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和UCLA孤独感量表对3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性别变量在手机依赖的人际健康和时间管理维度的平均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3.881,P<0.05;F=7.546,P<0.01),年级变量在手机依赖总分及行为(心理)耐受性维度上差异显著(F=2.941,P<0.05;F=3.082,P<0.05);(2)UCLA得分与手机依赖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0.263,0.206,0.311,0.242,0.195;均P<0.05);(3)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手机依赖的人际健康维度对孤独感有预测作用(F=7.791,P<0.001).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差异显著,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尊对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影响,以及心理韧性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RSES)、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自我妨碍量表(SHS)编制而成的问卷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自尊和学业自我妨碍之间显著负相关(r=-0.480,p<0.01),与心理韧性之间显著正相关(r=0....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大学生在童年时受到忽视与自尊水平、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方便抽样法,向430名学生发放童年受忽视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自尊量表,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童年时受到的忽视与自尊、处理应对的积极方式是负相关关系(r=-0.164,r=-0.246,P<0.01),忽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关系(r=0.152,P<0.01);自尊与大学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关系(r=0.398,P<0.01),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关系(r=-0.217,P<0.01);不同的应对方式在面临忽视与自尊之间起着协调作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协调效果有29.4%,而消极应对方式的协调效果则只有12.6%,差距十分明显。因此,大学生在童年时受到忽视与自尊、不同的应对方式会收到完全不同的协调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SCI-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元谋县150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元谋县小学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稍差于男教师,但在总体上男女教师之间没有差异(P>0.05);(2)通过对小学老教师、中年小学教师、青年小学教师三者的比较,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3)通过对汉族小学教师与少数民族小学教师的比较,少数民族小学教师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其中在强迫症状这个因子之间差异显著(P<0.05);(4)元谋县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成人的心理健康水平(P<0.05;P<0.001).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希望感量表(ADHS)、自尊量表(SES)、未来规划职业问卷(FCOQ)对254名辍学务工新生代农民工(辍学组)和357名非辍学务工新生代农民工(非辍学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辍学组希望感、自尊、未来职业规划和月工资均低于非辍学组;学历、希望感和自尊均显著预测新生代农民工未来职业规划(β=0.10~0.31,均P<0.01),但学历和希望感对新生代农民工未来职业规划的预测作用在两组间存在差异,学历和希望感显著预测非辍学组未来职业规划(均P<0.01)、不能显著预测辍学组未来职业规划(均P>0.05)。  相似文献   

6.
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1110名大学生的心理一致感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是否独生变量上,大学生心理一致感的意义感维度差异显著(t=-2.39,P<0.05);在年级变量上,可理解性(F=4.14,P<0.01)与意义感(F=2.86,P<0.05)两个维度差异显著;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心理一致感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一致感有预测作用;大学生中非独生高于独生,大四学生心理一致感最高,大二最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气质性乐观、自尊与适应性在半年内的变化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气质性乐观量表、自尊量表和大学生适应性量表为研究工具,对某高校的178名大学新生进行为期半年的追踪调查.结果:(1)大学生的气质性乐观、自尊在半年内较为稳定,且没有显著性别差异(F(1,176)2.96,P0.05);适应性水平逐渐提高(F(1,176)=3.90,P=0.05),其中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的提高达到了显著水平(F(1,176)4.69,P0.032).(2)气质性乐观与自尊、适应性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自尊与适应性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P0.001).(3)结构方程检验证明将大学生的自尊和气质性乐观看成心理弹性的核心成分更为合理(χ~2/df=1.43,CFI=0.95,IFI=0.95,TLI=0.93,RMSEA=0.049).(4)交叉滞后分析显示,心理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适应性(预测系数为0.22,P0.001),而适应性对心理弹性的影响较小(P0.05).结论:大学生自尊和气质性乐观可以看成是心理弹性的成分,且心理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对普通小麦×黑麦杂种F_1~F_6代的减数分裂时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花粉育性和结实率进行了调查。对观察资料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1)杂种在F_1~F_5代间的减数分裂异常率的差异极显著(P<0.01);(2)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异常率有显著差异(P<0.05);(3)减数分裂异常率与自交代数、花粉育性之间呈强负相关(r=-0.9327;r=-0.9352),花粉育性与结实率之间呈强正相关(r=0.8802)。  相似文献   

9.
王琼 《科技信息》2013,(26):162-163
目的:探讨研究生完美主义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蒋奖等修订的简式父母教养方式(S-EMBU-C)和方新修订的完美主义问卷对江苏地区部分高校的250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研究生适应良好完美主义与父母关怀显著正相关(r=0.162,P<0.05);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父母控制显著正相关(r=0.461,P<0.01),与父母关怀显著负相关(r=-0.19,P<0.01);②条理性对父母控制有非常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01),个人标准对父母关怀有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01)。结论:控制型父母教养方式可能阻碍研究生条理性的养成,关怀型父母可能促进研究生适当的设立高标准。  相似文献   

10.
探讨正念训练对女子高校学生正念特质和心理弹性的效用及其心理机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对女子高校90名学生实施正念训练实验,实验组46名被试接受正念训练,对照组44名被试不接受实验干预.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和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对被试的正念特质和心理弹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正念特质和心理弹性的组间效应(F=2.059~46.867,P 0.05)、前后测效应(F=2.822~19.197,P 0.05)、交互作用(F=2.333~22.021,P 0.05)都具有统计学意义;(2)正念特质和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r=0.22~0.49,P 0.01),正念特质可以正向预测心理弹性92%的变异.这说明正念训练提高了女子高校学生的正念特质和心理弹性水平,正念特质是心理弹性提高的内在心理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