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糖醛精制润滑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研究糠醛精制过程中温度,醛油比对精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糠醛精制润滑油存在一个最优操作温度区域,糠醛精制润滑油的温度,醛油比不宜同时取较大值。  相似文献   

2.
李昌军  刘明军 《甘肃科技》2010,26(20):35-39,60
润滑油白土补充精制装置采用润滑油基础油脱氮-吸附精制工艺,将润滑油基础油液相络合脱氮工艺与低温吸附精制相结合,在此基础上,用微量的高效吸附剂代替活性白土(取消加热炉),使润滑油基础油精制所需的固体精制剂用量减少了90%,不仅提高了油品质量和收率,降低了能耗,并且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幅度地减少了固体精制剂的消耗量,极大地减少含油废白土和粉尘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
糠醛精制润滑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研究糠醛精制过程中温度、醛油比对精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糠醛精制润滑油存在一个最优操作温度区域;糠醛精制润滑油的温度、醛油比不宜同时取较大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减压恒沸精馏提纯一氯丙酮的方法,并对减压恒沸精馏与常压恒沸精馏精制一氯丙酮进行了对比,最后得出在该操作中减压优越于常压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二维气相色谱柱效利用率操作条件优化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灰色理论中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色谱操作条件进行了关联分析,得出了正交优化试验设计二维色谱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6.
双氯灭痛合成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6-二氯苯胺为起始原料,经缩合、酰化、环化、水解、精制得双氯灭痛。五步总收率达到46.7%.并详细讨论了各步的最佳条件,得出最佳方案。本工艺操作简单,适宜工业大生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兰州石化炼油厂润滑油加氢补充精制装置技术改造及其运行情况,通过合理利用停工装置的设备,使流程改动不大,装置改造后减一线馏出口、半成品脱酸率比改造前提高14、16%,后续酸碱精制装置精制深度平均降低4%。  相似文献   

8.
废油再生具有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的意义。基于这两方面日益苛刻的要求,废油再生加工已经朝着大型化和无酸精制工艺的方向发展。对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进行了研究,劣化程度不等的废油通过萃取-絮凝和活性白土精制,即可得到较好的再生。活性白土精制条件:白土用量为废油重量的40%;30℃下搅拌45min。  相似文献   

9.
提高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络合-白土脱氮工怪兰炼减四线去蜡油进行了精制,以提高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全性能。分别考察了白土精制和络合脱氮对兰炼减四线去蜡油氮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内混式两相流喷嘴的雾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7):6912-6917
本文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以水、润滑油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SDS)溶液作为液体介质,详细地研究了操作参数(压力、气液比)和液体物性(粘度、表面张力)对一种典型的内混式两相流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例如:随液体介质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的增加,喷嘴雾化质量逐渐变差,但粘度对雾化质量的负面影响要明显大于表面张力对雾化质量的负面影响。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回归出了内混式雾化喷嘴的雾化粒度的经验关联式。经检验,在适用范围内,该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高碱度环烷酸镁润滑油清净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碱度环烷酸镁润滑油清净剂的制备方法 .采用了中和、过碱化、碳酸化和热分解等工艺措施 .产品总碱值 350~ 580 mg KOH· g-1,而其 1 0 0℃运动粘度可稳定在 1 50 mm2 /s以下的较低范围内 .研究了投料配比和工艺条件对产品收率和质量的影响规律 ,找到了较佳的合成工艺方案和条件 .  相似文献   

12.
利用雷诺类比法研究了火花点火发动机缸套壁面润滑油膜处未燃碳氢的吸附和释放过程,研究了结构和运转参数对润滑油膜处未燃碳氢吸附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提高缸套壁面润滑油温度,提高发动机转达,燃用较稀混合气以及使用低压缩比等措施均能减少缸套壁面润滑油膜中未燃碳氢的吸附和释放量,达到降低发动机未燃碳氢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粘滞度是血流最重要的性质之一,血液是非牛顿流体,血液的粘度随着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考脱粘度计可用以测定血液的表现粘度. 文章推导了该粘度计的扭矩公式,该公式可用以测定像血液、矿物油、润滑油、粘合剂之类非牛顿流体的表现粘度.  相似文献   

14.
润滑油的粘度变化是影响缸套-活塞环间摩擦润滑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实现润滑油粘度的非介入式检测,本文通过声发射技术对缸套-活塞环间摩擦润滑状态进行了检测分析,采用小波变换、阈值降噪等方法实现信号的处理,得到了润滑油粘度与摩擦所产生声发射信号的近似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升高,声发射信号的电压幅值明显增加,缸内摩擦明显增大;随着润滑油温度的上升,粘度减小,声发射电压信号幅值逐渐减小,缸内摩擦相应地减小,且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为润滑油的状态检测与及时更换提供了技术手段,同时证明了声发射技术作为一种缸套-活塞环摩擦研究手段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对油气润滑滚动轴承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详细探讨了润滑油中混入气体后对滚动轴承油膜形状、承载区压力、量纲一摩擦力、量纲一承载力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油气润滑能增加滚动轴承的油膜厚度、增大承栽油膜范围、使量纲一摩擦力降低25.8%,量纲一承载力提高2%.揭示了油气润滑性能优于传统油润滑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
双圈同轴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双圈同轴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准确测得旋转机械中滑动轴承的润滑膜厚度,分析了反射面形状以及润滑油折射率对双圈同轴式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特性的影响.利用几何光学分析方法,建立了反射面为球面时的光纤传感器输出函数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润滑油折射率对光纤入射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传播介质的折射率大于1时,光纤最大入射角减小;当反射面曲率半径减小时,传感器的灵敏度会降低;与光线在空气中传播相比,传播介质为润滑油时,随着传播介质折射率的增大,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因此,在利用双圈同轴位移传感器进行滑动轴承的润滑膜厚度监测时,必须对传感器进行重新标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中和沉淀法合成了球型、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硼酸钙润滑油添加剂,利用XRD、SEM对其结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将添加剂样品均匀分散在润滑油中得到成品油,静置观察考查了润滑油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利用重负荷车辆与工业齿轮油中试验检验了润滑油的的润滑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硼酸钙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稳定性和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变速装置的带排扭矩功率损失,以典型三锥摩擦副为研究对象,考虑表面张力和表面构型的影响,建立多锥构型摩擦元件带排转矩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方法讨论了变速装置中润滑油黏度、分离间隙、润滑油流量、多锥摩擦元件构型参数等对带排扭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相对转速的增大,带排扭矩先增大后减小,带排扭矩存在最大值.润滑油的黏温特性、润滑油流量、分离间隙、摩擦元件锥角对带排扭矩的影响较大.设计不等锥角构型可以降低多锥构型的带排扭矩.   相似文献   

19.
熔盐泵轴承冷却及润滑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熔盐泵轴承冷却及润滑系统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无论是脂润滑还是油润滑,水冷却能获得较好效果.在采用升油器进行润滑油循环时,提出升油器设计中升角选择β=10°~13°较合理;润滑油粘度υ=40~80m2 /s较合适;升油器径向间隙δ在0 2~0 3mm之间效果较好.油润滑风冷却结构的优劣还须在实践中检验.  相似文献   

20.
从轧制变形区油膜的形成入手,研究了铝材冷轧中基础油的润滑作用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变形区油膜的形成及所处的润滑状态受基础油的类型、粘度、轧制速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变形区油膜厚度与润滑作用密切相关,但油膜过厚会导致磨擦因数过小,不利于添加剂作用的发挥和轧后铝板表面质量的提高.因此,变形区处于混合润滑状态时其参数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