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溪河洪水灾害的成因、特点的分析,掌握其成灾条件和分布规律,根据灾害分布区社会经济条件和降雨特性进行防治分区,界定溪河洪水灾害的重点防治区.并初步探讨了广东省溪河洪水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山区城镇山洪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省山区城镇山洪灾害分为溪河洪水、泥石流、溪河洪水 泥石流与溪河洪水 泥石流 滑坡四种类型.通过对近50年四川省受山洪灾害危害的典型山区城镇进行调查,从灾害的爆发频率、威胁人口、死亡人口及财产损失四个方面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总体上山洪灾害爆发频率越低,造成的威胁区内人员死亡概率和人均财产损失越大.各类山洪灾害的特征不同:溪河洪水爆发频率高,造成人员伤亡较小,财产损失较大;泥石流的爆发频率低,人员伤亡大,财产损失较大;泥石流 溪河洪水的综合灾害爆发频次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对较大;泥石流 滑坡 溪河洪水的综合灾害爆发频次最低,威胁人口最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很大.  相似文献   

3.
西昌市山溪河洪水表现出历时短、爆发性强、危害大等特点,对沿岸的农田造成很大的危害。本文就山溪河灾害的成因和灾后农田的重建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广州市洪水灾害的发生历史,研究了广州市洪灾季节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大,灾情严重等基本特征.运用灾害系统理论,从致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系统探讨了广州市洪水灾害的成灾机制.提出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来防治洪水灾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作为共商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但也是洪水灾害高风险区,洪水灾害常给域内多个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口伤亡。由于区域内各国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差异较大、各国防洪减灾意识与经验参差不齐等因素,亟需完善区域洪水灾害防治合作机制,协调上中下游国家共同治理洪水灾害。回顾了澜湄流域洪水灾害防治合作进展--湄公河下游4国合作起步阶段、湄公河下游4国合作初步发展、中国积极参与转向引领的全流域合作阶段;针对域内国家在联合防洪合作工作中的差异,提出对策建议和展望,旨在完善覆盖全流域、协调域内国家多层级不同利益诉求的合作机制,有效应对洪水灾害风险,助力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恩施市区松树坪村道堰湾"20160712"山洪灾害为例.通过暴雨、洪水设计计算进行山洪灾害成因评价,对暴雨、洪水特性分析研究,为山洪灾害预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浑河流域历史洪水灾害情况,暴雨洪水的自身演变规律,相关影响因子和暴雨洪水特征进行了分析,特别对2005.8暴雨洪水特性、洪水等级及洪水预报进行了分析,对于掌握该流域暴雨洪水形成的条件和变化规律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大同市十里河、口泉河洪水灾害的分布特征,分析了两河洪水情况及危害,针对两河洪水灾害特征提出防洪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寿溪河流域的村镇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MIKE FLOOD耦合水动力模型计算洪水淹没特征,结合结构静力学原理与洪水冲击荷载经验公式,建立村镇建筑的洪灾脆弱性曲线,开展洪灾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寿溪河流域洪水淹没范围呈狭长的条状,洪水流速较大。低重现期下房屋以中低风险为主,高重现期下高风险与极高风险房屋主要分布在洪水发生点、洪水淹没区以及河坝村附近。建立的脆弱性曲线考虑了洪水流速的影响,能较好地刻画村镇建筑的结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流域地理概况、暴雨分析及洪水遭遇等方面介绍了松溪河"96.8"暴雨洪水的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灾害特点将西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为特殊土质灾害和工程地质灾害。对特殊土质灾害,对其分布面积及种类进行分析,得出了西部地区各省特殊土质灾害分布综合图。对工程地质灾害,根据其发生频次利用贡献加权法进行计算,得出了各种灾害的权重,将计算结果按照三级灾区划分工程地质灾害等级,得出了西部地区各省工程地质灾害相对等级灾区分布综合图,直观地显示了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相对等级灾区的划分。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黄果树风景旅游名胜区163km2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统计、分析。文章以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成因机制和影响因素作了相关分析,并对区内地质灾害进行了分区与评价,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泥石流地质灾害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发现泥石流及其隐患点544余处,因灾死亡352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72亿元。泥石流灾害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地域特征。东部太行山区降水量较为充沛,为稀性水石流高易发区;中部盆地及各大矿区主要发育泥石流、泥渣流;西部吕梁山区和晋西黄土高原主要发育粘性泥石流、泥流,规模多为小~中型。通过总结山西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为泥石流灾害预警和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山区村镇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地质灾害的成因,总结出山区地质灾害防治中主要关心的指标。结合村镇防灾的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的要求,应用CASE工具,建立了应对于山区村镇防灾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进行了应用开发,实现了数据查询、浏览等功能。为山区村镇地质灾害实时评价系统的开发做出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防洪减灾和总的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建立起综合治理小流域洪水的数学规划模型式,并通过实际工程的数据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和理论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广西喀斯特地区面积大,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严重的洪涝灾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广西喀斯特地区洪涝灾害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对红脂大小蠹虫情的一般调查、预测方法,结合太原市国营林场对红脂大小蠹的防治实践,总结出对红脂大小蠹虫害的防治经验。  相似文献   

18.
出于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防治决策的需要,针对山区沿河公路沿线区域崩滑灾害发育的特点,从崩滑灾害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两方面对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解译为手段,建立崩滑灾害编录和因素基础数据库、遴选评价指标;以历史崩滑灾害面积分布信息熵为基础,计算指标权重;并在统计量化指标崩滑信息指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将该方法用于美姑河省道公路沿线的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灾情比较吻合,可为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揭示海南岛台风灾害危险分布规律,耦合孕灾环境敏感和致灾因子危险两方面因素,利用海南岛1980-2019年台风数据,运用组合权重法,构建海南岛台风灾害综合危险评价模型,并按10年间隔划分为4个年代,得到海南岛不同时期台风灾害综合危险分区.结果 表明:①孕灾环境敏感程度在空间上具有从东部、西南部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趋势,以中低敏感区为主,面积占比30.88%,高敏感区面积1495.02 km2,占比为4.42%;②致灾危险程度随时间推移呈现上升一下降—上升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具有从沿海向内陆呈逐级递减趋势特征;2001-2009年致灾因子危险程度低的范围最广,面积为25624.85 km2,占比达75.7%;2010-2019年致灾因子危险程度高的范围最广,面积占比达34.78%;③台风灾害综合危险随时间变化呈现下降—升高趋势,空间上均具有从东北部、西南部沿海向中部内陆和西北部沿海降低特征;2001-2009年综合危险指数最低,面积占比为29.61%;2010-2019年代综合危险指数最高,面积占比达42.08%;④台风灾害综合危险高值区主要分布东部、西南部沿海的文昌、陵水等6市县;中值区分布在沿海、内陆的万宁、保亭等6市县;低值区则分布在中部内陆至西北部的五指山、临高等6市县.海南岛台风灾害随时间变化具有较复杂的演变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防治台风灾害的任务将更艰巨.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区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1989年、l999年两个不同时期的气象资料和经济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模型,对不同时间尺度下洞庭湖区的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估,并作出GIs地图,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该时期内洞庭湖区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略有上升,脆弱度较高地区包括沅江市、南县、益阳县、安乡县、汉寿县、湘阴县、益阳市和岳阳市,主要分布在南洞庭湖区和四水尾闾,地势低平、河网密集是这些地区高脆弱度形成的重要原因;脆弱度较低地区包括常德市、津市市、岳阳县和汩罗市,大都处在湖区的边缘,洪水压力较小.分析了洪涝灾害脆弱性动态变化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并针对如何降低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提出建议,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