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当前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中存在的检测准确率低、建模时间长及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鸽群优化算法的入侵检测系统特征选择方法.该方法采用鸽群优化算法对数据中的不相关特征进行优化,通过考虑真阳性率(true positive rate, TPR)、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 FPR)和特征个数3个指标来选择特征的最佳子集.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的特征选择算法,本文算法更具优势,在保证高检测率、低误报率的前提下,减少构建鲁棒IDS所需的特征数目.  相似文献   

2.
以k-means算法为基础,对入侵检测技术和聚类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指出了传统k-means算法的不足,给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方法.采用KDDCUP99数据集作为源数据集,对k-means以及改进后的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k-means算法在入侵检测系统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率,降低误报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组合的网络入侵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网络入侵检测的检测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组合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网络入侵的特征集进行快速选取,为后续特征提取打下基础;对传统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的节点选择策略和信息素更新策略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提高对最优特征的选择效果,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对特征进一步选择;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统计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各类网络入侵的检测分类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综合GA和改进蚁群算法的优势,能够获得更好的入侵特征,从检测正确率、误报率和漏报率3个方面综合比较,新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具有更好的网络入侵检测效果,且提高了检测速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用的入侵检测算法的收敛速度慢和误报率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栈式稀疏自编码器(SSAE)和概率神经网络(PNN)的入侵检测方法.首先,使用栈式稀疏自编码器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低维、深层次的特征集,从而降低检测结果的误报率;然后,使用收敛速度快的概率神经网络对特征集分类,减少了训练模型的时间.本文使用NSL-KDD数据集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入侵检测算法相比,SSAE-PNN模型取得了更优秀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网络入侵检测速度慢、实时性差,且误报率较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向量距离的网络入侵数据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所获得的网络样本数据进行初步分析,采用K-means算法对样本数据包进行量化处理得到该数据流的位置分布集,使用压缩感知的稀疏编码技术处理,得到数据的稀疏表示,然后通过随机投影获取数据集的二值哈希编码可以近似地表示稀疏向量的距离,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该数据是否为入侵数据。根据这些稀疏向量的距离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到入侵的网络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检测算法,本文算法具有速度快、实时性好、误报率低等优点,使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充分确保了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遗传算法融合的入侵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网络异常入侵检测问题,将支持向量机(SVM)和遗传(GA)算法融合并应用于入侵检测领域,区分正常和异常的用户行为,实现对网络系统的入侵检测.传统SVM算法易产生训练参数选择不当,难以获得较高的检测效率和分类精度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基于SVM-GA融合的入侵检测方法,首先对网络入侵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简化输入,然后通过遗传算法对SVM训练参数进行同步优化,最后采用SVM算法对网络数据进行检测,分类识别得到网络入侵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融合算法训练时间短、检测精度高、误报率和漏报率低,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入侵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特征选择算法均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迭代后期收敛速度慢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入侵检测特征选择方法,该方法采用逆向云发生器从真实训练数据中得到云的数字特征,形成实际判断规则,实现正常数据建模,把网络入侵检测正确率作为SVM参数优化目标函数,以提高入侵检测的正确率.在KDDCUP1999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有效地精简网络数据特征,能够有效地解决入侵检测中存在的特征选择问题,并在保证较高检测率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攻击检测具有良好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动态自反馈理论改造模糊聚类过程,分析入侵数据类型及其在入侵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一种面向混合数据的自反馈模糊聚类分析算法,并用算法对KDD99数据集进行对比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本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入侵检测引擎的检测率,降低其误报率,增强计算机系统抵御入侵及自身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应用聚类方法检测入侵中参数人为指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无监督的聚类算法.该方法不需要人为设置参数并且不受数据输入顺序的影响,聚类的形状是任意的,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数据分布的具体性状.算法通过比较无类标训练集样本间的距离,根据距离最近的样本首先聚合成类的特性,在每一步聚类结束时,再次比较类间距离以及计算类内数据占总数据的比率来确定异常数据类.实验证明该算法处理未知入侵检测问题的检测率为89.5%,误报率为0.4%.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个基于二次训练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不但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而且对于低频率、高危害攻击类型的检测性能有着更加显著的提升.该模型首先利用PCA算法提取数据集中的重要特征,然后使用二次训练技术训练分类器构建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实验中分别使用决策树、朴素贝叶斯和KNN 3个经典分类算法构建了基于二次训练技术的入侵检测模型,并在著名的KDDCup99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入侵检测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尤其是对于低频率攻击类型的检测性能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基于演化计算的网络入侵检测存在演化过程时间和空间开销大、误警率高等问题,采用基因表达式编程(GEP)模式表示入侵检测规则,提出针对GEP入侵检测规则的约束文法,并通过增加规则约束判断及处理过程改进GEP基本演化流程,生成满足约束的入侵检测规则.最后使用KDD CUP′99 DATA对该策略进行评估,所生成规则只需2个网络属性,在测试集中检测率为89.79%,误警率为0.41%.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小种群和低演化代数内,GEP规则约束和演化策略获得的规则有效而简洁,可检测到未知入侵,在保持较高检测率的同时可获得低误警率.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k-means算法的缺陷、入侵检测特点和网络中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无监督2次聚类算法—KD算法。该算法聚类使用改进的k-means算法并引入基于密度聚类算法的优点,以提高对单种入侵数据集及混合入侵数据集的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检率。  相似文献   

13.
提出使用粗糙集分类(RSC)算法进行智能化的网络入侵检测.该方法可以在生成检测规则之前完成特征排序,且不需要多次重复迭代计算,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效率;同时,生成的检测规则是"if-then"格式的产生式,易于解释.仿真实验表明,RSC对Probe和DoS攻击具有比支持向量机(SVM)略好的高检测率,但是训练时间比SVM更长,采用混杂遗传算法求解粗糙集约简可进一步减少RSC的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14.
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分类器所选取的特征对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大量冗余和不相关特征的存在会降低系统的正确性和实时性,因此如何选取出最优特征组合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研究当前各种特征选择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特征组合选择方法。使用遗传算法搜索特征空间,依据Fisher准则计算各种特征组合的分类能力,根据计算结果对特征组合进行选择、交叉、变异,通过多次反复迭代最终选取出最优的特征组合。在实验中分别使用全部特征和选取出的最优特征组合的进行分类验证,最终证明选取出的最优特征组合能够使入侵检测系统在保持高检测率和低误报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5.
提出利用序列模式挖掘方法得到频繁入侵命令序列,将频繁入侵命令转换为底层入侵检测器的检测规则用于检测用户的可疑行为.为了消除误报,设计了一个基于入侵事件状态的关联引擎,将频繁入侵命令序列作办关联规则,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入侵关联算法,该算法不仅考虑了每类主机入侵行为的序列特征,也反映了不同类型主机入侵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体现了主机入侵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入侵关联模型对各类主机入侵行为的检测效果良好,误报率明显降低,特别是下载类和信息获取类主机入侵行为的误报降低了20%左右。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网络入侵中模糊区域判断算法未考虑算法的自适应及容错性, 判断效率和稳定性均较差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多层逻辑结构 的网络入侵中模糊区域判断算法. 首先采用基于多层逻辑结构的模糊区域判断算法, 以自适应和容错性作为约束条件, 通过求取算法不同层反馈解, 得到网络入侵中的模糊区域判断结果; 然后基于判断结果, 采用警报合成算法将较多雷同警报合成为一条警报, 以防止形成警报洪流, 获取最佳模糊区域判断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的检测率和误报率总平均值分别为9313%和097%, 平均时间为10.13 s, 表明该算法具有显著的网络入侵模糊区域判断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工业互联网的攻击行为复杂,其网络数据具有海量、高维、时序性和非线性等特征,导致传统入侵检测方法的特征提取困难、检测率低、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  相似文献   

18.
采用优化的分散矩形特征结合软级联进行了人眼检测研究,针对分散矩形特征会造成特征数量暴增的问题,给出了一种优化解决方案;针对级联分类器训练过程中训练难度不断加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按指数规律调整每层的最小检出率和最大误检率的方法 .优化后训练所需时间缩短为优化前的1/3,改进后分类器性能相比原始特征有所提高.人眼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类器具有更好的分类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数据库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数据库入侵检测模型 (NDBIDS) ·讨论了NDBIDS的结构及各部件的功能·利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 ,对用户正常历史数据进行挖掘 ,并对产生的规则进行归并更新 ,通过训练学习生成异常检测模型 ,并利用此模型实现基于数据挖掘的异常检测·NDBIDS可以检测伪装攻击、合法用户的攻击和攻击企图三种类型的攻击 ,通过实验给出了相应攻击的检测率、假报警率、漏报率和检测正确率·本系统的建立不依赖于经验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