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二氧化氯和氯复合消毒剂用于经生物接触氧化二级工艺处理后的医院污水体系中C lO2、C lO2-、C l2的含量及其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二氧化氯和氯复合消毒剂的使用减低了生成的亚氯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加了残余的二氧化氯的浓度,使该复合消毒剂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配置的水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氯与二氧化氯单独及联合灭活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的效果,用Berenbaum公式判断了两种消毒剂联合作用的性质.结果表明,氯2.00mg/L作用30 min可灭活试验水样中大肠杆菌6.18个数量级,二氧化氯0.30 mg/L作用15min、1.50mg/L氯和0.20 mg/L二氧化氯联合作用10 min可以灭活试验水样中大肠杆菌7.18个数量级(100%灭活);2.00 mg/L氯单独作用30 min、0.30 mg/L二氧化氯单独作用15 min、1.50 mg/L氯和0.20 mg/L二氧化氯联合作用10min可将水样中的细菌100%灭活.用Berenbaum公式计算得出氯与二氧化氯联合消毒灭活水样中大肠杆菌时质量浓度比为0.39,灭活水样中细菌总数时的质量浓度比为0.85,因此氯与二氧化氯联合消毒对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具有协同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UPS、XPS、AES、△φ和热脱附等方法,研究了室温、低分压下氯在Cu(100)面上的吸附行为以及它对氧共吸附的影响。氯解离化学吸附在铜表面上,其吸附过程包括初始快速吸附,然后缓慢增加至饱和两个步骤。吸附引起铜表面轻微氧化,但表面没有重排,即使升温氯原子也没有进一步向下扩散,热脱附的唯一产物是氯原子。室温下,氯的预吸附降低甚至完全阻止了氧的接续吸附;而预吸附氧至饱和也不会阻碍氯的接续吸附,氯的接续吸附促使氧原子进入体相和铜原子向表层扩散。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水厂一年多的生产运行状况的考察,总结了二氧化氯替代氯气预氧化、消毒工艺中遇到的问题.根据水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预热原料和空气、在二氧化氯发生器的空气管路上加装流量计和报警装置、改善管路设计、多点投加二氧化氯和对反应沉淀池和滤池进行遮光处理等多项措施,达到提高二氧化氯产率、保证工艺的稳定性、确保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安全性,降低二氧化氯的衰减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主要为氯化物型盐湖,在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氯副产物。平衡和消纳这些含氯副产物,对于实现盐湖产业链中的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的主要产品出发,分析了氯元素在规划产品中的工业代谢过程,提出了氯平衡和氯化钙对盐湖的潜在污染问题是盐湖氯元素利用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转化为固体产品的固定化过程、转化为可外销有机氯产品的转移过程和氯化钙的清洁储存过程是其3种迁移转化途径。这3种途径若付诸实施,有望实现试验区氯元素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6.
ClO2+Cl2体系中ClO2和Cl2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经典碘量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测定ClO2 Cl2 混合体系中ClO2和Cl2 含量的方法。按通常的碘量法可测定体系的总有效氯 (ClO2 Cl2 ) ;向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掩蔽剂二甲亚砜后可有效地掩敝体系中的Cl2 ,进而可测定体系中的ClO2 。两者之差即为体系中Cl2 的含量。该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对标准偏差低于 0 .1 5 % ,相对误差为 0 .0 5 %。  相似文献   

7.
采用元素分析仪、水洗萃取以及氧弹量热仪联合离子色谱法测定柏林生活垃圾中典型组分的氯含量及氯种类,预测天津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氯含量和氯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萃取法可以区分垃圾组分中的有机氯和无机氯,在检测有机垃圾时,与其他方法相比可测得更高的氯含量;元素分析仪能区分垃圾组分中的可燃氯与不可燃氯,除有机垃圾外测定氯含量较高;氧弹量热仪联合离子色谱法用于测定组分中总氯含量,获得的平均氯含量比另两种方法低15%~25%.垃圾中典型组分的氯含量变化范围很大,从废木的0.1%(干基,质量分数)到PVC的6.0%(干基,质量分数).对于低氯含量的组分(<0.3%,干基,质量分数),各种分析方法的系统差别可以忽略,但这种差别随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Cl2消毒相比,ClO_2具有更强的反应活性和氧化能力,具有消毒效果持久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以某城镇2×104t/d污水厂设计为例,详细计算了ClO_2的有效氯量,氯酸盐法制备ClO_2时所需Na Cl O3和HCl的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二氧化氯发生器的选型和各原料的供给量及10 d储存量,为二氧化氯的工程应用和理论计算提供很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对煤粉中氯元素在高炉内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模拟高炉风口环境,研究了喷吹煤粉中的氯元素在风口区的反应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煤粉中氯在燃烧过程中以HCl形式析出.与常规燃烧过程不同,煤粉中氯元素在风口区的析出率仅为40%~60%,剩余的氯元素残留在未燃煤粉中.喷吹煤粉带入高炉的氯元素不论去向如何,均不利于高炉冶炼过程的顺利进行.建立生产现场煤粉氯含量检测制度,减少高炉煤气中氯元素的危害,提高炉渣的排氯能力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典型垃圾焚烧飞灰物化特性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不同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厂焚烧飞灰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飞灰中总氯、可溶氯含量以及重金属分布与原始垃圾组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飞灰中重金属的含量与进厂原始垃圾的组成及垃圾收集方式密切相关;飞灰中所含氯的质量分数高达5.21%~14.49%,其中可溶氯占总氯质量的40.60%~83.96%;不同城市焚烧飞灰中氯的含量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焚烧飞灰中氯的含量也相对较高,厨余垃圾所占比例是影响飞灰中氯(特别是可溶氯)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