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纳米材料是指颗粒尺寸在纳米量级(1~100nm)的超细材料。纳米材料在结构,光电和化学性质等方面具有诱人的特征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纳米材料的发展,对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固体材料的本质结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介绍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与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纳米材料因受量子尺寸效应和介电限域应等特性的影响,往往具有不同于块体材料和原子或分子的介观性质,在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催化和环保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本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和不同领域的应用,并指出了当前纳米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纳米材料安全性及其生物效应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纳米病理学,作为一门“关于纳米设备和纳米结构的相关生物效应及其问题的科学”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其与宏观材料相比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和生物动力学过程,从而对人体产生各种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4.
纳米材料因受量子尺寸效应和介电限域应等特性的影响 ,往往具有不同于块体材料和原子或分子的介观性质 ,在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催化和环保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和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并指出了当前纳米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李强 《科技潮》2005,(4):8-9
新材料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新型建材、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八大领域。从应用来看,新材料产业的很多领域是针对特定的行业的,如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和新型建材,而有些领域则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如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超导材料。  相似文献   

6.
材料粒度达到纳米级别时会产生特殊的表面效应及小尺寸效应,因此纳米材料往往表现出不同于本体材料的独特性质.该文着重在尺寸效应及温度效应上对ZnS纳米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展开研究,探究了一种水热法制备出5种不同尺寸的纳米ZnS,并在不同温度下测定其在水溶液中平衡时的电导率.根据所得数据,以热力学循环法、溶解热力学理论以及电化学热力学平衡原理为基础,探讨了颗粒粒度和温度与纳米ZnS热力学性质之间的规律.结果表明:纳米ZnS的溶解热力学函数、摩尔表面热力学函数、偏摩尔表面热力学函数和规定热力学函数均与粒径、温度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文进一步完善了溶解热力学理论,为涉及相关纳米材料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纳米材料的规定热力学函数和表面热力学函数是物质的本征函数,与材料的催化、吸附性质等具有紧密联系。因此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准确获取真实体系的表面热力学函数具有重要的意义,溶解热力学法因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及无假设条件等独特优势,相比其它方法更加科学。本文通过测定溴化银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的电导率,结合溶解热力学理论计算纳米材料的溶解平衡常数。以块体材料为比较标准,获取了纳米AgBr的溶解热力学函数、表面热力学函数、偏摩尔表面热力学和规定热力学函数。本工作为纳米AgBr在感光、催化、吸附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物理化学参数,对预测难溶盐类纳米材料溶解、催化、吸附等性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纳米材料研究的进展纳米技术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的理论和实践的大量准备,到90年代得到很快的发展。从研究的内涵和特点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年以前)主要是在实验室探索用各种手段制备各种材料的纳米颗粒粉体,合成块体(包括薄膜),研究评估表征的方法,探索纳米材料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特殊性能。第二阶段(1994年前)人们关注的热点是如何利用纳米材料已挖掘出来的奇特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设计纳米复合材料。第三阶段(从1994年到现在)纳米组装体系、人工组装合成的纳米结构的材料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在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新的热点。这一阶段研究的特点更强调人们的意愿设计、组装、创造新的体系,更有目的地使该体系具有人们所希望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及特点。对纳米组装材料、纳米结构材料、纳米添加材料、纳米涂层材料和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和包覆等纳米材料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并对纳米材料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低维碳纳米材料的广泛研究,引起了人们对于纳米尺度范围内不同维度的同素异形体材料的极大关注.氮化硼纳米材料具有与碳纳米材料类似的结构,但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不同于金属性和半导体性的碳纳米管,氮化硼纳米管是一种电绝缘体,其带隙不依赖于管子的几何构型,它具有高的热传导率、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二维的氮化硼纳米薄膜具有同样的优点.这些独特的性能使得氮化硼纳米管和纳米薄膜在各种潜在的领域,如光电子器件、功能复合材料、储氢,催化等,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我们在一维氮化硼纳米管、二维氮化硼纳米薄膜方面的一些理论研究,包括氮化硼纳米管与单层材料的结构、缺陷、化学修饰、气体吸附以及三维氮化硼纳米超结构.  相似文献   

11.
纳米材料的应用和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纳米科学技术诞生以来,纳米材料的应用和产业化就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并可能成为21世纪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支柱之一。我国纳米材料的应用和产业化现状可以用纳米粉体材料初步实现了产业化、纳米复合材料和纳米涂层技术出现了产业化趋势和传统产业应用纳米技术全面展开来描述。本文将简要介绍纳米科技和纳米材料,并对纳米材料在催化、环保、能源、新型工程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和防护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纳米材料的产业化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2.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纳米材料所独有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以及宏观量子尺寸效应,这些效应使得它们在磁、光、电、敏感等方面呈现出常规材料不具备的特性,综述了纳米材料在传感、催化、光学、生物、医学、磁性等方面的应用,并说明了它还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金属纳米材料的发展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金属纳米材料的特性、用途和金属纳米粉体及块状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结合当今金属纳米材料制备和研究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和成果,展望了金属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指出了当今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纳米表征技术是高新材料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交叉融合的技术,对高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纳米材料包括纳米颗粒及其以纳米颗粒为基础的材料;纳米纤维及其含有纳米纤维的材料;纳米界面及其含有纳米界面的材料.纳米材料的性能与其微观结构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研究纳米材料微观结构的表征对认识纳米材料的特性,推动纳米材料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纳米材料是近年来科学上的一项重大发现,科学家们将其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并预言,纳米时代的到来不会很久,它在将来的应用将远远超过计算机工业,并成为未来信息时代的核心。就纳米材料的性质、应用和研究的方向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相变材料几乎包含材料科学的各个方面,范围从非结晶状态到中间状态,再到纳米结晶和微米结晶状态。纳米技术被认为是新的科学,但是,从1960年起人们已经在相变存贮器中应用纳米材料了。非晶和无序打开了晶体周期性约束的大门,使人们用物理、化学、电子和结构性质来综合处理新的独特功能材料。本书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全面论述相变材料的特性,并介绍新兴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7.
稀土纳米材料的市场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金魁  董文魁  丁玉洁  许力 《甘肃科技》2004,20(4):86-87,98
本文在稀土纳米材料市场调查资料的基础上 ,运用经济分析方法 ,结合国内外稀土纳米的研究进展 ,从稀土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入手 ,介绍了稀土纳米材料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的科研资助情况 ,分析了稀土纳米材料稀土在陶瓷、催化剂、永磁材料、发光材料、防晒材料、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的应用。预测了稀土纳米材料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ZnO一维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与物理性能,其成功合成不仅为人们探索小尺度材料的量子效应及开发纳米光电器件提供宝贵的研究材料,也蕴含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对ZnO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进行了阐述,针对目前ZnO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工艺,选取催化生长法、水热法和化学溶液沉积法这3种常用方法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了这3种方法合成样品的实验结果,总结了生长ZnO一维纳米材料的实验工艺.同时,也对其应用进行探讨并举例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p型硅衬底上制备具有纤锌矿结构的不同形貌的InN纳米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InN纳米材料的形貌、元素组成及晶体结构,发现该材料具有纳米线、纳米叶、纳米项链3种结构,其中纳米叶是InN中的一种新型结构材料,且未见报道。能谱扫描检测确定氮铟原子质量比约为1:1.07。在室温下光致发光谱的测试中,经计算可得InN纳米材料的带隙为0.725eV,同时InN纳米叶的发光强度优于纳米线与纳米项链,表明新型纳米叶结构具有更优异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王利霞 《科技信息》2011,(35):169-170,145
气体传感器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理想的气敏传感器在性能上应该有如下的优点: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功耗低、长期工作情况下稳定性好、成本低等。然而,实际的气敏传感器由于材料、制备工艺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往往不能很好的满足应用的需求。因此,人们一直都致力于改善其性能的研究。而纳米材料的独特表面特性为气体传感器的性能改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文中将重点对纳米材料和技术在气敏传感器上的应用现状进行详细地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