学报》2002,4(1):115-116,123
广告以其赏心悦目的方式,传递着公众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信息,广告吹散了封闭的观念,带来了新生活的气息,广告文化丰富了公众的日常生活的同时,它也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本文着重从大众媒介的角度,论述其对正确引导广告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国岩 《科技资讯》2006,(19):239-240
综观媒介发展史,大众媒体对不加甄别的庞大受众进行信息说服的模式在大部分时间里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由于技术的促进,也有一些旧有媒体面对传播效果更强大、更富有吸引力的新媒体,开始立足于自身优势,实行“差异化”经营战略:报纸开辟“深度报道”,杂志和广播则走向“分众化”经营:即不求“大而全”,而求“小而精”,或围绕目标群体或围绕大众的某种特定需求,提供特定的信息与服务,从而赢得特定的受众和广告商,媒体“分众化”雏形初现。  相似文献   

12.
认识信息传播规律 拓展高校信息服务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息传播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包括“信息—媒介”的关系以及“信息—媒介—受众”的规律,论述了拓展高校的信息服务领域及服务反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众媒介新环境将自然转变成它的背景,媒介成为新的“自然”、新的环境。媒介环境即大众传播媒介所营造和建构的虚拟环境。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就必须拥有公信力,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广大的网络受众提供权威的信息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媒介社会化的来临,探寻媒介文本的接受问题成为时代的需要,由于媒介文本存在很大的误读漏洞,其接受问题也期待商榷,若从哲学解释学视域出发,或许能够对媒介文本的接受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也对受众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变革时期,我国新闻界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面临着诚信缺失的生存和发展危机。造成受众对媒介这种信任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新闻界滋生腐败现象,败坏了新闻队伍的整体形象和良好声誉;虚假新闻泛滥成灾,损害了新闻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信誉度;有偿新闻屡禁不绝,貌似新闻的广告充斥版面或荧屏,误导甚至欺骗媒体的目标受众,激起大众的抱怨和不满。面对这种情势,要保持我国新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探索建立个人自律、单位管理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新机制和新措施,重塑新闻界的形象,增强传媒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社会进入新时代之后,各种媒介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媒介进入融合时代。在此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大众传播学》的教学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者和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媒介融合的背景进行简述,分析了当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大众传播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希望可以给相关教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拉斯韦尔在"五个W"模式中提出了受众研究问题,早期"枪弹论"的受众观以传者为中心,视受众为被动接受对象,认为精英可以通过大众媒介对大众进行操纵和控制。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一些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复杂而有限,提出以"受众的需要"为中心,把受众看做信息产品的"消费者",然而,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这种受众观具有虚假性,实际上仍是以"受众为中心"幌子下的"传者本位"。随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在传者与受众这一矛盾体中,受众也被看做"具有特殊需求的主体",传播不再是"主体—客体"结构的思维。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文化研究"把受众研究的理念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认为不仅传播者在传播信息时遵循法则,受众的解读也遵循法则。认为受众是一群积极的"解读者",而这一解读并不总是朝向传播者的原意的。从"枪弹论"到"作为市场的受众"到"使用与满足"理论再到文化学派的"生产性受众",传播学受众研究的理念经历着受众从客体到主体,从被动到主动的一个渐进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范立华  栾晓军 《甘肃科技》2007,23(2):213-215
大众媒介正在通过各种渠道逐步动摇着学校教育的权威地位,向“大学人”及所传承的大学文化渗透,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因此,如何教育学生明智、理性地辩识媒介,尤其是把脱离了“家长把关人”的大学生们造就成为具有相当批判能力、能独立思考媒介信息的未来公民,亦显的至关重要。通过对媒介及媒介信息自身与受众等进行多方位的分析,提出了如何最大程度上消除非主流的媒介信息对大学生政治思想消极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拉斯韦尔在"五个W"模式中提出了受众研究问题,早期"枪弹论"的受众观以传者为中心,视受众为被动接受对象,认为精英可以通过大众媒介对大众进行操纵和控制。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一些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复杂而有限,提出以"受众的需要"为中心,把受众看做信息产品的"消费者",然而,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这种受众观具有虚假性,实际上仍是以"受众为中心"幌子下的"传者本位"。随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在传者与受众这一矛盾体中,受众也被看做"具有特殊需求的主体",传播不再是"主体—客体"结构的思维。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文化研究"把受众研究的理念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认为不仅传播者在传播信息时遵循法则,受众的解读也遵循法则。认为受众是一群积极的"解读者",而这一解读并不总是朝向传播者的原意的。从"枪弹论"到"作为市场的受众"到"使用与满足"理论再到文化学派的"生产性受众",传播学受众研究的理念经历着受众从客体到主体,从被动到主动的一个渐进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第三人效果”理论认为受众倾向于认为媒介信息对其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身的影响。作为新效果观的代表,该理论在国外研究蓬勃发展,国内研究却凤毛麟角,本文即是对“第三人效果”相关理论内涵、理论模式及理论特质进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