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潇颋 《科技信息》2009,(28):286-286,288
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和行为。五人制足球运动在我国高校是一项新项目,体育课程中加入五人制足球选项课的高校还不是很多。本文通过对五人制足球运动的特点,专项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五人制足球比赛的开展等方面的研究来探索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对文山地区中小学的体育场地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十一人制足球与五人制足球的相关资料,认为五人制足球运动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适应青少年生理发育特点,对促进学校体育的开展及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仲亚伟 《科技信息》2009,(22):213-213
在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运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动高校大学生的全民健身运动,有利于缓解高校体育活动场所供需矛盾,是高校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最佳运动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竞争的不断升级,使足球运动向着娱乐性、健身性、可持续性靠拢.高校足球运动亦沿着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逐渐显现其锋芒.广西南宁作为首府城市,众多高校云集,通过建立五人制足球训练基地,可以不断为足球教学与训练、提高足球运动队的水平、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供良好条件,实现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五人制"足球比赛的特点入手,阐述了该项目在高校体育中的推广价值,旨在促进"五人制"足球在高校中的推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五人制”足球从场地、人数和技术的使用上,都是“十一人制”足球的一个缩影.在中小学开展“五人制”足球,对缓解学校体育活动场所供需矛盾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有利于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促进学校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从而推动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2011-2012年“特步杯”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福建赛区决赛的6支队伍的部分参赛运动员及教练员为研究对象,对福建省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为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福建省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校五人制足球赛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4~2005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赛(武汉赛区)和第五届大学生十一制足球赛(武汉赛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比赛,不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动高校大学生的全民健身运动,对缓解高校体育活动场所供需矛盾,而且不允许有任何冲憧和铲断球,可以杜绝或减少运动伤病的发生,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重庆市"五人制"足球运动也存在发现了很多的问题,重庆市中学中"五人制"足球场地设施落后,日常训练和比赛的经费不能得到保障;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普遍较低,球队训练机制不完善,组队训练目的不明确;"五人制"足球运动的比赛较少,学生参加五人制足球学习训练的兴趣不高人数较少。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运动是高校众多体育活动中较为普及的一项运动,也是发生运动性伤病的多发项目之一.通过临场统计法对2008年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赛(云南赛区)12所参赛高校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调查统计分析,在伤病的种类、损伤的部位、损伤的原因以及场地、器材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根据调查及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合理的预防性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篮球运动在甘肃省开展较早,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甘肃省篮球队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享誉西北地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省篮球队被迫解散,从此甘肃省篮球运动陷入低谷.目前对甘肃省来说发展篮球运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怎样抓住机遇发展本省的篮球运动,在对其篮球运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判断甘肃省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冬训前身体机能状态,对甘肃省24名中长跑运动员冬训前的身体‘生理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等进行了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为教练员冬训期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2000—2006年甘肃省的39个工业行业进行了动态的分析与评估,选择出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等几个行业为甘肃省的优势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与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具有非常大的依赖性,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在对甘肃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发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甘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网球封闭式和开放式站位正手击球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省各网球协会运动员站位技术进行摄像统计分析,从身体动作特点、运动技术特点和击球效果等方面对2种击球站住进行比较,为完善网球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大开发给甘肃农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分析了甘肃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后,得出了甘肃只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才是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的结论.提出了甘肃发展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原则,并根据甘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农业发展的传统,设计了6种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并提出了甘肃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包括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依靠科学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类型研究成果,遵循一般自然区划方法,并突出为公路工程建设服务的宗旨,拟定了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的原则和分级指标体系,提出了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18.
工业旅游的开发正成为旅游经济的一个新亮点.甘肃省作为我国西部的重要省份之一,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但工业旅游开发存在理念陈旧、缺少重视、重点不突出及特色不鲜明等多方面的不足.今后甘肃省工业旅游应加强政府和企业层面的重视、优先发展优势工业资源、优势工业产业带动下的工业旅游项目,倡导工业旅游与地域资源特色、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探索一条适合本省工业旅游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生态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中生态承载力和产量因子的定义,考虑到地区差异、科技进步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算生态承载力的新方法,并对甘肃省1997,1998年的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实例分析,其中甘肃省1997,1998年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8166014和0.8386695hm^2/人.结果表明甘肃省1998年生物生产土地的人均均衡面积与1997年相比有所增加,这与1997年的自然灾害比1998年严重的事实相吻合.1998年甘肃省生态承载力的增加主要是人均建筑均衡面积的增加造成的.通过比较得知,以前的研究结果存在高估甘肃省人均生态承载力水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涵盖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利用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甘肃省2010—2019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诊断了影响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10—2019年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仍处于超载状态;水资源子系统对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制约影响最大,其中人均水资源量和产水模数是最主要的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