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丹 《青年科学》2010,(6):64-65
在祖国灿烂的医学史册上,镌刻着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第一临床学院辛彦教授的名字。经过近30年来的探索。她牵头的项目组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分子病理学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国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病理生物学行为领域的研究和㈤末病理诊断提供了系统的分子病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肿瘤学     
《科技成果纵横》2006,(2):14-14
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学学科从事胃、肠及乳腺癌的防治研究40余年,为国内最早开展胃癌专题研究的单位。“十五”期间,本学科采取临床与基础相结合、多学科协作的发展策略,以胃癌病因学、分子病理学、临床诊治为重点,在胃癌的流行病学、一级预防、胃癌“三早”、胃癌生物学行为的临床应用及现代外科治疗等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1年统计结果显示,胃癌根治术后的5年生存率由20世纪60年代的19.5%提高到90年代的63.7%,居国内领先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00年“胃癌三早与现代外科治疗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国胃癌研究最高奖。“…  相似文献   

3.
<正>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生物学行为及其内在机制和对肿瘤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科学,主要探讨肿瘤发病因素、发生发展机制、预防、诊断、治疗策略。肿瘤学的研究包括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两方面,是一门涉及流行病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药理学、影像医学和内、外、妇、儿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学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101与miR-25在胃癌术前术后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探讨其是否能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8例胃癌(其中31例配对胃癌术前术后),30例胃癌癌前病变,30例正常对照血清miR-101与miR-25的相对表达量,比较miR-101与miR-25在胃癌术前术后表达差异,及其与病理参数的关系,绘制研究对象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miR-101与miR-25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胃癌血清miR-101表达水平显著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胃癌癌前病变组(P0.01),而胃癌血清miR-25(P0.0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胃癌术后血清miR-10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07),而血清miR-25在胃癌术后显著性降低(P=0.01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101与miR-25对胃癌诊断价值较高[miR-101: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0.857,敏感度=0.710,特异度=0.881;miR-25:AUC=0.821,敏感度=0.702,特异度=0.800],而血清miR-101与miR-25联合诊断胃癌的AUC为0.905,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9%和86.7%.进一步分析发现胃癌血清miR-101低表达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有关,miR-101表达水平在感染HP的胃癌血清中显著低于未感染HP的胃癌血清(P=0.012);胃癌血清miR-101低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P=0.033)和临床分期(P=0.015)显著相关;胃癌血清miR-25在高临床分期(P=0.018)和淋巴结转移(P0.001)表达水平升高.结论:血清miR-101与miR-25可能作为胃癌术前术后动态监测和胃癌诊断的新型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 探讨早期胃癌病理学诊断及形态学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江汉大学附属医院1988 ~ 2003年手术切除经病理诊断确诊有完整资料的早期胃癌24例,分别观察肿瘤的发生部位、肉眼分型 、浸润深度、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类、多灶性、伴随病变以及淋巴结转移程度等各项病理学指标.结果:早期胃癌好发于胃窦区及小弯侧,溃疡型多见;粘膜内癌的瘤灶小于粘膜下癌;组织学分类以管状型腺癌为主,常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相伴随;4例早期胃癌呈现多灶性; 全组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29.2%.结论:① 详细规范的病理学检查对早期胃癌的病理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②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肿瘤大小、伴随疾病及淋巴结转移的数据是早期胃癌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游伟程研究小组历经10年研究证实,清除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胃癌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发病风险降低40%。这是目前世界上针对胃癌癌前病变开展的干预试验中样本量最大、时间最长的研究,具有系统性和原创性,在国内外肿瘤研究中尚属首次,为胃癌的预防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研究小组采用大样本和前瞻性研究方法.在山东临朐县胃癌高发区对3400名成人开展了研究。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能有效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性增生等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发生。与安慰剂组比较。清除幽门螺杆菌组发生上述癌前病变和胃癌的危险度下降40%。研究还证实血清高水平VC能阻止癌前病变的进展,是降低胃癌危险性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5月21日,首届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颁奖仪式在上海举行。“肿瘤相关分子HAb18G/CD147在肿瘤诊断及侵袭转移研究中的应用”等4项成果获一等奖,“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的策略研究”等11项成果获二等奖,“儿童恶性实体瘤规范性诊断治疗临床及实验研究系列”等15项成果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8.
姚圆圆  冯婷  何妙侠 《科技信息》2013,(10):132-132
临床病理学是病理学的重要分支和主要组成部分,既是典型的形态学科,又是经验学科,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临床病理诊断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病理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许多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临床病理专业,旨在为临床病理学科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病理学课程专业性与实践性很强,病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了病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实习才是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进行验证和掌握的过程,是培养临床诊断能力的关键阶段。病理专业学生实习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日后所从事的病理诊断综合能力的培养。病理实习生应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实习过程中要多观察,针对病理学的特点充分运用学习技巧,学好诊断病理学,为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流式细胞术及DNA倍体分析在胃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68例胃癌细胞DNA含量、S期及G2/M期细胞比率,并与胃癌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二倍体癌浆膜受侵者S期细胞比率明显高于未受侵者(P<0.05),团块生长者G2/M期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弥漫状生长者(P<0.05)、淋巴结转移阴性和转移枚数少于5枚者(P<0.05),淋巴结转移至第2站,以远者G2/M期细胞比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和转移至第1站者(P<0.05).结论胃癌细胞DNA含量和细胞比率与胃癌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进展胃癌患者往往失去手术等根治性治疗的机会;但目前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贝伐单抗(Bevacizumab)等分子靶向药物对胃癌极不敏感,仅有少数患者能够从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治疗获益。检测肿瘤抑制因子PTEN上调Trastuzumab杀伤胃癌细胞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在胃癌细胞系中使用PTEN的抗体检测其表达水平。在最为公认的胃癌研究模型BGC-823细胞中利用脂质体转染PTEN的表达载体,检测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利用系列浓度梯度的Trastuzumab处理胃癌细胞;并计算抑制率和IC_(50)值。在此基础上,利用MTT和Transwell等技术检测转染PTEN的表达载体对Trastuzumab杀伤胃癌细胞的影响。使用蛋白印迹方法(Western Blot,WB)检测PTEN对HER2下游信号通路AKT磷酸化的影响。结果是PTEN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极低,过表达PTEN能够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作用。PTEN能够上调Trastuzumab抑制BG-823细胞的增殖、锚定非依赖性生长、体外侵袭/转移作用。说明PTEN具有对Trastuzumab杀伤胃癌细胞有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技》2009,(12):I0001-I0002
浙江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依托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建设,包括国家重点学科一肿瘤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物学、内科学、遗传学等省级重点二级学科,为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及肿瘤学博士点。主要研究方向是:恶性肿瘤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恶性肿瘤的早期或无症状诊断、  相似文献   

12.
胃癌(carcinoma of stomach)是消化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不少地区的恶性肿瘤死亡统计中,胃癌居第一或第二位[1].常见的临床诊断方法如上消化道钡餐、内窥镜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都无法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而振动光谱方法由于能从分子水平上反映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上的差异,因而成为一种早期诊断肿瘤的潜在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 由国际病理学会中国区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联合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病理学术会议于1988年6月18日至22日在珠海市举行.我校医学院院长、病理学教授宗永生,副院长病理学教授沈忠英出席会议,并分别在会上交流了《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核 DNA 含量和分布》、《食管癌癌前病变细胞培养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两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的二级学科,是探讨疾病的病因、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发病机制以及病理改变和转归的科学,是基础医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本学科以病理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心血管内科学为主干,以机能学综合实验室、形态学综合实验室为依托,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优势互补,加强从分子到整体,从诊断到治疗的研究力量,形成基础与临床、预防与防治相结合的学科群。学科建设以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中心,培育新的科研增长点,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学术造诣深、科研能力强、教学质量高的师资队伍为目标。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人脑胶质瘤分子病理学的发病机制与基因治疗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项目水平达到国际领先。通过介绍该项目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为现代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综述肿瘤转移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目前国内外肿瘤转移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研究状况加以分析与综述.结果 肿瘤转移基因与乳腺癌的发生、转移及预后相关.结论 对肿瘤转移基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认识,为肿瘤转移的分子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相关转移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肿瘤转移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目前国内外肿瘤转移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研究状况加以分析与综述。结果肿瘤转移基因与乳腺癌的发生、转移及预后相关。结论对肿瘤转移基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认识,为肿瘤转移的分子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消化疾病诊疗技术的发展、消化内镜的临床应用、新兴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人们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对于提高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对胃癌的分期、胃癌的诊断及治疗等研究进展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4年中经胃镜或(及)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胃癌病例,就胃癌发病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好发于胃窦、胃角、胃体,组织病理学类型以差分化癌为主,中老年胃癌男性高于女性,好发于胃体,贲门胃底,组织病理学类型以高中分化腺癌为主,两组胃癌组织病理学类型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青年胃癌恶性程度高于中老年胃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4年中经胃镜或(及)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胃癌病例,就胃癌发病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好发于胃窦、胃角、胃体,组织病理学类型以差分化癌为主,中老年胃癌男性高于女性,好发于胃体,贲门胃底,组织病理学类型以高中分化腺癌为主,两组胃癌组织病理学类型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青年胃癌恶性程度高于中老年胃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