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职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学会了专业知识,培养了能力和素质。高职新生入学过程中班导师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代化教学水平和思想的影响下,高职教学目标要求进一步提升,对于班导师的工作要求更高。该文对于高职新生入学后班导师如何开展工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班导师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韩冰  李彧 《科技信息》2011,(5):I0158-I0158,I0159
大学一年级是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期,大一新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他们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打下坚实的学业基础。班导师应准确把握大一新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顺利实现这次完美过渡[1]。通过分析班导师和大一新生的特点,结合大一新生班导师工作实践.积极探索出一些开展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裴二荣  石鑫 《科技信息》2013,(9):224-224
针对我国高校现行本科班导师制度的不足,结合笔者担任班导师的工作经验,本文探讨了班导师制度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完善班导师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班导师"工作制度基础上,结合二级学院实际情况,本着学生工作需要遵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在实践中创立了本科生"班导师+导师工作室"制度,论述了该制度对学生工作的推动作用以及施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中,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实施,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了做好班导师所需的条件,并以担任班导师的切身体会,从掌握学生具体情况并因材施教,选择和培养好班委干部,培养优良班风,指导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四个方面对班导师工作进行了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6.
王立轩 《科技信息》2012,(9):157-157,185
青年教师在入职之初如果能从学生工作中得到锻炼无疑对未来的发展是很有裨益的。通过深入学生集体、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和思想动态对教学工作的帮助也很大。很多学校出于锻炼教师队伍考虑,给每位青年教师安排了班导师工作。班导师的工作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赵洪凯  肖力光 《科技信息》2012,(33):475+494-I0003,I0022
材料化学新专业设立时间短,人才培养模式还在不断完善之中,人才培齐任务艰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辅导员与班导师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最为基层、最为活跃的力量,对学生影响最大。班导师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良好的职业操守、人格魅力、深厚的专业知识;班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任务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强化学生专业意识以及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8.
曲永军  姜丹 《长春大学学报》2011,(12):168-169,172
高校本科生班导师制度是顺应新形势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简要介绍高校本科生班导师制度的起源和提出背景,并针对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科生班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科生导师制是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从实施本科生班导师制的意义出发,探讨了班导师的特点、班导师的实施方案以及班导师的实践.实践表明,班导师制对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探索和研究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方案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完全不同,需要发生很大的转变,从完全依赖父母转变为自己独立生活;从接受老师不厌其烦的灌输转变为以自身自主学习为主等等.这其间的转变是巨大的,学生需要班导师的帮助才能顺利实现,所以就对班导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导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无障碍的与学生沟通,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指引正确方向.该文就导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同学生的交流、对话,最终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和探析.  相似文献   

11.
赵洪凯  肖力光 《科技信息》2012,(35):I0063-I0063,I0079
高等学校是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而对于材料化学新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建设、管理和保障条件等方面还在不断完善之中。班导师有利于促进学生工作精细化、改善材料化学专业的学风、有利于提高专业综合能力、有利于促进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2.
汤淼 《当代地方科技》2012,(20):153-153
实施“激发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性措施,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班导师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力量应在所带班级有针对性地开展“激发教育”,并以此为切入点,切实提高班导师工作的实效性。本文综述了激发教育及导师制实施现状,提出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并以实践应用和定性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并给出了班导师“分层次”开展激发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新生能否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其大学生涯的发展至关重要。班导师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在引导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探讨在新媒体背景下新生适应性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阐述班导师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提出班导师做好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美毅 《科技信息》2009,(2):331-332
班导师工作对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学生管理以及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团队精神现状及影响大学生团队精神的主客观原因,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校园文化的培养、班级建设和辅导员与班导师工作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团队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即高职院校导师制下的项目教学模式.探讨高职院校班导师参与项目教学的必要性和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以及高职院校班导师职业素养培养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铁英 《科技资讯》2010,(32):190-190
高校实施班主任导师制度,适应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状况多样化的需求,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行为引导、专业指导以及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笔者分析了应用型高校学生的特点,对高校班导师工作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期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徐祖平  刘顺传 《科技信息》2009,(26):192-193
五年制高职实施班导师制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有效实践,即班导师依托专业优势,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职业指导等。从班主任制到班导师制的转变,是班级管理模式、管理观念的转变,两制相互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实施班导师制其主意义在于解决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实现全员育人的目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作者简介     
何兴泉,1964年生于绍兴安昌。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结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刘国辉主持的中国人物画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20.
工程硕士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连接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应用的桥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学位层次,但工程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学习方式与工学硕士研究生有所不同,因此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度在企业导师选择方面有诸多问题需要优化分析。该文通过分析当前工程硕士企业导师制度存在的几点问题,提出了从企业导师库建立及遴选、业绩考核体系建立、实施企业导师激励措施、明晰企业导师和学术导师工作职责等几个方面对现有工程硕士研究生企业导师制度进行优化,从而保证工程硕士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