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内蒙古库布齐沙带东段油蒿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的研究结果:1)微生物三大类群总数量排列依次为细菌>放线菌>真菌;2)芽孢细菌占无芽孢细菌数量比值随春、夏和秋的季节变化依次递减;3)在0.5~10cm土层中的芽孢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多于其它各层;4)土壤微生物总数量根际大于根外,存在明显的根际效应.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库布齐沙带东段油蒿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的研究结果:1)微生物三大糁群总数量排列依次为细菌〉放线菌〉真菌;2)芽孢细菌占无芽孢细菌数量比值随春、夏和秋的季节变化依次递减;3)在0.5-10cm土层中的芽孢细胞和放线菌数量多于其它各层;4)土壤微生物总数量根际大于根外,存在明显的根际效应。  相似文献   

3.
不同肥力的西芹土壤微生物数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肥力的西芹土壤中。测定了主要微生物类群(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相同肥力条件下,土壤中细菌的数量明显多于放线菌和霉菌的数量.施用不同肥料后,各类群的数量均有所增加,表现出复合肥的样品〉NH4HCO3样品〉对照样品的特点.其中,复合肥的使用使各类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罗布泊沙土微生物生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从取自新疆罗布泊沙漠西北部四种不同生境的土样中分离得到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初步探明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情况.罗布泊沙土中,细菌数量和类型最多,固定沙地土样中的微生物数量多于其他土样.除放线菌数量为丘间盐碱滩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半流动沙丘外,其他菌类及微生物总量均为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丘间盐碱滩地>流动半流动沙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随季节变化的规律,以及土壤中微生物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中3大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关系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各类群微生物的垂直分布均为0~10cm层多于10-20cm层.细菌、真菌、自生固氮菌以及微生物总数量的峰值出现在春季,而放线菌数量的峰值出现在秋季.  相似文献   

6.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选取辽宁省康平县海洲乡的典型土壤和典型植被的根际土测其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对在相同生长状况下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比较,分析在沙地治理过程中土壤肥力质量的响应与演变规律,为寻求该地区的最佳固沙植被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基本变化趋势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土;各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类型的沙土中分布比例不相同,微生物三大类群总数量排列依次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半固定沙丘不同地带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类群组成和各类群之间的比例各不相同;不同植被在相同的生长地带土壤微生物的组成比例各不相同,其中乔本植被微生物数量要高于灌木丛和草本植被。  相似文献   

7.
张静  远婷 《科技咨询导报》2009,(19):121-121
目的探讨承德市丰宁县玉米良种种植基地表层土壤中微生物分布状况。方法采取平板稀释法和最大可能数法分析各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分布状况。结果样地中的微生物类群数量分布较广,细菌、放线菌占优势。结论总体来说所有样地的微生物总量都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8.
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土壤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大微生物、细菌生理类群数量及酶活性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主要集中分布在O~15 cm表层土壤,其数量及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降低.随季节性水热状况的变化,表层0~15 cm和15~30 cm土层微生物和酶活性各月差异显著(P<0.05),具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各类群变化规律并不完全相同,细菌、真菌、氨化细菌、好氧固氮菌、硝化细菌、有机磷分解菌、好气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及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8月最高,而放线菌、无机磷分解菌、反硝化细菌与嫌气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则6月最高,各微生物及酶活性均4月最低.底层(30~47 cm)土壤各微生物和酶活性总体上季节动态不明显.各季节中,氨化细菌、好氧固氮菌、反硝化细菌、有机与无机磷分解菌是8种细菌生理类群中的优势菌群,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少,表明林线交错带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9.
天津滨海盐碱土壤微生物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天津滨海盐碱土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土壤pH、含盐量、有机质和微生物类群的数量特征,并初步分离鉴定了优势菌属。研究结果表明:天津滨海土壤盐碱程度呈斑块状分布,肥力水平较低;土壤微生物总量较少,变动在0.75×105~14.19×105 cfu/g之间,其中细菌占绝对优势。土壤盐害程度越高,微生物数量越少,其关系式为y=-3.759 8lnx+11.281。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分布从大到小为轻度盐化土、中度盐化土、重度盐化土、盐土,充分反映了以盐害为主导因子的土壤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经分离鉴定,细菌以乳杆菌属、芽孢杆菌属为主,放线菌以链霉菌属占优势,真菌以青霉属为主。耐盐细菌的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滨海盐碱土壤的微生物区系、开发盐碱地专用肥料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沿海防护林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上海市区6种林型沿海防护林的土壤养分和三大类群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层次三大类群微生物数量变化均较大,土壤表层(0~10 cm)的细菌数量是底层(40~60 cm)的2.33~3.67倍;土壤表层(0~10 cm)的真菌数量是底层(40~60 cm)的2.21~3.75倍;土壤表层(0~10 cm)的放线菌数量是底层(40~60 cm)的1.29~2.26倍;(2)不同林型下土壤三大类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各有其自身特点,变化趋势不一致;(3)三大类群微生物数量从多到少的顺序为:细菌、真菌、放线菌,细菌在土壤微生物中占有绝对优势;(4)不同林型的表层土壤(0~10 cm)中微生物总量差异较大,年内总量从大到小表现为:杨树、杨树+麻栎、榆树+榉树、水杉+杨树、东方杉、水杉、滩地。  相似文献   

11.
皇甫川流域人工油松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皇甫川流域人工油松 (artificial Pinus tabulaeformis)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垂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和好气性细菌数量依次排列为 :0~ 1 0cm>2 0~ 3 0 cm>1 0~ 2 0 cm>3 0~ 40 cm>40~ 5 0 cm;芽孢型细菌的分解转化活动强度依次为 :0~ 1 0 cm>2 0~ 3 0 cm>1 0~ 2 0 cm>3 0~ 40 cm>40~ 5 0 cm;放线菌数量依次排列为 :0~1 0 cm>1 0~ 2 0 cm=3 0~ 40 cm>2 0~ 3 0 cm>40~ 5 0 cm;真菌数量依次排列为 :0~ 1 0 cm>1 0~ 2 0 cm>2 0~ 3 0 cm>3 0~ 40 cm>40~ 5 0 cm ;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依次排列为 :0~ 1 0 cm >1 0~ 2 0 cm=2 0~ 3 0 cm>3 0~ 40 cm>40~ 5 0 cm.研究结果显示出土壤微生物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性 .  相似文献   

12.
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功能群组成与群落生产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方法,对不同类型草地功能群组成与其植物群落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流动、半流动和半固定沙地中,藜科植物的作用比较明显,而其他功能群植物的作用较弱;在固定沙地中,禾本科、豆科植物的作用明显增强.不同类型草地群落植物功能群盖度与群落初级生产力呈显著线性相关.功能群内植物种密度对群落的生产力也有显著的影响,流动和固定沙地植物功能群密度与功能群初级生产力呈线性相关,而半流动和半固定沙地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油蒿群落枯枝落叶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了库布齐沙地油蒿群落枯枝落叶分解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好气型细菌、纤维素分解菌、芽孢型细菌、放线菌和丝状真菌数量的季节变化特点较为多样,但总的来看,夏秋季是它们数量最多的时期,地下枯枝落叶样品中的数量普遍高于地上样品,枯叶中的数量高于枯枝.相邻土壤样品的表现较复杂,数量变化波动明显,部分类群高峰值的出现有滞后现象,这与沙地土壤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江苏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及其类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营造防护林的林地,其土壤微生物的总量平均比对照滩涂高出100余倍,比农田高出20余倍,其中刺槐林、竹林土壤微生物总量明显高于水杉林;微生物类群以细菌为主体,放线菌为次,真菌最少(细菌在每克干土中约900 ̄8000万,放线菌为200 ̄2400万,真菌为0.8 ̄1.7万);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分布随着土层深度而递减,以0 ̄20cm范围内居多;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春季略大于秋季。  相似文献   

15.
宁夏盐池沙地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西北干旱风沙区植被恢复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以宁夏盐池退化沙地种植不同密度的人工柠条林为研究对象,用稀释平板法对3种不同密度柠条林及对照(封育沙地)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对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产生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相比,随着人工柠条林密度的增加,土壤肥力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样地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柠条林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1665丛/hm^2,2490丛/hm^2,3330丛/hm^2,封育沙地,且4种类型的微生物群落数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细菌数量与有机质、总氮、速效磷、速效钾的质量含量呈显著相关,与总钾的质量含量呈极显著相关;放线菌数量与总氯的质量含量极显著相关.可为在退化沙地改良过程中大面积营造柠条灌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油蒿演替系列土壤基质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基质变化影响干旱、半干旱区植物群落的演替.对干旱区油蒿群落演替系列土壤基质变化的分析表明,随油蒿群落的演替进展,土壤各层中CaCO3含量显著增加,有机质和土壤全N含量也明显增加,相应各层细菌数量显著增加,油蒿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土壤脱氢酶活性显著增强.这些变化促进了油蒿枯枝落叶的分解,加速了Ca2 的释放,促进了土壤呼吸,促进了土壤中CO2的释放,进而促进了油蒿群落土壤中CaCO3的淋溶和淀积.进一步分析得知,油蒿须根是土壤CaCO3形成的重要来源.钙积层的形成使得较油蒿根系更浅的冷蒿植物得以侵入、定居,而油蒿则逐渐退出.因此,土壤基质变化尤其是土壤钙积层的形成是油蒿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城市近自然森林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种植7年的近自然森林为研究对象,测定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微生物和土壤微生物5个指标;与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常绿阔叶林、城市常见的人工绿地类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近自然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常见城市人工绿地类型,但远低于天童常绿阔叶林;城市绿地群落中,空气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粒径分布不同,近自然森林四季空气细菌平均浓度低于对比样地,降菌作用明显;而四季空气真菌和放线菌平均浓度高于对比样地;近自然林比同期建设的浦东绿化带和建成多年的长风公园绿地在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上更接近于自然生长的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生态补水对盐沼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工围坝、实施“引淡压咸”淡水补给工程的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潮汐区天然盐沼湿地土壤为参照,使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对比研究0~30 cm土层中4种土壤微生物群落(细菌、真菌、放线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等)在2类湿地中的分布特征,同时区别不同植被条件下(芦苇群落、盐地碱蓬群落和裸滩)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的PLFA总量在4.25~32.71nmol.g-1之间,微生物群落组成均以细菌为主,表征4种微生物类群的PLFA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细菌((8.47±4.66) nmol.g-1)、真菌((1.28±2.21 )nmol.g-1)、放线菌((0.98±0.68) nmol.g-1)、丛枝菌根真菌((0.29±0.27) nmol.g-1)。表征4种微生物类群的PLFA的含量均表现为生态补水区高于天然盐沼区,其中细菌平均高出39.63% ,真菌平均高出63.56% ,放线菌平均高出65.14% ,丛枝菌根真菌平均高出69.22% ,这可能是由补水引起的土壤pH减小、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导致的;从3种植被条件的对比来看,土壤PLFA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芦苇群落(7.43~32.71 nmol.g-1)、盐地碱蓬群落(4.87~16.58 nmol.g-1)、裸滩(4.25~7.54 nmol.g-1)。6种样地土壤PLFA总量排序为:补水区芦苇群落(17.70~32.71 nmol.g-1)、补水区盐地碱蓬群落(10.71~15.44 nmol.g-1)、潮汐区芦苇群落(7.43~12.23 nmol.g-1)、补水区裸滩(5.93~7.54 nmol.g-1)、潮汐区盐地碱蓬群落(4.87~6.50 nmol.g-1)、潮汐区裸滩(4.25~5.02 nmol.g-1)。补水区芦苇湿地土壤PLFA总量和真菌PLFA相对含量的增幅较大,这与补水区土壤适宜芦苇生长,而芦苇生物量的大量增加又导致土壤有机质的大幅增多和pH的下降密切相关;真菌与其他3类微生物相比,对补水和植被的响应幅度最大,尤其在恢复区芦苇群落土壤中,这进一步证实了土壤真菌在植物枯落物分解、植物碳转化为土壤碳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当前PLFA含量增加的角度来看,补水显著提升了芦苇群落土壤中微生物的生物量,然而盐沼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及盐沼湿地生态过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在补水后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系统综合地研究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