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地层移动对于周围的地下管线带来了不利影响。关于这方面的理论或试验研究的内容多以考虑个别因素为主,比如说偏重于损伤规律分析以及试验验证,缺乏多因素下地下管线变形损伤的影响因子综合评判分析研究。该文采用正交试验法科学的综合考虑了基坑开挖对地下管道变形所涉及的管线埋深、管线与基坑的水平距离、地下水深度、管线材质和管线直径,从而可以更加准确有效的评估基坑开挖对管道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坑开挖会引起土体的扰动从而带动近邻管线的位移,甚至会引起管线的开裂破坏。本文以实例工程为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PLAXIS模拟基坑开挖引起大直径管线位移的变化,得出基坑开挖深度与埋设污水管线深度之间存在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并且分析基坑开挖引起管线水平和竖向位移之间的差异变化,基坑开挖引起管线水平位移的增长速率为0.57mm/m,竖向位移增长速率为0.73mm/m,文中得到的结论和建议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坑开挖会引起土体的扰动从而带动近邻管线的位移,甚至会引起管线的开裂破坏。以实例工程为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PLAXIS模拟基坑开挖引起大直径管线位移的变化,得出基坑开挖深度与埋设污水管线深度之间存在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并且分析基坑开挖引起管线水平和竖向位移之间的差异变化,基坑开挖引起管线水平位移的增长速率为0.57 mm/m,竖向位移增长速率为0.73 mm/m,所得的结论和建议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基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苏州某大型基坑工程的监测资料及相关施工资料,研究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边建(构)筑、地下管线的沉降的规律性.结果表明:周边环境的沉降变化与基坑开挖深度的变化呈一致变化关系;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漏水漏砂现场极有可能导致周边管线的变形,增大管线的变形曲率,威胁基坑周边管线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叶英 《今日科技》2007,(4):41-43
一、非开挖技术概述1.非开挖技术含义。非开挖技术也称非开挖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国外称TT(Trenchless Technology)或No-Dig,是指在不开挖地表的情况下,利用地质工程的技术手段,铺设、修复或更换各种地下管线的一种高科技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由狭长型的市政管廊基坑开挖引起邻近管线沿长度方向的位移变化.以杭州管廊基坑工程为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探讨不同围护结构形式下的基坑开挖对邻近大直径污水管线的影响规律.分析得出管线的位移因近邻基坑的开挖存在时空效应,且提高基坑围护结构的刚度可以减小20%管线位移量;同一围护结构形式下两条管线的竖向位移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两条管线之间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分别监测两条管线的水平位移,研究结论和建议可为相似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土岩复合地层中深基坑开挖对邻近管线变形的影响规律,开展了土岩复合地层中深基坑开挖的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研究.以南京地铁一号线北延工程二桥公园站车站基坑为工程依托,基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管线沉降变形分析,并使用PLAXIS 3D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管线与基坑间距、管线埋深等因素对管线变形的影响规律,并定...  相似文献   

8.
非开挖技术可在少量开挖地表的条件下探测、修复和铺设多种地下管线,是城市道路管线工程施工的一次技术性变革。本文简要阐述了非开挖拖拉管法的施工要点,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非开挖敷管技术在市政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坑开挖会对下卧管线产生不利影响,如何控制基坑开挖对下卧管线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工程界的热点问题.以杭州市沿江大道管廊基坑上跨污水管段工程为背景,利用ABAQU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管线周围土体注浆加固的作用,同时研究了改变管线与基坑的夹角引起管线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上方基坑的开挖会使下卧管线呈现出"中间大、两边小"的"上凸型"变形模式,对下卧基坑管线周围进行合理的注浆加固,能有效减少管线的整体隆起变形;且下卧管线与基坑长边夹角越大,管线的最大隆起位移越小,当管线与基坑长边垂直时,管线的隆起变形最小.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合肥某地铁车站深基坑为工程背景,依据岩土工程地质勘查资料,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进行数值分析,结合基坑围护结构-土体-管线三者为一体的统一体系,研究了基坑开挖对临近地下管线变形和受力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线的最大水平与竖向位移均发生在基坑中部,且水平位移受基坑开挖的影响较大;沿轴向方向上管线内侧的弯矩从端头到坑角先增大后减小,并在坑角处达到最小值,进入基坑开挖范围之后管线的最大正弯矩发生在距坑角12 m处横截面的内侧.  相似文献   

11.
毋慧东  潘金甫 《科技信息》2010,(36):329-329
本文总结了非开挖技术在给水管线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非开挖技术的优点,适用范围,施工要点,结合具体工程在施工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给排水管道工程是市政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开挖施工法是一种常见的埋管施工方法,由于其简单易行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城市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城市道路的负荷越来越严重,开挖施工法在有些情况下变的不可行。非开挖技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在不开挖地表沟槽的情况下进行地下管线的铺设、修复和替换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中,电磁法是最主要的探测方法。本文结合上海市某非开挖信息管线探测工程,论述了示踪法在地下管线密集,相互间干扰较大且埋设条件复杂地区进行探测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围地下管线位移,基于两阶段法,首先给出了基坑开挖引起的周围自由土体位移的计算方法,然后结合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建立了受土体卸载附加变形影响的地下管线竖向和水平方向位移方程,通过有限差分法求解出地下管线位移。将此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其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基本吻合,验证了两阶段法的合理性及适用性。本方法可用于分析管线埋深、管线距离、地基土性质等因素对管线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城市热力管线工程中新采用的非开挖铺设施工技术,详细叙述了热力非开挖铺设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步骤、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16.
《华东科技》2004,(1):132-132
上海上水自来水特种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各类地下管线非开挖定向敷设:各类管道非开挖修复:各类管道清洗喷涂翻新:各类管线探测、检漏:涉水、防水、防腐涂料和构筑物涂装等特种工艺施工的专业化施工企业,作为一家“国际非开挖协会会员”单位的企业,公司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顶管设备、管道内外清洗和喷涂设备。凭借先进的施工和研发技术,公司先后完成了国内外诸多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合理回收管线下方压覆的急倾斜邻近煤层煤炭资源,以新疆鄯善到乌鲁木齐输气管线穿越的碱沟煤矿为工程背景,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急倾斜相邻煤层开采三种不同开采顺序引起的管线变形与应力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开挖顺序导致管线的变形和应力有较大的变化,方案2(先采较薄煤层后采较厚煤层)对管线变形和应力影响较其他工况影响小;管线的安全性不仅取决于开采条件、岩体及管道自身的力学参数等自然因素,而且与开挖顺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李凯 《科技信息》2007,(22):148
非开挖技术铺设地下管线施工的技术。本文对次进行介绍,力求为类似工程的推广应用提供一点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9.
深基坑支护方案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深基坑支护方案进行评价,通过建立深基坑支护方案的模糊综合评判法,首先依据深基坑安全等级和变形控制等级初步选择方案,按安全可行、经济合理、环境保护、施工便捷等基本准则进行一级模糊评判.然后根据支护体系设计应满足强度、变形和稳定性验算等基本原则,确定影响安全性的因素, 根据支护体系施工费用、土方开挖费、施工监测及检测费、环保费用等基本原则,确定影响经济性的因素,最后根据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施工对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施工产生的次生灾害影响等基本原则,确定影响环境保护的因素.最后进行现场工程支护方案模糊评判优选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现有解析法对隧道开挖导致临近地下管线产生位移的分析较少且考虑影响因素不全面.针对这一问题,在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基础上,建立管线竖向位移的计算模型,提出求解隧道开挖引起的临近地下管线竖向位移的初参数法.通过采用ABAQUS软件中的管土相互作用模块进行管线变形的有限元数值模拟,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工程实例的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文中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初参数法综合考虑管线和土体双重因素的影响,克服了已有方法的局限性,且计算结果符合实测管线位移小于自由场土体位移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