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作为城市(群)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递进演化特征,是一个非线性耗散结构体系,由于环境容量的限制,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系统的演化和平衡满足Logistic模型.本文分析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构建系统演化模型及系统种群共生演化模型,描述系统整体演化过程及系统多种群趋向不同平衡态的演化路径.以上海市对外交通系统为例,验证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演化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反推上海市对外交通系统演化的Logistic方程,并预测其演化趋势.以上海市市内三种交通类型演化为例,验证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系统多种群共生演化模型.根据模型结果,本文系统提出注重维护已有设施、合理发展公共交通、引进推广绿色交通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策略,为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功能优化和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的核心,本文在技术创新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动力要素因果关系,应用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模型评价高科技产业创新系统的演化结果。通过高技术产业行业和区域创新生态位适宜度的评测,以及信息熵模型对技术创新生态因子权重分析,提升创新生态系统的进化空间。  相似文献   

3.
知识是驱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因素。文章以知识的价值流动为研究基础,从知识时效性引入"知识内能"概念,并将其划分为"内化知识创新价值累积"和"外化知识老化价值损失"两个维度,确立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机理分析框架,并对北京和天津的信息传输、互联网和软件服务行业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跨组织知识能量流动与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呈倒U型昂萨格倒易关系;知识时效性引致的知识内能变化是影响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因素;行业技术替代对知识老化价值损失的负向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在生态系统健康中的指示性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变化是区域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波动性反映生态系统的稳定水平。以耕地单产代表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从而将耕地单产的波动作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指标,以吉林省西部乾安县为例,进行了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变化分析,并从土地利用结构角度出发进行了退化原因的阐释。研究表明:政策因素、综合投入和气候因素不是决定耕地单产波动的主要因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健康与耕地单产的波动性变化密切相关,是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耕地单产)波动的根本干扰源。1949-2000年间,以1982年为转折点,乾安县的生态系统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基本健康稳定阶段和生态系统退化、稳定性被破坏的阶段。表现在土地利用类型上为森林景观的大面积减少、湖沼的消退和盐碱地的大面积扩散。图5,表1,参6。  相似文献   

5.
国际政治生态演化模型框架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国际政治生态系统是基于Agent的虚拟全球战争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描述在危机形势下国家行为的演化,为信息化战争研究提供更多的辅助与支撑。介绍了政治系统复杂性及政治模拟研究的情况,阐明了国际政治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国际政治生态演化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6.
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组织的生态自然观,是根据自然科学提供的事实材料进行概括、提升到哲学层次的一种生态哲学观点。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特征包括:动态演化特征、非线性特征、自反馈特征、循环再生特征、协同共生特征。动态演化是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有序之源。非线性是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的内在动因。自反馈是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运行的基本方法。循环再生是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运行的可靠保证。协同共生是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运行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个基于Swarm的人工生态系统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Swarm平台,采用自下而上的建模思想,建立了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并对局部生态环境下虫害的演化行为以及天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模拟。针对不同环境条件设定相应的仿真参数,可以得到恰当的害虫种群演化结果,有助于生态管理的科学决策。所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模型为局部生态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8.
基于承载力的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顺利  周科平 《系统工程》2007,25(8):119-123
矿区生态承栽力和生态弹性力与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密切相关。分析了矿区生态承栽力和矿区生态弹性力的内涵,以矿区生态承栽力、生态弹性力作为矿区生态系统的状态因子,矿区资源经济开发活动强度、资源经济开发速度作为矿区经济系统的状态因子,建立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的动力学模型。对环境资源掠夺性经济开发、环境保护性经济开发两种开发方式进行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人类经济开发活动方式对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趋势具有重要影响,并提出应用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和社会手段对矿区生态经济演化系统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各种群在所掌握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因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所导致的各种群间的长期持续博弈现状。本文以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中三个主要种群为博弈主体,运用博弈理论,建立了有限理性及信息不对称假设条件下,关于三方合作共生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和复制动态方程。研究发现影响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稳定演化的主要因素为合作策略的收益率,结果表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趋于合作状态的概率与合作策略的收益率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治理环境污染、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关键是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构建行之有效的企业绿色创新生态系统,而政府扶持与绿色金融支持是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保障。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绿色金融机构、企业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借助MATLAB软件分析政府四类规制策略与三方参与主体初始意愿对系统演化的影响。发现:(1)企业绿色创新生态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政府规制策略对系统演化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2)对于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而言,政府对绿色金融机构扶持、对企业补贴、对企业非绿色创新行为进行惩罚、对绿色金融机构不投资行为进行惩罚,效果依次降低。(3)三方参与主体初始意愿显著影响系统演化,当企业绿色创新初始意愿、绿色金融机构初始投资意愿、政府积极规制初始意愿较高时,政府以较低的规制力度即可构建行之有效的企业绿色创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复合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 ,其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它的演化发展都具有复杂性。可持续发展是由复合生态系统复杂性本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沽源县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沽源县生态脆弱的实际情况,尊重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选取一个最能体现沽源县土地资源特点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主导目标,采用线性规划和灰色动态系统方法,建立目标函数,并将其它效益作为约束条件,得到了2015年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宏观方案。研究表明,在多年平均降水量约400mm的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耕地面积不宜超过土地总面积的25%,牧草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约40%,不宜片面强调过多发展林地面积。  相似文献   

13.
网商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他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网商生态系统的历史形成和演化过程,揭示了网商生态系统自组织的本质属性,自组织行为是网商生态系统有序发展的内因和根本动力.政府和网络服务商的他组织行为有效地推动了系统的发展,他组织行为起辅助作用,通过自组织发挥效用.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现实世界中,网商的特点和需求.  相似文献   

14.
整个生命界是大自然千百万年不断演化发展的成果,在宇宙中十分罕见,而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大自然中生态系统的演化由自在走向自觉成为可能;自觉生态系统的关键性要素是人;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特别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谋求的生态文明的实质内容;有利于人类的现时和长远的生存发展,是自觉生态的基本功能特征。人类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思想观念的“生态化”是新式的生态文明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复合生态管理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中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的症结在于管理问题 ,其实质是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或耗竭 ,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破碎和板结 ,社会行为在经济和生态管理上的冲突和失调 .生态管理科学旨在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和生态学原理去探讨这类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 ,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局部与整体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序理间的系统耦合关系 ,使资源得以高效利用 ,人与自然高度和谐 ,环境经济持续发展 .为解决国家、地区及部门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决策支持、科学依据和管理方法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热点是生态资产、生态健康和生态服务功能管理 .应用生态管理学包括产业生态管理 ,城镇生态管理和区域生态管理 .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区域生命支持系统管理和产业转型的生态管理方法 ,如生命周期分析、生态足迹分析等 .  相似文献   

16.
在对泾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重点支流为骨架,小流域为单元,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提出以植被的恢复建设为突破口,以马莲河等较大河流为外依据川塬旱作农业优势,提高土地生产力,发展高效优质的旱作农业体系;以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核心,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带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以加快区域经济开发为目标,大力发展新兴特色替代性产业,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协调发展。参10。  相似文献   

17.
ATheoreticalResearchontheSystemofRegionalDevelopmentModelsQINYaochen;ZHAOBingdong;YUANZhongjinHenanUniversity,Kaifeng475001,P...  相似文献   

18.
深圳经济特区近30年来取得的成就得益于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该思想吻合了系统哲学中差异协同论、层次转化论和整体优化论的理论观点。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走过了均衡—非均衡—协同发展的道路;而深圳在自身繁荣发展过程中始终奉行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