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解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指的是语言使用的环境。语境的解释功能是指在人们的言语交际过程中,语境赋予话语以实际含义。本文具体分析了语境在六个方面的解释功能:一、从字面意义推断出言外意义;二、从表面意义推断出反面意义;三、从抽象意义推断出具体意义;四、从异常意义椎断出正常意义;五、从省略结构推断出完整意义;六、从歧义结构推断出确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言外之意     
林景英 《科技信息》2007,(21):170-171
言外之意是一种从句子的意义中推断出来的实际话语的含义。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人们往往故意违背合作原则或是遵循礼貌原则,从而导致言外之意的产生。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人们可以悟出句子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言外之意主要具有风趣幽默和巧妙讽刺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时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对奈达来说,在翻译中,意义是第一位,形式是第二位的。然而脱离语境的词语.句子或篇章的意义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因此是不确定的,是潜在。这些都给翻译造成了困难。因此我们要在语境中探讨意义,即“语境中的意义”,因为只有在语境中才能确定词语、句子或篇章的真正意义。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本文将从语言语境的角度来研究语境对意义的确定作用,从而使翻译能更准确地传达原语信息。  相似文献   

4.
语境就是语言的环境。它总是与人们的言语交际密切相关,并且相互依存制约着表达一方的言语行为,并为交际对象正确理解话语的内容补充情景意义。我们平时听话离了前言后语往往不知所云;看文章离了上下文往往不明其义。波兰语言学家马里诺斯基在(Malinowsk)说:“话语和环境互相紧密地纠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语言学家们对语境的分类各有不同,但对语言语境的看法是一致的。它指的是语言活动中能影响和制约语义的语内因素,如词、短语、句子、章节、语篇等语言构成成份。 语用学研究表明,语境在交际中主要有两大功能:解释功能和过滤功能。人们的正常语言交流总是在某个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一句话的意义,即实际传递的信息,往往与句子本身的意义不完全相同,有  相似文献   

5.
语境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语言学文献中使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术语。在涉及语言的实际使用的讨论中,总是涉及语境这一概念。我们都知道,人的思想是在一下定的背景下形成的,同时,交际中进行的语言活动也是在具体的时空中进行。因此,话语意义的产生离不开语境,一定语境中的话语又受到语境的制约。如果把句子与语境割袭开来,就会产生歧义。而只有把句子置于某一语境中,句子的歧义才能避免。例如:Shecannotbearchildren.这是一个含有两种意义的句子,被称为歧义句。此句之所以会产生歧义是因为动词bear是个同形、同音、异义词,…  相似文献   

6.
语境(context)有狭义、广义之分。从广义来看,语境一经具体化,信息在交际中的可能性便缩小,不像脱离于语境之外的信息那样具有较大的游移性。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各不相同,但语境却给他们赋予了确切的意义。确定语境与词义定位方法有多种。在语法层次上可利用参照法(Reference)、替换法(substitution)和置入法(input);在词汇层次上可利用类属法、义项、义素、语境中的一词多义、同义词等给词义定位。通过语境和词义定位的关系和方法确定意义定位的形式有三种:A.语境排除了词的多重意义;B.语境使某些类型的词所指事物明确;C.语境提供了说话人或作者以省略形式删去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语境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认知语境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语境,将语境定义为“一种心理结构体”,即认为语境是心理产物,这是一种更科学的动态语境观。话语意义与认知语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认知语境对话语意义有解释和制约作用,相同的语言形式,由于认知语境的不同,话语意义不一样;另一方面,话语意义对认知语境具有不可分割的依附性。  相似文献   

8.
在词项和句子层面上的简洁口译 ,可以通过语义分析 ,简化原话语的冗余信息 ,根据语境选择简洁的表达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任福海 《科技信息》2010,(32):178-179
预设作为话语的先决条件,将信息隐藏在实际的语言结构中。它要依靠逻辑概念,语义,语境才能推断出来,对交际双方的话语理解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在简要回顾了预设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预设的特性,并以美国总统电视辩论为语料来分析各种预设在美国总统电视辩论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郑秀梅 《科技信息》2010,(19):22-22,163
语境化是指交际双方通过经验和推理,将语境内在化或认知化,使语境内的新、旧信息互相作用以增强或减弱话语的意义,达到预期的语境效果。在此过程中,交际者必须顺应语境关系,选择与交际者、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相顺应的语言及结构,才能实现交际的成功和高效。  相似文献   

11.
传统语法上的插入语指“插入的句子片断”,而不指其在宿主句(饰句)中所承担的语法功能,因而它不是语法术语.为全面分析插入语,宏观上把插入语分为典型和扩展两类.从认知语法角度分析,插入语不是结构独立成分,语义上依存于自足的宿主句,对宿主句的语义进行细化,语法上做宿主句的“非限定性”状语、定语、同位语和呼格,但不做补语,而且“非限定性定语从句”插入语能改变“组合句”的语法结构.从语义到语法的认知研究思路使语言现象的解释更具充分性和理据性.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复句本体模型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汉语的句子从结构上可以划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复句的意义容量比一般单句大,常表示人和人、事和事及人与物的逻辑意义关系.而复句一般由分句构成,各分句单独从其结构上看实际上就是小句.本文详细分析了复旬的静态结构及它与汉语小句的关系,在通过面向对象本体建模方法构造出的小句元模型的基础之上,初步探讨了复句静态本体模型.复句静态本体模型为中文信息处理从字、词处理级提升到句处理级及句处理级以上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语法意义与复句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语法意义使复句与单名相区别,语法意义是复句分类的依据;另一方面,复句通过关联词语把蕴涵在句中的语法意义“显现”化,同时,联系到复句的特定语境, 有的关联词会临时改变原先句式所标明的语法意义,在“真言”与“假言”,“相承”与“相反”之间转化。  相似文献   

14.
对复句内部分句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传统汉语语法理论注重从结构层次、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忽视了对分句间关系的本质属性和逻辑意义的认识。其实,复句作为一种语言形态,是思维活动的载体,也是思维活动的物质表现形式,同样受到全人类共同的思维规律和逻辑方法的制约;只有在结构、语义层面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从复句内部分句间诸关系中确定本质属性的关系,正确理解关联词语的逻辑意义,才能真正认识和掌握复句内部分句间多元关系中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焦点落在具体的句子成分上,并以凸显该句子成分达到突出句义侧重点的目的,据此,焦点可以认为是形式范畴的概念,它与焦点义(即语义侧重点)有着形式与意义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不同的焦点以其语音、词汇、句法各手段凸显出不同的侧重点,另一方面,焦点不仅与主位、述位、新旧信息有关,而且更根本的是,它与言语主体意识的侧重点有关。汉英焦点分布的位置都相当灵活,SVO语序原则和语境都是确定焦点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ERP技术,通过2个实验来探究文本阅读中时间信息加工的内在机制. 实验一通过控制文本阅读中事件场景持续时间,以时间词和回指词的N400波幅为指标,探讨时间信息转换后关键句阅读时间延长的原因;为了消除加工时间词本身对回指词加工的影响,实验二将重名回指词放在事件句句尾,进一步验证二阶段模型. 2个实验的结果表明:文本中时间转换信息引起关键句阅读时间延长的原因包括加工时间词与更新情境模型、通达先前信息与整合;文本阅读中时间信息加工符合二阶段模型,加工时间词和情境模型的更新为第一阶段,通达与整合先前信息为第二阶段. 研究结果为文本阅读中时间加工的二阶段模型进一步提供了神经生理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给我”加动词,用于祈使句,有两种意义:“为我”、“替我”;表示说话人意志,加强命令语气。其中,后一个意义上的“给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已虚化为语气副词;它只能在祈使句中出现。从句法、语义、功能的角度对后一个意义上的“给我”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8.
“关关雎鸠”是以雎鸠鸟的雌雄和鸣,兴起“乐得淑女以配君子”的主题。这种说法,不仅渊源有自,且亦可由《关雎》一诗的音乐性质得以证明。认为此句是以鱼鹰求鱼象征男子向女子求爱的观点,其实未必能够成立。《关雎》诗以本句起兴,取义有二:一以春季物候兴发婚姻主题,二则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发婚姻之性质。其内容和音乐都吻合西周之端肃典正的礼乐精神。  相似文献   

19.
小句关系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句关系理论虽调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主线语篇是一个关系系统而非实体,与小句的传统语法定义不同,这里的小句作为一个语义块跟句组,段落甚至语篇是等价的。该理论提出了揭示小句关系的有效手段,词汇Ⅰ、Ⅱ词汇 、词汇Ⅲ 和设问等,“半虚义词”和元结构项止具有预示的衔接功能。该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语篇,揭示语篇模式。  相似文献   

20.
关于“被”字句用于非遭受义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字句表示遭受义,被认为是“传统用法”,“被”字句表非遭受义,则被认为是“近几十年来的突破”。本文考察了“被”字句用于非遭受义的各种情况及其特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