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范学亮 《晋中学院学报》2007,24(4):17-19,57
"文心"是"为文之用心","为文之用心"何?要"心哉美矣",它是对创作主体的道德修养与境界的首要的要求,是"形而上"的"道"的问题,因此放在书名之首;"雕龙"是对创作主体的创作方法技巧(包括辞采的运用)的要求,是"形而下"的"器"与"技"的问题,因此放在书名之后。也就是说,"文心"与"雕龙"都是就创作主体而言的,都是对创作主体的要求。从内涵上来说,"文心"与"雕龙"是一重一轻一先一后又密不可分的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2.
艺术主体所养之"气"包括生理之气、心理之气、道德品质、精神人格之气,还包括艺术家创作前的精神状态。艺术主体所养之"气"的不同,转化为作品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养气"就是人对自我本能、自我生命的体察,从而以自我生命去体合宇宙生气流行的大生命节奏。从文艺创作和批评的角度看,艺术家"养气"就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他在力求把握和艺术地表现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3.
解读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玄妙的描述,我们可以受到启发:在写作中创造"雄浑"的境界,作者应该培养雄健浑厚的精神、恢弘豪壮的气度和激昂狂放的情感,选择"大而强"的物象,在构思中神与物游,进入创作主体与创作对象物我同构的心物和谐状态,创造"至大至刚"的意象或意境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探讨了构建"金学"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已为"金学"体系的构建提供可能,构建"金学"体系不仅在宏观上可以为今后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而且在微观上可以纠正人们对待大众文化的狭隘心态.其次,文章分析了"金学"体系的内容组成,认为真正的"金学"应该是"以金庸及其所有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其内容最起码应包括创作主体研究、作品本体研究、作品接受研究和对金庸及其作品研究的研究这四个方面.最后,文章对如何构建"金学"体系作了具体阐述,认为只有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和"真"、"善"、"美"的标准,我们才能树立科学的治学观念,运用正确有效的治学方法,构建真正意义上的"金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和审美中是否有个"审丑"问题?其效应如何?这是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现代化进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研究文学审美的问题,人们可以尽情发挥;研究"审丑",似乎就受到种种禁忌.从主体隐秘情感的宣泄,自我审美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对此进行探索,对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情"亦称"情感移人",在艺术创作中赋予无生命的对象以主体的情感使事物和艺术形式具有人类的情感性质。主客体通过移情作用得到统一,自我与对象融为一体。在中国画创作实践中,运用于线描、赋色等创作过程中,从"应目","会心"至"畅神",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完全的融合,达到"物我合一",创作主体进入物我相忘的"物化"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境是由移情产生的。"移情说"在中国画的创作中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鲁迅名著<故事新编>的理解、研读,读者、研究者一直众说纷纭、疑谜甚多,本文从创作主体思维机制这一新层面、新视角审观诠释<故事新编>,认为多向性、跨越性、扩散性、辐射性、迁延性、连动性、联翩性是鲁迅创作思维机制的主要特色,并进而导致了"奇特网络式效应"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以强调感情、个性与理想的浪漫主义,对"五四"时期青年作家的创作观念影响很大.个性意识、女性意识、性爱意识纷纷萌芽、苏醒,开始深入作家的思想、灵魂,最终影响到作家的创作.他们的婚恋小说也呈现出明显的浪漫主义文学特征.由于当时作家大半和社会处于矛盾对立,其作品一般富于感伤忧郁的情调;在表现现实上,多运用幻想夸张的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在形式上,多采用自传自述的形式,与作家的生活与情感经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张问陶是清中叶继袁枚之后性灵派重要诗人.后人探讨其性灵诗论多从性情、天性、血性入手,而忽略"性灵说"另一要素"趣".本文从创作主体之真趣、创作过程之灵趣、创作客体之逸趣三方面揭示张问陶"趣"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在<易传>论"辞"的内容中,"圣人之情见乎辞"树立人文创造活动主体的典范,而"辞见情伪"说,更具有创作主体论中情感修养论的指导意义.与"辞见情伪"说密切相关的修养说,则是<易传>中的"易其心而后语".  相似文献   

11.
“六书”是汉字造字的理论,我们可以运用“六书”理念来解读和欣赏现代标志。不少标志的设计体现出了汉字的表意性和拼音文字的表音性特点,不仅表现了文字的特征,还阐示了被标识对象的文化内涵。运用“六书”理念看标志设计,可以为我们诠释标志提供一种新的思维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提出,对新时期加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就对“四个尊重”的提出及内涵和辩证关系等方面问题的理解作一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湖北文学创作成就辉煌.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失掉了楚文学的浪漫超越品格,缺乏有国际影响的重量级作家和经得起时间打磨的重量级作品。湖北人特有的世俗精神气质、“九头鸟”文化心理及由此造成的不够健全的“作家灵魂”,此三者正是制约湖北文学进一步发展的精神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借鉴神话学的相关理论,解析了"侠"的内涵及人们对于"侠"的观念的流转与演变:侠的创造具有相当的虚构性和变数。侠走出历史后,就被不断地"发明"、"创造"成为维护正义的斗士和人间的浪漫英雄。侠神话的创造涉及对存在的认识、对道德的需求和对政治公道的盼望。侠神话建构的同时,也在经历着不断地解构,在港台新武侠小说对侠的现代阐释中,这种神话最终被打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坐具的“座”与“坐”引发关于设计思维方法的一些思考,针对在设计构思过程中思维容易被现实中具体物的概念和现有模式束缚,提出了如何摆脱思维定势,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即通过分析动词、名词和限定词在设计中的主次关系,并通过对具体设计课题的分析,找到设计创新的切入点,要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应从动词出发,紧紧抓住产品的本质,并结合限定词去思考,这样才不易流于形式而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6.
陈军  庞大连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2,18(4):278-280,289
分析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教育模式的特点。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应围绕以“学”为中心进行,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从诗学概念"清"的复义性看,李白诗亦有清美的风格。李白诗之清首先表现在写景的清新明净上。李白诗的写景色调明亮,给人以明净新鲜之感,体现出清新的风格。其次,李白诗的清美表现在抒情的真挚与脱俗上。其诗歌感情表达真挚感人,又以清新脱俗的笔法出之,是诗人率真人格的自然流露。其三,李白诗的清美也表现在意境的创造上。李白诗善于营造浑融含蓄的清空意境,也善于营造或高迈旷达,或凄清幽寂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对于纪录片创作而言,编导意识作为创作者的个人素养、情感、审美的理论形态,贯穿整个作品的创作过程,从前期准备,到拍摄过程,再到后期制作,无不体现着编导意识的重要作用,从对题材的选择方面决定了纪录片的内涵,从对拍摄角度的选择层面决定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和被摄者自身价值的挖掘程度,从编导的剪辑风格个性决定了纪录片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实施"三创"教育是深入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广西高校"三创"教育发展现状与地理专业特色相结合,探讨了地理科学专业实施"三创"教育的模式,以期提高地理科学专业"三创"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从句法结构方面考察和分析“得”字句中“得”前的主语S。根据主语S是否出现,“得”句可分为主语未省略句和主语省略句两类,其中,主语省略的情况比较普遍。在主语未省略的情况下,主语大多由体词和体词性短语充当;在主语省略的情况下,主语承某一句省略占了相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