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研究纵筋率对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的斜向开裂荷载、斜裂缝宽度及抗剪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对3根纵筋率不同的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抗剪试验,分析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研究纵筋率对斜向开裂荷载、斜裂缝宽度及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运用桁架—拱模型公式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将试验值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公式计算值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梁的抗剪承载力与纵筋率之间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随着纵筋率的提高而提高,纵筋率由4.43%提高到6.39%和8.04%时,极限荷载提高了18.6%和19.3%;纵筋率对开裂荷载的影响较小,纵筋处裂缝宽度明显减小;按现行规范公式计算的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梁抗剪承载力与试验实测值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将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用于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简支梁抗剪承载力预测上的有效性,利用14根高强钢筋RPC梁抗剪破坏试验结果,对影响RPC简支梁抗剪承载力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创建了RPC梁抗剪承载力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不同参数对高强钢筋RPC梁抗剪承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剪跨比大于3时,剪跨比对RPC梁的抗剪承载力影响趋向于平缓。随着纵筋率的提高,RPC梁的抗剪承载力提高,且剪跨比越小这种影响越明显。配箍率对大剪跨比RPC梁抗剪承载力的提高效率要高于小剪跨比RPC梁。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梁的受剪抗裂性能,以纵筋率、配箍率、钢筋等级和剪跨比等为参数,对6根不同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梁进行受剪抗裂性能试验研究,分析纵筋率、配箍率、钢筋等级、剪跨比、混凝土抗拉强度等参数对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梁斜截面抗裂强度的影响规律。在试验数据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梁的斜截面抗裂计算模型和抗裂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无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进行不同剪跨比条件下HRB500级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无腹筋简支梁的结构试验,构建基于由桁架模型演化而来的拉—压杆模型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无腹筋梁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引入拱体效应系数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由于HRB500级钢筋和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材料强度更高,试验梁的延性更好,其拉—压杆效应更加明显;将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比对分析,其吻合程度较好,说明所推导的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作为一种新型高性能工程材料,在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抗剪机理研究较少.采用软化桁架模型对RPC T梁的抗剪承载力进行分析,主要考虑剪跨比、纵筋率和箍筋率等因素对T梁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对T梁的抗剪承载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软化桁架模型适用于RPC T梁抗剪承载力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不同剪跨比下配箍率对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简支梁受剪性能的影响,对两组剪跨比(2.25,3.0)共6根不同配箍率的HRB500级钢筋RPC梁进行受剪性能试验.验证试验梁截面应变平截面假定,分析斜裂缝形态、开裂荷载与配箍率及剪跨比的关系,并提出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的HRB500级钢纤维RPC梁抗剪承载力的计算程序.研究表明:两组不同剪跨比下的试验梁在加载初始阶段均符合平截面假定,但达到40.4%极限荷载后,这种假定将不再满足;高强钢筋RPC梁的斜裂缝形态主要以腹剪型斜裂缝为主,其产生与配箍率及剪跨比相关,配箍率和剪跨比越大越不易产生主斜裂缝,但剪跨比的影响明显大于配箍率;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的计算程序比较适用于钢纤维高强钢筋RPC梁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其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梁的抗剪性能,对4根不同剪跨比无粘结后张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展开抗剪试验研究,分析剪跨比对承载力的影响,并运用我国现行规范和塑性上限理论等公式对试验梁的承载力计算进行适用性验证.结果表明: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试验梁的破坏形态由斜压破坏向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转化;试验梁的承载力随剪跨比的增大而减小,斜裂缝倾角也相应变小,预应力筋应力增量提升速率加快;在Voo塑性上限理论公式的基础上,考虑截面尺寸的影响,运用MATLAB对试验梁数据进行拟合,建立的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修正公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对3根配置500 MPa箍筋的混凝土梁进行间接加载试验,分析了高强箍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斜裂缝开展情况以及破坏形态.结合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剪跨比和配箍率对试验梁抗剪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能很好地预测配置500 MPa箍筋混凝土梁在直接加载作用下的抗剪承载力;间接加载梁与直接加载梁相比,抗剪承载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降低因素主要为剪跨比和配箍率;规范中附加横向配筋的构造要求可以有效补偿间接加载作用下高强箍筋梁抗剪承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对3根配置500 MPa箍筋的混凝土梁进行间接加载试验,分析了高强箍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斜裂缝开展情况以及破坏形态.结合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剪跨比和配箍率对试验梁抗剪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能很好地预测配置500 MPa箍筋混凝土梁在直接加载作用下的抗剪承载力;间接加载梁与直接加载梁相比,抗剪承载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降低因素主要为剪跨比和配箍率;规范中附加横向配筋的构造要求可以有效补偿间接加载作用下高强箍筋梁抗剪承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对11根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在两点对称加载作用下进行抗剪性能试验,试验参数为钢纤维掺量、剪跨比、纵筋配筋率、配箍率等.试验结果表明,4个参数中钢纤维掺量对梁的抗剪承载力影响最大,其次为剪跨比和纵筋率,配箍率影响最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梁的抗剪承载力与抗变形能力,影响梁的破坏形态.根据试验结果与收集到的UHPC梁受剪资料,对基于桁架-拱理论的UHPC梁抗剪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配置HRB500 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桥墩的滞回性能, 进行了4 个混凝土桥墩试件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分析剪跨比、纵筋强度和箍筋强度对混凝土桥墩受力破坏形态的影响, 对比配置高强钢筋桥墩与普通钢筋桥墩, 两者滞回性能的异同。结果表明, 随着箍筋的有效约束下桥墩试件剪跨比的增加, 试件的变形能力增加, 滞回曲线更饱满, 刚度退化减缓。配置高强纵筋及高强箍筋桥墩试件的刚度退化、滞回曲线等滞回特性均优于配置普通钢筋桥墩试件, 同时提高了试件的承载能力及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主要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研究混凝土深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纵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两个因素对其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纵筋配筋率的增大,深梁的产生切应力不断减小,随着混凝土的强度的增大,深梁的产生切应变不断减小,说明纵筋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的增大对提高梁的抗剪性能有利。  相似文献   

13.
研究钢筋锈蚀对混凝土梁破坏模式的影响.对4组共21根不同剪跨比、不同锈蚀程度的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纵向配筋率及剪跨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纵筋、箍筋锈蚀程度的变化,梁会产生弯曲、剪压、剪切-粘结3种不同形态的破坏.针对此现象,基于试验研究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的试验结果,根据现行规范中的分析理念建立了考虑剪跨比、箍筋锈蚀率、纵筋锈蚀率及粘结退化等因素影响的锈蚀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据此再考虑弯剪区的平衡条件,分析讨论得出了试验梁产生破坏形态转变的临界条件和锈蚀混凝土梁构件的综合承载能力的变化规律,从而建立了锈蚀混凝土梁破坏模式转变的分析模型.据此模型分别以纵筋锈蚀率和箍筋锈蚀率为横、纵轴,考虑剪跨比等因素得出临界曲线划分的破坏形态区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钢纤维钢筋混凝土梁可以不配置抵抗斜截面破坏的横向钢筋。对于不配置横向钢筋的钢纤维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国内外所进行的研究还较少,至今对于其斜截面抗剪能力尚未能提出较为合理的计算方法。因此,本文通过试验和分析,探讨影响钢纤维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其斜截面抗剪能力的计算公式,以供今后编制有关规范或规程参考采用。 1试验简介  相似文献   

15.
赵军  朱海堂  高丹盈 《河南科学》2003,21(5):670-673
通过16根加入钢纤维的钢筋混凝土深梁的试验研究,探讨钢纤维体积率、剪跨比、纵筋配筋率等因素对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深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与钢筋混凝土深梁相衔接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深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统一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无腹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GBJ10 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修订课题,对钢筋混凝土无腹钢筋梁的抗剪承载力进行研究。首先对无腹筋简支梁抗剪承载力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次以协调压力场理论为基础,采用桁架拱模型,考虑了拉应变存在条件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软化、剪跨比以及纵向钢筋配筋率的影响,分别对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矩形截面无腹筋简支梁的抗剪承载力进行了理论推导。并把得到的相应计算公式与国内外相关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适用于深梁、短梁和浅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并与试验资料吻合且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7.
通过钢纤维高强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梁受剪试验,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纤维掺量及箍筋配置对梁受剪承载力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提高与钢纤维的掺入显著提高梁受剪承载力,箍筋充分发挥作用;结合梁受力模型,分析梁受剪承载力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国内外钢纤维高强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及有腹筋梁受剪试验数据,提出钢纤维高强钢筋混凝土有腹筋梁受剪承载力经验计算公式并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配置500 MPa级纵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延性性能,对6个混凝土梁试件进行弯曲破坏试验,分析不同混凝土强度和纵筋配筋率对延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置500 MPa级纵筋混凝土梁与400 MPa级纵筋混凝土梁的弯曲破坏形式基本一致;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大,梁的抗弯承载力和延性也相应增大;纵筋配筋率的提高会使梁的延性降低;相对于400 MPa级纵筋混凝土梁,在相同的纵筋配筋率及混凝土强度条件下,配置500 MPa级纵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得到明显改善,但其延性会下降.在工程中,可以通过降低纵筋配筋率提高混凝土梁的延性,达到节省钢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为计算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以钢骨和超高强混凝土为压杆,以钢骨、纵筋、箍筋为拉杆,建立了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进行了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并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轴压比和配箍率对计算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剪承载力试验值与计算值的比在1.2左右,吻合较好,且计算值偏于安全;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计算值增大;随着配箍率的增大,计算值亦增大.所提出的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软化拉-压杆模型很好地反映出轴压比和配箍率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升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效率,采取钢筋钢丝网砂浆加固方法,同时研究加固后的耗能特性。本文结合3根钢筋混凝土方柱拟静力反复加载试验,依据Mander模型建立了钢筋钢丝网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并与试验相互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因素条件下72个钢筋混凝土试件的数值分析研究,主要因素包括剪跨比、纵筋配筋率、配箍率、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轴压比。结果表明:建立的钢筋钢丝网砂浆加固RC方柱数值模型耗能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结合灰色关联度参数分析,影响试件耗能的因素依次为剪跨比、纵筋配筋率、配箍率、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轴压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