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圳VS上海     
创业板又称之为二板市场,通俗地讲,二板市场就是一国证券主板市场之外的证券交易市场,它的明确定位是为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融资服务,是一条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2.
二板市场在促进中小市场的融资及创业投资方面有着独特的市场功能。对中小企业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将有效地推动我国高科技产业、中小新兴企业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本文通过二板市场概念的引入,对二板市场的功能深入分析,并关注中小企业在二板市场运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建立二板市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二板市场相比,我国的二板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要想满足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相似文献   

4.
二板市场是一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主板市场相对应的概念,是专为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筹资途径的一个新市场。二板市场和主板市场的根本差异在于不同的上市标准和上市对象。二板市场的功能主要在于专门为具有成长性的新兴中小企业开辟融资渠道和为风险投资建立退出机制。 1.市场模式的选择及与现有市场的关系 市场运行模式的确立是建立二板市场所有制度的基础,是根本指导原则。 国际上二板市场的建立模式有三种:“附属模式”、“分立模式”和“中间模式”。 “分立模式”即第二板市场与主板市场分别独立运作,拥有独立的组织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并且一般采用不同的上市标准,至于监管标准,在一些情况下是完全相同的,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美国的那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伴随着高科技竞争的加剧 ,世界各国的二板市场在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 ,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方面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我国作为高科技转化率极低的国家 ,建立二板市场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已势在必行。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较多问题 ,建立二板市场面临较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二板市场:高新技术产业的推进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板市场又称第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第二交易系统,是与证券主板市场(即第一板市场)对应存在的。主板市场面向大型成熟企业,而二板市场则针对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由于它能较好地解决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因而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亮点,高新技木产业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际经验、国内中小企业尤其是新兴科技企业的融资现状、国内金融业特别是证券业的发展格局以及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笔者认为,在香港加紧建设“二板市场”(即所谓的“创业板市场”)的同时,中央政府必须考虑尽快建立大陆的“二板市场”。这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防止上市资源过度流失的必要举措。一、“二板市场”的含义及海外主要“二板市场”的概况“二板市场”是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的。一般业内人士把我们所熟悉的主要为一些较大型及基础较佳的公司筹集资金的证券市场,如纽约…  相似文献   

8.
二板市场是主板市场之外的市场,其设立的意义在于为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集资途径;二板市场的建立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全和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在二板市场建立的过程中,应选择附属于证券交易所的模式,严格上市企业条件,选择由额度向审批制最终向注册制转变的上市机制.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与监管体制。确保二板市场平稳、高效、有序地运作。  相似文献   

9.
林文 《科技智囊》2001,(6):25-26
合理定位创业板市场从国外各国二板市场的发展来看,各国的二板市场均根据各自不同的国情制定了不同的市场定位,具体定位汇总如下表一: 综合国外二板市场建立成败的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定位应该是“独立于现行深沪证券市场的,为广大有发展前景的国内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证券市场”。在这里,笔者并没有加入“高科技”的字眼,是因为从一个市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区域性新型资本市场在欧美得到大力发展,最典型的代表是柜台市场,主要为达不到进入二板市场资格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包括为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提供私人权益性资本。新型资本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创业资本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灵 《科技信息》2000,(10):32-33
一、场内并购问题 目前大批中小企业积极争取在二板市场上市融资,为企业扩大发展创造条件。但是许多中小企业家也许并没有意识到,在二板市场上市的公司盘子小,属于全流通概念,这就为场内并购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有些中小企业家千辛万苦地创业,又千方百计地争取上市,但一旦上市后,就有可能被市场主力机构通过场内并购的方式吃掉。因此,在二板市场上,兼并与反兼并就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从总的方  相似文献   

12.
吴岚 《科技与经济》2002,15(2):27-32
本文首先阐明了二板市场的含义及其特征,然后论述了建立二板市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指出在建立二板市场可行性的基础上,着重对二板市场的市场定位、内部结构、交易机制及监管体系的构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2004,(7):26-26
我国证券市场最近在深交所推出“中小企业板”,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融资渠道。6月9日,北京市科技金融促进会和北京创业孵育协会应会员单位的要求,特邀我国证券市场著名专家刘纪鹏教授作了“证券市场中小企业板基本知识”的专题讲座,系统地向会员单位介绍了“中小企业板”的背景、意义和规则等方面的知识。来自近百家科技企业、投资公司、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100多人参加了此次讲座。刘纪鹏强调,国务院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九点意见中提出,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在统筹考虑资本市场合理布局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满足不…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二板市场的市场目标是由开设二板市场的基本宗旨决定的。正是由于对这一宗旨认识的不断深化,才导致对二板市场目标定位的不断调整。对开设二板市场宗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1.二板市场服务于风险投资 起初,很多人把二板市场与风险投资联系起来,把二板市场视为风险投资不可或缺的一条退出渠道,认为没有二板市场就不会有健康的风险投资业,建立我们自己的二板市场是为了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其实,这种认识是很不全面的。首先,风险投资的发展并一定依赖于二板市场。美国的风险投资业起步于本世纪40年代,但二板市场于70年代才开始运作,到90年代才开始繁荣。即使在NASDAQ风光无限的岁月,通过二板市场实现退出的风险投资也不过30%左右。其次,二板市场也并不仅仅服务于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是现代企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除了金融政策和措施的支持外,应以发展直接融资为主,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根本出路。建立创业板市场,是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重要一环。推出中小企业板市场是中国分步推出创业板市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无疑是我国资本市场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具有成长性及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集中在深交所发行上市,不仅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弱势地位,有助于中小企业尽快进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甲 《甘肃科技》2005,21(11):11-13
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现有融资渠道,企业发展现状,企业内部缺陷和外部环境限制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认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有其客观的内在基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核心是要降低中小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特点,提出从企业内部进行改革,从外部引入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建立主办银行制度,完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二板市场方面改善和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8.
来自香港方面的消息表明,筹备多时的香港二板市场日前命名为创业板市场(简称 GEM),香港联合交易所公布了创业板上市规则,并定在今年10月正式推出创业板市场。此消息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尤其备受内地企业界、证券界和学术界人士的关注。那么,香港创业板市场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精心筹划终于敲定创业板市场,也称为二板市场或第二板块市场,是指证券主板市场之外的另一个资本市场,其上市要求相对较低,以便为新兴中小型公司主要是高科技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进而使其获得快速的发展。目前海外的二板市场有美国的纳斯达克证券市场(NASDAQ)、英国的另项投资市场(AIM)、新加坡的自动报价市场(SESDAQ)、马来西亚的场外证券市场(MESDAQ)、吉隆坡的二板市场(KLSE)及  相似文献   

19.
二板市场是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的,是主要为广大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股票交易和融资的场所。从国内外二板市场的实践来看,它主要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从我国准备设立二板市场的初衷来看,也主要是为广大国内中小高科技企业服务。 那么,什么是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如何步入二板市场?二板市场与主板市场有什么不同?具体如何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破解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我国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发展直接融资,构建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二板市场;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的业务创新;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