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磺化酞菁钴/LDH组装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合成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 , 并将磺化酞菁钴配合物(CoPcTs) 通过静电引力及分子间的作用力嵌接组装在LDH 上, 制得固载配位催化剂(LDHCoPcTs) 。以O2 为氧源,Na2S为底物, 研究了LDHCoPcTs 的氧化催化性能, 考察了催化体系吸氧速率的动力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在LDHCoPcTs 和CoPcTs 催化下Na2S氧化转化体系具有不同的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并将磺化酞菁钴配合物通过静电引力及分子间的作用力嵌接组装在LDH上,制得固载配位催化剂(LDHCoPcTs)。以O2为氧泊,Na2S为底物,研究李LDHCoPcTs的氧化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体系吸氧速率的动力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研究结果LDHCoPcTs论下Na2S氧化人有不同的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酞菁钴磺酸盐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催化脱硫性能的考察。  相似文献   

4.
微波辐照下酞菁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磺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微波辐照条件下,进行了酞菁铜配合物的微波合成研究和浓硫酸作为磺化剂酞菁铜配合物的微波磺化反应研究,获得了常规加热条件下不能制备的水溶性磺化酞菁铜配合物,并由电子光谱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该微波磺化反应展示了微波辐照优良的非热效应,可作为水溶性金属酞菁衍生物的一种简便快速制备方法,避免采用发烟硫酸作为磺化试剂的常规加热制备方法所带来的空气污染,本文考察了微波辐照强度、微波作用时间与反应试剂组成用量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微波场对合成反应的化学动力学作用。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一种新型芳基苄醚酞菁锌配合物:四-[3,5-(二-4-硝基苯甲氧基)-苯甲氧基]酞菁锌(Ⅱ)(简称配合物3)的合成、表征、光物理性质及其光诱导分子内能量转移.相关化合物的结构通过IR、1H NMR、ESI-MS方法进行了表征.配合物3在有机溶剂中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在光激发下,配合物3存在分子内能量转移,转移方向从树枝配体到酞菁核,能量转移效率为65%,因此配合物3是一个高效的能量传递体系.  相似文献   

6.
β-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步合成了两亲性的β-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Ⅱ),采用UV-Vis、IR、元素分析、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TOF-MS)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光诱导条件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研究了此酞菁锌配合物对Bel-7402细胞抑制作用,考察了浓度对配合物的抑瘤效果的影响,确定其IC50 值,结果发现:在光诱导条件下,酞菁锌配合物的适宜浓度具有较高的抑制率,并探讨了其抑瘤机理.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具有柔性取代基的2(3),9(10),16(17),23(24)-四-(N,N-二乙胺基乙氧基)Cu-酞菁配合物,并且装载到MCM-41中。利用UV-Vis-Nir,FT-IR,XRD,TEM,FESEM及N2吸附-脱附等温线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制备的Cu-酞菁配合物能够装载到MCM-41中;较高浓度的Cu-酞菁配合物在MCM-41中的装载,有利于制备结晶度及孔道有序性较高的介孔分子筛样品。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新型两亲性α -四(对羟甲基苯氧基)酞菁锌(Ⅱ)光敏剂,采用UV - Vis、元素分析、IR、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TOF - MS)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光诱导条件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研究了此酞菁锌配合物对Bel - 7402细胞抑制作用,考察了质量浓度对配合物的抑瘤效果的影响,确定其IC50值.结果发现:酞菁锌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抗癌光敏剂,并探讨了其抑瘤机制.  相似文献   

9.
以偏苯三酸酐为主要原料,用改进固相法合成了6种含有取代基的稀土双酞菁新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IR,UV.Vis,荧光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要求设备运行速度更快、寿命更长,才能满足机械设备高效率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寻求新型润滑材料和润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层状磷酸锆材料具有层状晶体结构,其固体润滑剂性质引起了关注,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对近年来层状磷酸锆材料作为润滑油脂添加剂的研究工作,从材料合成规律、减摩抗磨性能、润滑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和评述。  相似文献   

11.
运用红外光谱(IR)技术对嫁接了手性3,7-二甲基-6-辛烯酸的杂化材料M2(OH)(4-x)(C10H17O2)x·zH2O中有机官能团与无机金属的配位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M2(OH)(4-x)(C10H17O2)x·zH2O中,羧基官能团采取了二齿配位的连接方式,一端与无机金属连接,另一端通过氢键与羟基或者水键合。  相似文献   

12.
运用红外光谱(IR)技术对嫁接了手性3,7-二甲基-6-辛烯酸的杂化材料M2(OH)(4-x)(C10H17O2)x·zH2O中有机官能团与无机金属的配位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M2(OH)(4-x)(C10H17O2)x·zH2O中,羧基官能团采取了二齿配位的连接方式,一端与无机金属连接,另一端通过氢键与羟基或者水键合。  相似文献   

13.
过渡金属酞菁化合物的能带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EHMO/ CO方法对过渡金属酞菁化合物的能带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金属原子的酞菁的能带结构不同.钛、钒、铬酞菁的能带结构与酞菁的能带结构相似,而锰、铁、钴、镍、铜酞菁的能带结构与酞菁的能带结构明显不同,金属酞菁化合物的带隙变窄;酞菁环中心的不同过渡金属离子,在不同K点的分子轨道对称性不同;不同金属原子的酞菁环的层间距不同,其导电性不同.层间距越小,带宽越大,导电性能越强.  相似文献   

14.
层状金属氧化物的离子交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XRD,SEM,DTA及BET等现代仪器,研究了K-Zn-Ti层状金属氧化物(LMO)经HAC,NH4Cl交换前后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该LMO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性能,其面网间距由0.78nm分别增加到0.86nm和0.88nm.同时,比表面积由27m2/g分别增加到30m2/g和59m2/g,可望作为大孔分子筛的制备原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KNO3,Ni(NO3)2,TiO2为原料,通过固相反应,制备出高结晶度K-Ni-Ti层状金属氧化物(简称“LMO”),并详细考察了制备条件,筛选出最佳合成条件。经XRD,SEM,TG-DTA及BET表征,初步探讨了K-Ni-TiLMO的基本性能,说明该LMO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同时,HAC,NH4Cl,正己铵的引入,使LMO的网面间距由0.78um分别增加到0.86nm,0.88nm和2.33nm.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ecent progress in 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pillared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during the last decade ,mainly concerning the synthetic methods,structures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atalytic appli-cations of the laycred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pillared by inorganic oxides,The factors and their affecting regularity in the process of preparation,and some important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catalytic application studies are summarized.Finally,a prospect on the potential new directions in this research area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常用的铂基催化剂易中毒、选择性差等问题,以Fe2+为模板剂控制合成了酞菁铁配合物催化剂.红外光谱测试表明,Fe2+与酞菁中的N形成了配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酞菁铁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逐渐增强,且对甲醇氧化反应无催化活性,证明酞菁铁具有较好的催化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测量了三种金属酞菁配合物苯硫基酞菁锌(C56H32N8S4Zn),苯硫基铝酞菁(C56H32AlC1Y8S4),烷氧基铝酞菁(C56H32A1C1N8O4)与人肝癌细胞作用后的荧光光谱,并结合细胞杀伤实验作了简单分析,发现金属酞菁配合物与癌细胞作用后内生出血卟啉,从而产生光动力作用杀死癌细胞的。  相似文献   

19.
PNML是一种基于XML的Petri网交换格式,在工作流引擎内部使用PNML表示业务流程的模型,可以使得引擎和其他支持PNML表示的工具之间具有很强的互操作性.为此需要先定义新的标签,然后给出新的Petri网类型定义,最后通过例子阐明了如何用扩展后的PNML表示工作流分层模型.借助PNML表示,实现的工作流引擎工具具有很强的扩展性,能够和其他支持PNML的工具进行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分层多播拥塞控制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适应性效用分层策略的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DL-AALM.该方案采用了主动标记分层、适应性效用分层策略、逐跳反馈归并以及主动速率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DL-AALM方案具有较高的分层多播系统效用、较快的拥塞响应速度、较好的稳定性和TCP友好特性,大大改进了分层多播拥塞控制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