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n-BuLi/t-BuOK引发体系溶液了苯共聚的“多活性种互换”模型; 重点分析了钾活性种在本体系中的动力学行为;指出钾活性种不仅增长苯乙烯而且增 长丁二烯;对增长丁二烯来说,丁苯共聚时钾活性种的活性是锂活性种的九倍以上; 本文推导了共聚组成方程式,指出了表观竞聚率的复杂性,并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 计算了几种情况的平均表观竞聚率。  相似文献   

2.
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由于其结构上的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稳定性较高的自由基,可作为一种自由基引发剂用于聚合物的交联共聚,达到改善聚合物性能的目的。对于烯烃类聚合物可用作阻燃剂的增效剂,降低卤素类阻燃剂的及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提高聚合物的防火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3.
应用FT-IR谱和Uv-Vis,对加氢汽油介质中FeCl3-Al(i-Bu)3-phen胶体催化剂的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得出在胶粒表面FeCl3与phen作用生成Fe(phen)Cl3,它被Al(i-Bu)3还原为二价离子的表面双金属配合,丁二烯在空位上配位,形成π-烯丙基活性种,实现了链引发反应。  相似文献   

4.
FeCl3—Al(i—Bu)3—phen各组分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FT-IR谱结合UV-Vis,对在加氢汽油介质中FeCl3-Al(i-Bu)3-phen胶体催化剂及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得出在胶粒表面FeCl3与phen作用,生成Fe(phen)Cl3,它被Al(i-Bu)3还原为二价离子的表面双金属配合物,丁二烯在空位上配位,形成π-烯丙基活性种,实现了链引发反应。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PEO-TPC-LDABS三元缩聚物,研究了聚合物中PEO单元的含量对其机械强度和导电性的影响以及三元共聚物锂离子电导率对温度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两种4-N,N-二甲基偶氮苯-4’-磺酸酯衍生物的合成,获得了主客及侧链极化聚合物薄膜的d33值,它们分别高于目前较多的DR-1/PMMA,CEM-MMA的对应值,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KY-3型阳离子聚合物与夫机聚合物复配进行黄河原水的絮凝处理,结果表明,KY-3型聚合物对无机聚合物有较强的增效作用,黄洒水为常温低浊或低温低浊时仍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交联度的β-环糊精-环氧氯丙烷高聚物,以元素分析法确定聚合物中β-环糊精单体含量,以标准方法测定聚合物有吸水率用以表征亲水性和交闻度,该聚合物的吸水率和摩尔交联度两个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可近似地用线性方程表示。  相似文献   

9.
以对羟基苯甲醛,甲基丙烯酰氯及对溴苯胺为原料合成侧链型Schiff碱液晶单体N-对甲基丙酰氧基-苄亚甲基-对溴苯亚胺,并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进行溶液聚合,改进单体合成法,使反应总产率达到40%以上,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对聚合转化率及液晶聚合物相行的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CH3OCH2OCH8和CH3O(CH2CH2O)2CH3为添加剂,对以n-BuLi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的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的影响,获得了影响聚合速度,共聚组成和微观结构的规律,探讨了两体系中各活性种的竞聚率和结构选择性,并与添加THF的体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氢氧化锂作引发剂,N,N-二甲基甲酰胺作促进剂,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八苯基环四硅氧烷及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作单体,合成了聚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与聚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形成的AB嵌段共聚物,研究了氢氧化锂的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并且用^1HNMR,IR,UV谱及特性粘数对嵌段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酸单体用氧化—还原引发剂进行还原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丙烯酸单体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的“还原聚合”,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分子量主要受还原剂用量的影响,在低温下聚合可获得分子量分布窄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13.
用3种不同的加料方法和2种不同的加料顺序,制备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复合聚合物乳液。测定了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大小和分布,观测了粒子的形态,测定了羧酸基团在乳胶粒子中的分布及乳液的碱增稠性,还测定了胶膜的溶胀性。探讨了在复合乳化剂下聚俣-  相似文献   

14.
以聚合物核孔膜为模板,利用电化学沉积方法成功制备出α-Fe纳米线阵列组装膜,通过室温穆斯堡尔谱测量研究α-Fe纳米线阵列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样品中存在明显的超顺磁颗粒,显示了孔径对α-Fe生长形态有强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1‘—二甲基二茂铁—Nafion修饰的葡萄糖传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1'-二甲基二茂铁作为葡萄糖氧化酶的电子传递体,用聚合物Nafion把DMFc及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玻碳电极上,然后在电极上修饰一层Nafion模,制备成葡萄糖传感器,探讨了温度、PH值、扫描速度及工作电位对催化电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以力化学方法得到的高氯化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HCPE- g-MMA)体系进行分离,建立了用甲醇分级沉淀聚合物的分离方法。分离结果表明,以该方法对HCPE和MMA的力学产物进行分离,可有效的将体系中的均聚物完全去除,但同时也会使部分HCPE-g-MMA随均聚物一同离开体系。  相似文献   

17.
生物聚合物驱油体系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盐、碱、表面活性剂及实验温度对生物聚合物(黄胞胶)驱油体系流变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相互作用强烈,在流变性方面体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对低界面张力-流度控制复合驱十分有利。对几类生物聚合物驱油体系,包括聚合物驱、碱-聚合物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驱的不同配方的流变性考察结果表明,在常用的几种描述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的模型中,幂律模型的相关性最  相似文献   

18.
用静态吸收-石英弹簧称重法,测定了298.15K时乙酸正丁酯与三种不同摩尔质量的单分散聚苯乙烯系统的汽液平衡。结果表明,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以相对蒸汽压P1/P1°对液相质量分数w1作图,所得汽液平衡曲线与聚合物的摩尔质量无关。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X主要依赖于溶液深度,聚合物摩尔质量也有轻微影响。用修正的Freed模型关联实验数据,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报道以易的10-十一烯醇为原料合成11-十四碳烯-1-醇的简便方法,关键步骤是聚合物支载的Witting试剂与十二醛四氢吡喃醚在THF中以NaH作碱条件下反应,然后在甲醇溶液中加肖盐酸去掉吡喃在,得到目标化合物,顺,反异构体之比为78.5:21.5。  相似文献   

20.
彭宇行  邓建国 《自然科学进展》1999,9(A12):1213-1219
研究了多种醚类对TMSCl/TiCl4正己烷TMSCl/AlCl3/甲苯复合体系引发的1,3-戊二烯阳离子聚合反庆的影响,并对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以及聚合物甸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醚类的空间位阻和亲核性是影响聚合反应的主要因素,在TMSCl/TiCl4醚/正乙烷体系中,亲核性较强的醚类与链增长碳阳离子的作用降低了碳阳离子活性,使聚合反应转人率和聚合物分子量下降;二苯醚的空间位阻效应使得它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