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的意义是凭借语音来传达的,因而,在有声语言中,特别是在艺术语言中,如能正确地把握音色、音高、音长、音强的不同特征,恰当地运用语音技巧,不仅可以把意思表达得清楚明白,而且可以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和感染力。语言的“音乐美”主要表现为语音结构有规律的重复和有规律的调配。比如,音节重叠,声韵重叠可使语音和谐悦耳;平仄交错,轻重变异,长短分明可使语音参差动听。汉语语音的修辞作用,是一种客观存在,本文把它提出来,希望引起同志们的注意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刘宗保 《皖西学院学报》2023,(3):146-152+156
庐剧语言具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根据已有的庐剧剧本可以挖掘其中的相关词汇、修辞和语法等语言特征。词汇特征主要包括指称与方言词两方面,修辞特征包括析词修辞、语音修辞和混合修辞三类,语法特征则可以从词的用法特征与结构表达特征等两个角度来考察。庐剧语言的相关特征与方言、近代汉语及戏曲语体本身特征有密切关联。相关考察有助于庐剧语言及戏曲语言的语言学研究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3.
一汉语语言风格是一种客观存在,需要我们去研究。汉语和别的民族共同语一样,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诸方面都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使用规则。它要求所有使用汉语的人不论在什么样的交际环境,也不论在什么功能的语言式样中都要严格遵守这种规则。这种一视同仁的要求形成了汉语的规  相似文献   

4.
李春桂  郭初建 《科技资讯》2007,(15):226-227
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运用语言与思维互照的方法,举例式列举了汉民族思维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方面的体现,并做了一些粗浅分析。希望能通过实例来进一步验证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语音修辞种类繁多,每种语音修辞手法都可以表达一定的情感,从而实现语篇上的衔接。汉语古诗词巧妙地运用语音修辞,以营造气氛、传递情感、实现整首诗词的意境。译者在翻译之前,应对原诗的语音修辞仔细推敲研究,才能把握好原诗的意境,对译文的处理才能更准确细腻。  相似文献   

6.
汉英修辞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和英语都有众多修辞现象,由于两种语言都局限于各自的文化背景,都有各自独特的语音、文字结构和习惯用法,因而某些修辞现象很难在译成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方法。本文拟就汉英某些较明显的修辞差异及对翻译所造成的困难作一肤浅的分析,意在抛砖引玉,共同探求解决困...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构成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人们用语音按照一定的规则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是人类特有的交际手段.讲课是通过有声语言以及文字来传授知识的.特别的,有声语言是教与学的一个桥梁与纽带.没有语言这个桥梁,课堂教学就难以进行.  相似文献   

8.
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语言水平,这是无庸置疑的。语言水平的提高首先是语音水平的提高,因为语音不仅是语言的基础,也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不掌握语言的声音方面,就谈不上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来掌握,因为语言首先是有声的,有声语言是人类最主要、最灵活的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之所以能进行,是因为参加交际的双方都遵循了约定俗成的语音规则。可见语音准确与否决不是小事,而是直接影响交际效果的大事。全日制六年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规定:“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不加强语音教学就无法达到大纲规定的这一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语音形态对语言的表现强度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但这常常被一般的语言研究所忽视。本文从汉语的特定构成入手,阐明它的特殊语音形态,然后深入到语言运用的创造性重构和常规性使用现象中,具体探究汉语语音形态对不同语言表现力的强化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英语重叠词和汉语联绵词在各自的语言中占有很大的数量,其修辞特点有很强的可比性。从修辞角度对英语重叠词与汉语联绵词进行比较,了解和掌握两者在运用中的异同之处,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对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分类进行了探讨.查阅收集整理了前人的结论,把成语从来源,语音,结构,修辞等方面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语音感知研究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现有的汉语语音感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汉语在元音、辅音、轻声、重音等方面的感知研究现状,并从音感知概念,汉语语音听辨研究(其中又以汉语的元音、辅音、轻声、重音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汉语语音韵律感知的ERP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语音感知的ERP研究主要集中在韵律感知领域.  相似文献   

13.
浅析委婉语的语言特征和修辞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在语言交际中被广泛运用。本文中笔者分别阐述了委婉语在语音、构词、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特征和隐喻、借代、类比等各种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14.
我校中文系与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协商,定于1999年1月起,共同编辑出版国家级核心期刊《语文研究》。我校林立芳教授、庄义友副教授和庄初升讲师分别担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和编委。目前,两单位共同编辑的《语文研究》1999年第1期已如期出版。《语文研究》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1980年创刊,属季刊,主要刊登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语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兼顾古代、近代汉语、语言学理论、语言教学以及语言学论著的评论。《语文研究》自创刊以来,在国内外语言学界一直享有较高的学术影响,是语言…  相似文献   

15.
手语和作为有声语言的汉语比较,在句法结构上存在诸多不同,有其作为视觉语言的特殊之处。通过从简单句和关系从句两个方面比较中国手语和汉语的句法结构,深入解剖中国手语和汉语句法结构的异同,从而为手语研究、聋人的汉语学习和手语翻译的发展等方面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汉语修辞决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它所追索的也是这个民族灵魂深处的企盼。研究汉语修辞,必须站在文化与历史的层面上,这应该是深入研究汉语修辞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7.
汉语修辞决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它所追索的也是这个民族灵魂深处的企盼。研究汉语修辞,必须站在文化与历史的层面上,这应该是深入研究汉语修辞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梁爽  丁宝昌 《奇闻怪事》2009,(10):52-54
歧义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双关,即歧义在修辞上的运用。造成英语歧义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本文旨在对英语歧义中的语音歧义和词汇歧义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分析,并且探究使用语音歧义和词汇歧义在英语语言中产生的双关修辞效果,展示英语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及其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汉语修辞学研究的重点在共同语,尤其是共同语中的辞格。方言修辞的研究,包括方言语音的修辞研究几乎为零?本文以不少方言中普遍存在的入声为例,提出纠正这一研究偏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修辞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汉语修辞史专著,它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并以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内容语言的丰富性为今后修辞史探索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